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學生習得漢語補語過程中的難點及偏誤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02-14 15:45
長期以來補語在對外漢語教學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作為漢語中使用頻率較高的補語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之一。對于緬甸學生而言,補語難學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緬語中都沒有補語這一成分,而漢語補語的使用頻率高、結構靈活、表義復雜,這使得緬甸學生在學習和使用補語過程中往往覺得困難重重,因此從緬甸學生習得補語的角度進行研究不僅可以在漢語補語教學中對癥下藥,也可以為避免母語干擾提供指導和借鑒,幫助緬甸學生很好地掌握補語,而且還可以進一步加強我們對已有的對外漢語教學系統(tǒng)的認識。本文比較了漢語補語各個類型與其在緬語中相對應成分的對應關系和語義上的聯(lián)系。根據(jù)數(shù)據(jù)歸納出緬甸學生習得漢語補語的偏誤等級,分析了緬語學生習得漢語補語時出現(xiàn)的偏誤類型和分布情況。根據(jù)緬甸學生習得漢語補語的習得順序和偏誤等級,提出緬甸學生習得漢語補語進程的策略和對語法等級大綱及教材編寫的建議。結論部分對本文所做的研究進行總結。
【文章來源】: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引言
第一節(jié)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第二節(jié) 理論依據(jù)
一、對比分析理論
(一)偏誤分析理論
(二)中介語理論
(三)內在大綱和習得順序理論
(四)偏誤研究與對比分析
(五)偏誤研究與中介語理論
二、研究方法及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一)研究方法
(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三、研究設計
第二章 相關研究概述
第一節(jié) 漢語補語方面的研究
一、補語的類型研究
(一)朱德熙先生的補語類型
(二)陸儉明先生的補語類型
(三)黃伯榮、廖序東先生的補語類型
(四)劉月華先生的補語類型
(五)房玉清先生的補語類型
二、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補語系統(tǒng)
(一)早期的對外漢語教學補語系統(tǒng)
(二)對對外漢語教學補語系統(tǒng)的修改憊見
(三)現(xiàn)行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大綱的補語系統(tǒng)
第二節(jié) 外國學生漢語補語習得研究
一、研究內容
(一)補語習得過程中的偏誤分析
(二)補語習得情況考察分析
(三)補語習得順序考察
(四)補語認知研究
二、研究類型
三、研究對象
小結
第三章 漢語補語各個類型與其在緬語中相對應成分的對比
第一節(jié) 漢語結果補語在緬語中的語言形式
一、與漢語結果補語語序相對應的語言形式
二、與漢語結果補語語序不對應的語言形式
第二節(jié) 漢語趨向補語在緬語中的語言形式
一、與漢語趨向補語語序相對應的語言形式
(一)簡單趨向補語
(二)復合趨向補語
二、與漢語趨向補語語序不對應的語言形式
(一)簡單趨向補語
(二)復合趨向補語
(三)趨向補語的引申義
第三節(jié) 與漢語程度補語語序不對應的語言形式
一、表示程度高的程度補語
二、表示程度達到極點的程度補語
三、漢語程度補語在緬語中變成復句的句式
四、比較句中的程度補語
第四節(jié) 與漢語可能補語語序不對應的語言形式
一、不對應的可能補語形式
二、可能補語否定式:"動詞+不+可能不語"
第五節(jié) 與漢語動量補語語序不對應的語言形式
一、表示動作已經(jīng)發(fā)生的次數(shù)
第六節(jié) 時量補語的比較
一、與漢語的時量補語語序對應的語言形式
二、不對應的時量補語形式
第七節(jié) 情態(tài)補語的比較
第八節(jié) 介詞短語補語的比較
小結
第四章 緬甸學生漢語補語習得偏誤分析
第一節(jié) 結果補語的偏誤分析
一、結果補語偏誤
二、從偏誤角度看結果補語的習得
第二節(jié) 趨向補語的偏誤分析
一、趨向補語偏誤
二、從偏誤角度看趨向補語的習得
第三節(jié) 程度補語的偏誤分析
一、程度補語偏誤
二、從偏誤角度看程度補語的習得
第四節(jié) 情態(tài)補語的偏誤分析
一、情態(tài)補語偏誤
二、從偏誤角度看情態(tài)補語的習得
第五節(jié) 可能補語的偏誤分析
一、可能補語偏誤
二、從偏誤角度看可能補語的習得
第六節(jié) 動量補語的偏誤分析
一、動量補語偏誤
二、從偏誤角度看動量補語的習得
第七節(jié) 時量補語的偏誤分析
一、時量補語偏誤
二、從偏誤角度看時量補語的習得
第八節(jié) 介詞短語補語的偏誤分析
一、介詞短語補語偏誤
二、從偏誤角度看介詞短語的習得
第九節(jié) 八種補語類型的偏誤等級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也談對外漢語教學的補語系統(tǒng)[J]. 李勁榮.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6(02)
[2]民族學生漢語“得”字補語句及其習得[J]. 許多會. 新疆職業(yè)大學學報. 2005(04)
[3]對外漢語教學時量補語的偏誤分析[J]. 張雅冰. 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05(11)
[4]日語母語學習者趨向補語習得情況分析——基于漢語中介語語料庫的研究[J]. 楊德峰.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 2004(03)
[5]外國留學生對漢語句子中補語認知的實驗研究[J]. 王永德. 心理科學. 2004(05)
[6]韓國學生習得漢語補語研究[J]. 黃玉花. 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 2004(03)
[7]朝鮮語母語學習者趨向補語習得情況分析——基于漢語中介語語料庫的研究[J]. 楊德峰.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 2003(04)
[8]英語母語學習者趨向補語的習得順序——基于漢語中介語語料庫的研究[J]. 楊德峰. 世界漢語教學. 2003(02)
[9]對外漢語教材語法項目排序的原則及策略[J]. 呂文華. 世界漢語教學. 2002(04)
[10]外國留學生漢語“得”字補語句習得情況考察[J]. 孫德金.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2(06)
博士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補語研究[D]. 李錦姬.復旦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泰國學生漢語補語習得研究[D]. 胡發(fā)宣.廣西民族大學 2008
[2]趨向補語研究及其偏誤分析[D]. 楊明珠.福建師范大學 2008
[3]外國學生使用漢語趨向補語習得研究[D]. 洪婷.南京師范大學 2006
[4]越南學生漢語補語習得偏誤分析[D]. 楊春雍.云南師范大學 2005
[5]朝鮮族小學生漢語述補結構偏誤分析[D]. 許哲.延邊大學 2002
本文編號:3624837
【文章來源】: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引言
第一節(jié)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第二節(jié) 理論依據(jù)
一、對比分析理論
(一)偏誤分析理論
(二)中介語理論
(三)內在大綱和習得順序理論
(四)偏誤研究與對比分析
(五)偏誤研究與中介語理論
二、研究方法及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一)研究方法
(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三、研究設計
第二章 相關研究概述
第一節(jié) 漢語補語方面的研究
一、補語的類型研究
(一)朱德熙先生的補語類型
(二)陸儉明先生的補語類型
(三)黃伯榮、廖序東先生的補語類型
(四)劉月華先生的補語類型
(五)房玉清先生的補語類型
二、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補語系統(tǒng)
(一)早期的對外漢語教學補語系統(tǒng)
(二)對對外漢語教學補語系統(tǒng)的修改憊見
(三)現(xiàn)行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大綱的補語系統(tǒng)
第二節(jié) 外國學生漢語補語習得研究
一、研究內容
(一)補語習得過程中的偏誤分析
(二)補語習得情況考察分析
(三)補語習得順序考察
(四)補語認知研究
二、研究類型
三、研究對象
小結
第三章 漢語補語各個類型與其在緬語中相對應成分的對比
第一節(jié) 漢語結果補語在緬語中的語言形式
一、與漢語結果補語語序相對應的語言形式
二、與漢語結果補語語序不對應的語言形式
第二節(jié) 漢語趨向補語在緬語中的語言形式
一、與漢語趨向補語語序相對應的語言形式
(一)簡單趨向補語
(二)復合趨向補語
二、與漢語趨向補語語序不對應的語言形式
(一)簡單趨向補語
(二)復合趨向補語
(三)趨向補語的引申義
第三節(jié) 與漢語程度補語語序不對應的語言形式
一、表示程度高的程度補語
二、表示程度達到極點的程度補語
三、漢語程度補語在緬語中變成復句的句式
四、比較句中的程度補語
第四節(jié) 與漢語可能補語語序不對應的語言形式
一、不對應的可能補語形式
二、可能補語否定式:"動詞+不+可能不語"
第五節(jié) 與漢語動量補語語序不對應的語言形式
一、表示動作已經(jīng)發(fā)生的次數(shù)
第六節(jié) 時量補語的比較
一、與漢語的時量補語語序對應的語言形式
二、不對應的時量補語形式
第七節(jié) 情態(tài)補語的比較
第八節(jié) 介詞短語補語的比較
小結
第四章 緬甸學生漢語補語習得偏誤分析
第一節(jié) 結果補語的偏誤分析
一、結果補語偏誤
二、從偏誤角度看結果補語的習得
第二節(jié) 趨向補語的偏誤分析
一、趨向補語偏誤
二、從偏誤角度看趨向補語的習得
第三節(jié) 程度補語的偏誤分析
一、程度補語偏誤
二、從偏誤角度看程度補語的習得
第四節(jié) 情態(tài)補語的偏誤分析
一、情態(tài)補語偏誤
二、從偏誤角度看情態(tài)補語的習得
第五節(jié) 可能補語的偏誤分析
一、可能補語偏誤
二、從偏誤角度看可能補語的習得
第六節(jié) 動量補語的偏誤分析
一、動量補語偏誤
二、從偏誤角度看動量補語的習得
第七節(jié) 時量補語的偏誤分析
一、時量補語偏誤
二、從偏誤角度看時量補語的習得
第八節(jié) 介詞短語補語的偏誤分析
一、介詞短語補語偏誤
二、從偏誤角度看介詞短語的習得
第九節(jié) 八種補語類型的偏誤等級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也談對外漢語教學的補語系統(tǒng)[J]. 李勁榮.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6(02)
[2]民族學生漢語“得”字補語句及其習得[J]. 許多會. 新疆職業(yè)大學學報. 2005(04)
[3]對外漢語教學時量補語的偏誤分析[J]. 張雅冰. 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05(11)
[4]日語母語學習者趨向補語習得情況分析——基于漢語中介語語料庫的研究[J]. 楊德峰.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 2004(03)
[5]外國留學生對漢語句子中補語認知的實驗研究[J]. 王永德. 心理科學. 2004(05)
[6]韓國學生習得漢語補語研究[J]. 黃玉花. 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 2004(03)
[7]朝鮮語母語學習者趨向補語習得情況分析——基于漢語中介語語料庫的研究[J]. 楊德峰.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 2003(04)
[8]英語母語學習者趨向補語的習得順序——基于漢語中介語語料庫的研究[J]. 楊德峰. 世界漢語教學. 2003(02)
[9]對外漢語教材語法項目排序的原則及策略[J]. 呂文華. 世界漢語教學. 2002(04)
[10]外國留學生漢語“得”字補語句習得情況考察[J]. 孫德金.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2(06)
博士論文
[1]現(xiàn)代漢語補語研究[D]. 李錦姬.復旦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泰國學生漢語補語習得研究[D]. 胡發(fā)宣.廣西民族大學 2008
[2]趨向補語研究及其偏誤分析[D]. 楊明珠.福建師范大學 2008
[3]外國學生使用漢語趨向補語習得研究[D]. 洪婷.南京師范大學 2006
[4]越南學生漢語補語習得偏誤分析[D]. 楊春雍.云南師范大學 2005
[5]朝鮮族小學生漢語述補結構偏誤分析[D]. 許哲.延邊大學 2002
本文編號:36248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624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