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留學生漢語上聲變調偏誤分析及教學設計
發(fā)布時間:2022-10-11 20:02
聲調是漢語的特征和標志,但歷來也是留學生學習的難點,而上聲變調更是漢語聲調難點中的難點。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巴基斯坦學生選擇到中國留學,而巴基斯坦的國語烏爾都語卻是無聲調語言,這對巴基斯坦留學生掌握漢語上聲變調會帶來一定的影響。目前,有關巴基斯坦留學生語音的研究已有些許成果,但專門研究巴基斯坦留學生上聲變調的文章卻并不豐富。本文采用實驗語音學的研究方法,對巴基斯坦留學生四聲單字調和上聲雙、三字調變調從調型和調值兩方面進行了分析,并與中國發(fā)音人進行對比,考察其偏誤。通過本次研究發(fā)現:巴基斯坦留學生四聲單字調的發(fā)音基本沒有什么問題。上聲雙字調變調組合中,不管是“上聲+上聲”還是“上聲+非上聲”,巴基斯坦留學生都會出現將應變調的上聲發(fā)成近似陰平的情況。其中,“上聲+上聲(非輕聲)”和“上聲[35]+上聲(讀為輕聲)”兩者中的前字應變?yōu)殛柶?但有些留學生的調值升不上去,有些留學生甚至發(fā)出了近似于陰平或半上的調值。“上聲[21]+上聲(讀為輕聲)”的掌握情況較好!吧下+非上聲”前字調值應變?yōu)閇21],雖然有些留學生發(fā)成了[31]或[42],但調型類似,并不影響聽感。上聲三字調變調組合中,大部分學...
【文章頁數】:8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緣由及研究意義
二、相關研究綜述
(一)對外漢語教學上聲研究
(二)巴基斯坦?jié)h語學習者上聲習得研究
(三)存在的問題
三、本文主要的研究內容、方法及理論基礎
(一)本文主要的研究內容
(二)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
(三)本文依據的主要理論
四、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巴基斯坦留學生漢語上聲變調的實驗設計
一、實驗發(fā)音人
二、實驗材料
三、錄音過程
四、實驗過程及方法
(一)基頻數據的提取
(二)基頻數據的處理和五度值的確定
第二章 巴基斯坦留學生漢語單字調實驗分析
一、巴基斯坦留學生漢語單字調實驗分析
二、巴基斯坦留學生漢語單字調研究的實驗結論
第三章 巴基斯坦留學生漢語上聲變調實驗分析
一、雙字組中上聲變調的實驗分析
(一)“上聲+上聲”的實驗分析
(二)“上聲+非上聲”的實驗分析
二、三字組中上聲變調的實驗分析
(一)“單雙格”結構的實驗分析
(二)“雙單格”結構的實驗分析
三、巴基斯坦留學生漢語上聲變調研究的實驗結論
第四章 “上聲強化訓練課”教學設計和評估
一、“上聲強化訓練課”教學設計依據
(一)理論依據
(二)現實依據
二、“上聲強化訓練課”教學設計實例
(一)教學對象
(二)課時安排
(三)教學目標
(四)教學內容
(五)教學方法
(六)教具
(七)具體教學步驟
三、“上聲強化訓練課”教學評估與反思
(一)教學評估
(二)教學反思
(三)教學建議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談普通話上聲變調和語調現象及其對外漢語教學[J]. 楊晶. 現代語文. 2018(07)
[2]對外漢語聲調和語調教學中的語音學問題[J]. 李智強,林茂燦. 國際漢語教學研究. 2018(03)
[3]印尼留學生漢語單字上聲與語流中上聲聲調對比[J]. 李曉婷. 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 2018(01)
[4]對外漢語中高級水平聲調教學策略研究——以韓、美、日漢語學習者為例[J]. 王燕. 語文建設. 2016(18)
[5]巴基斯坦留學生漢語聲調習得實驗研究[J]. 常樂,劉飛,董睿. 語文建設. 2015(14)
[6]巴基斯坦留學生輕聲雙字調的聲學表現及偏誤分析[J]. 李東偉,劉莎莎. 漢語國際傳播研究. 2014(01)
[7]外國學生漢語靜態(tài)聲調習得偏誤分析——基于對巴基斯坦學生單字調的調查研究[J]. 唐智芳,祁輝. 漢語學習. 2012(01)
[8]論語音格局[J]. 石鋒,冉啟斌,王萍. 南開語言學刊. 2010(01)
[9]對外漢語聲調教學策略探索[J]. 宋益丹.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9(03)
[10]普通話學習中的上聲變調問題[J]. 孔瑛. 文學教育(下). 2008(12)
碩士論文
[1]中級漢語水平巴基斯坦留學生單字調實驗分析[D]. 楊銳.長春理工大學 2019
[2]阿富汗留學生上聲實驗分析[D]. 李彥儒.山西大學 2018
[3]蒙古學生漢語上聲聲學描寫與偏誤分析[D]. 崔家昊.東北師范大學 2018
[4]初級泰國學生漢語上聲發(fā)音偏誤研究[D]. 楊治通.蘭州大學 2018
[5]智利漢語學習者普通話上聲變調實驗研究[D]. 周鎮(zhèn).廣西大學 2017
[6]馬達加斯加留學生漢語上聲變調偏誤分析[D]. 史唯一(RASOLOFOMANGANJANAHARY Andersen Antonyo Sylviano).江西師范大學 2016
[7]中級階段越南留學生漢語上聲變調的實驗研究[D]. 鐘衍.廣西大學 2016
[8]泰國高中生漢語上聲變調習得的調查與分析[D]. 張悅.天津師范大學 2016
[9]菲律賓學生漢語聲調習得實驗研究[D]. 肖玉飛.暨南大學 2016
[10]泰國留學生漢語習得二、三字組變調模式實驗研究[D]. 馮雪.西南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691202
【文章頁數】:8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緣由及研究意義
二、相關研究綜述
(一)對外漢語教學上聲研究
(二)巴基斯坦?jié)h語學習者上聲習得研究
(三)存在的問題
三、本文主要的研究內容、方法及理論基礎
(一)本文主要的研究內容
(二)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
(三)本文依據的主要理論
四、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巴基斯坦留學生漢語上聲變調的實驗設計
一、實驗發(fā)音人
二、實驗材料
三、錄音過程
四、實驗過程及方法
(一)基頻數據的提取
(二)基頻數據的處理和五度值的確定
第二章 巴基斯坦留學生漢語單字調實驗分析
一、巴基斯坦留學生漢語單字調實驗分析
二、巴基斯坦留學生漢語單字調研究的實驗結論
第三章 巴基斯坦留學生漢語上聲變調實驗分析
一、雙字組中上聲變調的實驗分析
(一)“上聲+上聲”的實驗分析
(二)“上聲+非上聲”的實驗分析
二、三字組中上聲變調的實驗分析
(一)“單雙格”結構的實驗分析
(二)“雙單格”結構的實驗分析
三、巴基斯坦留學生漢語上聲變調研究的實驗結論
第四章 “上聲強化訓練課”教學設計和評估
一、“上聲強化訓練課”教學設計依據
(一)理論依據
(二)現實依據
二、“上聲強化訓練課”教學設計實例
(一)教學對象
(二)課時安排
(三)教學目標
(四)教學內容
(五)教學方法
(六)教具
(七)具體教學步驟
三、“上聲強化訓練課”教學評估與反思
(一)教學評估
(二)教學反思
(三)教學建議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談普通話上聲變調和語調現象及其對外漢語教學[J]. 楊晶. 現代語文. 2018(07)
[2]對外漢語聲調和語調教學中的語音學問題[J]. 李智強,林茂燦. 國際漢語教學研究. 2018(03)
[3]印尼留學生漢語單字上聲與語流中上聲聲調對比[J]. 李曉婷. 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 2018(01)
[4]對外漢語中高級水平聲調教學策略研究——以韓、美、日漢語學習者為例[J]. 王燕. 語文建設. 2016(18)
[5]巴基斯坦留學生漢語聲調習得實驗研究[J]. 常樂,劉飛,董睿. 語文建設. 2015(14)
[6]巴基斯坦留學生輕聲雙字調的聲學表現及偏誤分析[J]. 李東偉,劉莎莎. 漢語國際傳播研究. 2014(01)
[7]外國學生漢語靜態(tài)聲調習得偏誤分析——基于對巴基斯坦學生單字調的調查研究[J]. 唐智芳,祁輝. 漢語學習. 2012(01)
[8]論語音格局[J]. 石鋒,冉啟斌,王萍. 南開語言學刊. 2010(01)
[9]對外漢語聲調教學策略探索[J]. 宋益丹.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9(03)
[10]普通話學習中的上聲變調問題[J]. 孔瑛. 文學教育(下). 2008(12)
碩士論文
[1]中級漢語水平巴基斯坦留學生單字調實驗分析[D]. 楊銳.長春理工大學 2019
[2]阿富汗留學生上聲實驗分析[D]. 李彥儒.山西大學 2018
[3]蒙古學生漢語上聲聲學描寫與偏誤分析[D]. 崔家昊.東北師范大學 2018
[4]初級泰國學生漢語上聲發(fā)音偏誤研究[D]. 楊治通.蘭州大學 2018
[5]智利漢語學習者普通話上聲變調實驗研究[D]. 周鎮(zhèn).廣西大學 2017
[6]馬達加斯加留學生漢語上聲變調偏誤分析[D]. 史唯一(RASOLOFOMANGANJANAHARY Andersen Antonyo Sylviano).江西師范大學 2016
[7]中級階段越南留學生漢語上聲變調的實驗研究[D]. 鐘衍.廣西大學 2016
[8]泰國高中生漢語上聲變調習得的調查與分析[D]. 張悅.天津師范大學 2016
[9]菲律賓學生漢語聲調習得實驗研究[D]. 肖玉飛.暨南大學 2016
[10]泰國留學生漢語習得二、三字組變調模式實驗研究[D]. 馮雪.西南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6912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691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