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漢語語篇中的戰(zhàn)爭隱喻對比研究
本文關鍵詞:俄漢語語篇中的戰(zhàn)爭隱喻對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傳統(tǒng)意義上的隱喻一直被認為是一種修辭現象。隨著認知語言學的發(fā)展,隱喻逐漸被認識為是一種認知現象,它的本質是用一種領域的經驗來理解另一領域的經驗,是認知活動的方式,存在于人們的思維和行動中。從古至今,戰(zhàn)爭一直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在各類話語中也經常運用戰(zhàn)爭詞匯,戰(zhàn)爭隱喻普遍存在于各種語言、各種類型的語篇中。本課題從中俄文網站和報刊中選取相關語料作為分析來源,以認知語言學理論為基礎,對比分析俄漢語語篇中的戰(zhàn)爭隱喻現象以及俄漢兩民族之間的認知與文化差異對俄漢語語篇中戰(zhàn)爭隱喻的影響。全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介紹了本課題的研究對象及目的,綜述了本課題的研究現狀、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所在,闡明了本課題的研究方法和創(chuàng)新之處;第二章對隱喻和戰(zhàn)爭隱喻進行了界定,介紹了概念隱喻的分類,分析了概念隱喻的特點,并對戰(zhàn)爭隱喻的類別歸屬和特征進行了描寫;第三章對比了俄漢語日常語篇中的戰(zhàn)爭隱喻現象,分析了俄漢兩民族日常認知和文化對俄漢語日常語篇中戰(zhàn)爭隱喻的影響;第四章對比了俄漢語政治語篇中的戰(zhàn)爭隱喻現象,分析了俄漢兩民族政治認知和政治文化對俄漢語政治語篇中戰(zhàn)爭隱喻的影響;第五章對比了俄漢語經濟語篇中的戰(zhàn)爭隱喻現象,分析了俄漢兩民族經濟認知和經濟文化對俄漢語經濟語篇中戰(zhàn)爭隱喻的影響。研究最后得出結論:在俄漢語語篇中普遍存在戰(zhàn)爭隱喻,并且俄漢兩民族的認知和文化觀念深深影響著語篇中戰(zhàn)爭隱喻的運用。
【關鍵詞】:概念隱喻 戰(zhàn)爭隱喻 語篇 俄漢對比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15;H35
【目錄】:
- 摘要9-10
- РЕФЕРАТ10-12
- 第一章 緒論12-21
- 一、本課題的研究對象及目的12-13
- 二、本課題的研究現狀13-18
- (一)國內研究現狀13-15
- (二)國外研究現狀15-18
- 三、本課題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18-19
- 四、本課題的研究方法與手段19
- 五、本課題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19
- 本章小結19-20
- 注釋20-21
- 第二章 隱喻研究的相關問題21-28
- 一、隱喻的界定21-23
- (一)不同學科對隱喻的界定21-22
- (二)概念隱喻的界定22
- (三)戰(zhàn)爭隱喻的界定22-23
- 二、概念隱喻的分類及特點23-26
- (一)概念隱喻的分類23-24
- (二)概念隱喻的特點24-25
- (三)戰(zhàn)爭隱喻的類別歸屬及特征25-26
- 本章小結26
- 注釋26-28
- 第三章 俄漢語日常語篇中的戰(zhàn)爭隱喻28-49
- 一、競賽是戰(zhàn)爭28-32
- (一)俄語語篇中的“競賽是戰(zhàn)爭”28-30
- (二)漢語語篇中的“競賽是戰(zhàn)爭”30-32
- 二、醫(yī)療是戰(zhàn)爭32-35
- (一)俄語語篇中的“醫(yī)療是戰(zhàn)爭”32-34
- (二)漢語語篇中的“醫(yī)療是戰(zhàn)爭”34-35
- 三、辯論是戰(zhàn)爭35-38
- (一)俄語語篇中的“辯論是戰(zhàn)爭”35-37
- (二)漢語語篇中的“辯論是戰(zhàn)爭”37-38
- 四、愛情是戰(zhàn)爭38-40
- (一)俄語語篇中的“愛情是戰(zhàn)爭”38-39
- (二)漢語語篇中的“愛情是戰(zhàn)爭”39-40
- 五、俄漢語日常語篇中的戰(zhàn)爭隱喻對比分析40-47
- (一)俄漢語日常語篇中戰(zhàn)爭隱喻的數據對比41-44
- (二)俄漢語日常語篇中戰(zhàn)爭隱喻的共性與個性分析44-47
- 本章小結47
- 注釋47-49
- 第四章 俄漢語政治語篇中的戰(zhàn)爭隱喻49-66
- 一、行政是戰(zhàn)爭49-54
- (一)俄語語篇中的“從政是戰(zhàn)爭”50-52
- (二)漢語語篇中的“從政是戰(zhàn)爭”52-54
- 二、競選是戰(zhàn)爭54-58
- (一)俄語語篇中的“競選是戰(zhàn)爭”54-56
- (二)漢語語篇中的“競選是戰(zhàn)爭”56-58
- 三、俄漢語政治語篇中的戰(zhàn)爭隱喻對比分析58-64
- (一)俄漢語政治語篇中戰(zhàn)爭隱喻的數據對比58-61
- (二)俄漢語政治語篇中戰(zhàn)爭隱喻的共性與個性分析61-64
- 本章小結64
- 注釋64-66
- 第五章 俄漢語經濟語篇中的戰(zhàn)爭隱喻66-81
- 一、經商是戰(zhàn)爭66-70
- (一)俄語語篇中的“經商是戰(zhàn)爭”67-68
- (二)漢語語篇中的“經商是戰(zhàn)爭”68-70
- 二、炒股是戰(zhàn)爭70-73
- (一)俄語語篇中的“炒股是戰(zhàn)爭”70-72
- (二)漢語語篇中的“炒股是戰(zhàn)爭”72-73
- 三、俄漢語經濟語篇中的戰(zhàn)爭隱喻對比分析73-79
- (一)俄漢語經濟語篇中戰(zhàn)爭隱喻的數據對比74-76
- (二)俄漢語經濟語篇中戰(zhàn)爭隱喻的共性與個性分析76-79
- 本章小結79-80
- 注釋80-81
- 結語81-83
- 參考文獻83-90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位論文90-92
- 致謝9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金鳳;;印尼學生漢語語篇連接詞語偏誤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2 曾麗娟;;留學生漢語語篇回指的測試性評價構擬[J];海外華文教育;2011年04期
3 滕慧群;;漢語語篇中的詞語銜接手段及其功能[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4年03期
4 張仁祥;;漢語語篇重復的分類[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8年11期
5 楊春;英語國家學生初級漢語語篇照應偏誤考察[J];漢語學習;2004年03期
6 田然;近二十年漢語語篇研究述評[J];漢語學習;2005年01期
7 郭文燕;;漢語語篇次序銜接規(guī)律探析[J];文理導航(下旬);2013年05期
8 高鮮菊;;留學生漢語語篇偏誤研究綜述[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9 田然;;“對外漢語語篇語法”研究框架的探索[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10 謝芬;;旅游賓館介紹漢語語篇的人際功能分析及其翻譯[J];韶關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邱武松;;漢語語篇修辭結構標注實驗[A];第五屆全國青年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厚露瑩;賈媛;;漢語語篇代詞回指和名詞回指的語音特性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會議(NCMMSC'2013)論文集[C];2013年
3 羅賢;宋正國;丁國旺;;漢語語篇中光桿名詞的指代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新疆財經學院外語系 方子純;從英語、漢語語篇結構對比談如何提高英語寫作能力[N];新疆科技報(漢);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許寧云;漢語篇章零回指的解析與生成:一項基于語料的向心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2 翁依琴;漢語零形回指的認知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夢;俄漢語語篇中的戰(zhàn)爭隱喻對比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年
2 韓丹;對外漢語語篇閱讀的信息提取和預期推理[D];鄭州大學;2012年
3 聶曉;現代漢語語篇中評價資源的識別研究[D];河北大學;2014年
4 Antoni Suhardi(曾真來);印尼學生漢語語篇邏輯銜接詞語的習得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年
5 袁麗;留學生漢語語篇中銜接手段之連接使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樂耀;現代漢語語篇話題探微[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7 王瑩;現代漢語語篇中的隱現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汪春柳;漢語語篇話題轉換標記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9 霍靜宇;日本學生初級漢語敘述體語篇銜接手段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10 孟凡禮;基于關聯理論的漢語語篇橋接指稱闡釋[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俄漢語語篇中的戰(zhàn)爭隱喻對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625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62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