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論高本漢的中古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4-28 19:13
  高本漢的漢語中古音研究是他全部學術(shù)生涯的起點,也是他全部學術(shù)研究的核心所在。高本漢全面、系統(tǒng)地建立了一個漢語中古音的音系,并且為其中每個聲母、韻母——擬定音值。他的研究是建立在中國傳統(tǒng)音韻學研究基礎之上的,同時將西方近現(xiàn)代語音學、方言學與歷史比較語言學研究方法系統(tǒng)應用于中古音研究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高本漢的中古音研究在漢語語言研究史上具有開創(chuàng)性意義,在其后的漢語音韻學界影響深遠。本論文在前人高本漢研究的基礎上,較為全面地論述了高本漢中古音研究的成績與不足。論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章為緒論,主要介紹了高本漢中古音系統(tǒng)對中國音韻學界的影響,回顧了前人對高本漢進行研究的成果,探討了高本漢中古音研究中幾個爭論較大的問題。第二章為高本漢生平與學行的介紹。在敘述高本漢的生平之前,作為背景資料,先對西方漢學研究和瑞典漢學研究的歷史略加介紹。在高本漢的生平部分,我們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高本漢的家庭給他提供了很好的語言環(huán)境;高本漢的導師倫德爾是斯拉夫語歷史語言學家、語音學家和瑞典方言學家,給了高本漢很好的語言學訓練;高本漢在法國學習漢學時,法國是歐洲漢學的中心,當時處于歐洲漢學的頂峰時期;高本漢... 

【文章頁數(shù)】:10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緒論
第一章 高本漢的生平與學行
    第一節(jié) 西方漢學研究史略述
    第二節(jié) 瑞典的漢學研究史
    第三節(jié) 高本漢的生平
    第四節(jié) 高本漢的著述
    第五節(jié) 《中國音韻學研究》的翻譯過程
第二章 《中國音韻學研究》在中國漢語研究史上的地位
    第一節(jié) 在漢語音韻學研究上的地位
    第二節(jié) 在漢語方言研究上的地位
第三章 《中國音韻學研究》在域外漢語研究史上的地位
    第一節(jié) 在域外漢語音韻學研究領(lǐng)域的地位
    第二節(jié) 在域外漢語方言研究領(lǐng)域的地位
第四章 論高本漢構(gòu)擬中古音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節(jié) 反切系聯(lián)法
    第二節(jié) 審音法
    第三節(jié) 歷史比較法
第五章 論高本漢在研究中古音時所使用的材料
    第一節(jié) 反切和韻表
    第二節(jié) 方言和域外漢字音
第六章 論高本漢的《切韻》單一音系說
    第一節(jié) 學術(shù)界關(guān)于《切韻》音系的爭論
    第二節(jié) 《切韻》是綜合音系的證據(jù)
    第三節(jié) 雙線型漢語語音發(fā)展史觀
結(jié)論與展望
附錄A 現(xiàn)代漢語單字音節(jié)表(一)
附錄B 現(xiàn)代漢語單字音節(jié)表(二)
附錄C 《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單字小韻
附錄D 陸法言所據(jù)五家韻書分合表
參考文獻
致謝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切韻》音系的綜合性質(zhì)再探討[J]. 曾曉渝,劉春陶.  古漢語研究. 2010(01)
[2]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研究綜述[J]. 曹強.  甘肅高師學報. 2009(04)
[3]高本漢“二手材料”構(gòu)擬《廣韻》之檢討[J]. 李無未,秦曰龍.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8(01)
[4]佛學大師鋼和泰男爵生平考(二)[J]. 王啟龍,鄧小詠.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7(11)
[5]從漢越語研究質(zhì)疑漢語中古音有舌面音韻尾[J]. 阮廷賢.  中國語文. 2007(06)
[6]高本漢與廣州中山大學 跋一封新發(fā)現(xiàn)的中山大學致高本漢的聘請函[J]. 陳星燦.  科學文化評論. 2007(03)
[7]漢語方言田野調(diào)查與音韻學[J]. 羅杰瑞.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2)
[8]析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中的廣州音[J]. 羅偉豪.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1)
[9]高本漢早期學術(shù)行歷與《中國音韻學研究》的撰作[J]. 萬毅.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1)
[10]高本漢所記蘭州聲韻系統(tǒng)檢討[J]. 張文軒.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1)

博士論文
[1]中上古漢朝語研究[D]. 宋兆祥.華中科技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江寧方言語音研究[D]. 聶平.南京林業(yè)大學 2010
[2]江寧方言的地理語言學研究[D]. 劉存雨.南昌大學 2008
[3]臨汾方音百年來的演變[D]. 鄭林杰.山西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64936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64936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ceb9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