赴斯里蘭卡漢語教師志愿者跨文化交際案例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3-05-14 05:31
斯里蘭卡的漢語教學歷史悠久,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真正發(fā)展則是在2007年孔子學院和2009年孔子課堂建立之后。經(jīng)過十多年的發(fā)展,斯里蘭卡的漢語教學工作逐步走上正軌。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提出,中斯兩國在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上的聯(lián)系日益密切。伴隨著斯里蘭卡人學習漢語的熱情日益高漲,斯里蘭卡孔子學院、孔子課堂學習漢語的學生數(shù)量不斷增加。因此中國國家漢辦每年向斯里蘭卡派出的公派教師和漢語教師志愿者數(shù)量也在不斷增加。2018年筆者赴斯里蘭卡任教,通過調(diào)查,筆者了解到2018年斯里蘭卡在任漢語教師志愿者及公派教師共32人,分別任教于三所孔子學院及其教學點和一所孔子課堂。其中2018年新赴任的漢語教師志愿者有18人,分別任教于斯里蘭卡的兩所孔子學院及其教學點和一所孔子課堂。隨著中國派往斯里蘭卡的漢語教師志愿者逐年增加,他們來到斯里蘭卡之后面臨的是不同于中國的文化,尤其是對于第一次來斯里蘭卡的漢語教師志愿者而言,很多志愿者教師是首次面對異質文化,因此他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不同程度的跨文化沖突,如在生活中,志愿者與當?shù)厝私佑|產(chǎn)生的跨文化交際問題;在教學工作中,由于文化差異等因素產(chǎn)生的教學問題等。...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選題緣由
1.2 研究內(nèi)容
1.3 研究目的與意義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文獻綜述
1.5.1 跨文化交際文獻綜述
1.5.2 漢語教師志愿者跨文化交際文獻綜述
1.6 斯里蘭卡國情分析
1.6.1 地理環(huán)境與文化
1.6.2 歷史與文化
1.6.3 節(jié)日與文化
第2章 斯里蘭卡漢語教師志愿者跨文化交際案例研究
2.1 案例來源
2.2 案例的分類基礎
2.3 具體案例的分類
2.3.1 價值觀類案例
2.3.2 語言交際類案例
2.3.3 非語言交際類案例
2.3.4 社會習俗類案例
2.3.5 心理與態(tài)度類案例
第3章 赴斯里蘭卡漢語教師志愿者跨文化交際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
3.1 客觀原因
3.1.1 中斯兩國在國情方面存在差異
3.1.2 中斯兩國的教育傳統(tǒng)方面存在差異
3.1.3 中斯兩國在宗教方面存在差異
3.2 主觀原因
3.2.1 對方文化的缺失
3.2.2 民族中心主義
3.2.3 交際策略的缺乏
第4章 赴斯里蘭卡漢語教師志愿者跨文化交際問題的解決策略
4.1 對志愿者的建議:提高志愿者的綜合能力
4.2 對培訓單位的建議:加強崗前的跨文化交際培訓
4.3 對孔子學院總部的建議:編寫斯里蘭卡文化手冊
4.4 對交際雙方的建議:注重文化傳播的雙向性
第5章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817282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選題緣由
1.2 研究內(nèi)容
1.3 研究目的與意義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文獻綜述
1.5.1 跨文化交際文獻綜述
1.5.2 漢語教師志愿者跨文化交際文獻綜述
1.6 斯里蘭卡國情分析
1.6.1 地理環(huán)境與文化
1.6.2 歷史與文化
1.6.3 節(jié)日與文化
第2章 斯里蘭卡漢語教師志愿者跨文化交際案例研究
2.1 案例來源
2.2 案例的分類基礎
2.3 具體案例的分類
2.3.1 價值觀類案例
2.3.2 語言交際類案例
2.3.3 非語言交際類案例
2.3.4 社會習俗類案例
2.3.5 心理與態(tài)度類案例
第3章 赴斯里蘭卡漢語教師志愿者跨文化交際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
3.1 客觀原因
3.1.1 中斯兩國在國情方面存在差異
3.1.2 中斯兩國的教育傳統(tǒng)方面存在差異
3.1.3 中斯兩國在宗教方面存在差異
3.2 主觀原因
3.2.1 對方文化的缺失
3.2.2 民族中心主義
3.2.3 交際策略的缺乏
第4章 赴斯里蘭卡漢語教師志愿者跨文化交際問題的解決策略
4.1 對志愿者的建議:提高志愿者的綜合能力
4.2 對培訓單位的建議:加強崗前的跨文化交際培訓
4.3 對孔子學院總部的建議:編寫斯里蘭卡文化手冊
4.4 對交際雙方的建議:注重文化傳播的雙向性
第5章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8172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817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