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雅》重言詞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22 22:32
《通雅》是一部“仿雅”式的訓詁學著作,該書完成于明朝末年,是方以智的代表作之一。全書共五十二卷,卷首三卷,不計入正文。收錄并訓釋了各個時代的詞語,尤其是唐宋以來的許多詞語。方以智將重言詞單列兩卷,對其進行專門的收錄與訓釋,分別在《通雅·釋詁》卷九、卷十中。本文立足于《通雅》以復音詞為主的特點,專門針對該書中重言詞進行專門且系統(tǒng)的研究,結合《通雅》一書的特點以及方以智最初收錄重言詞的初心,探討重言詞的認定、構詞方式、訓釋方法以及語義類型等問題,最后以方以智研究重言詞的貢獻與不足作為結束,本文主要包括五個部分:第一,引論部分。主要介紹《通雅》的作者、成書時間、版本及其性質,主要以《通雅》重言詞的研究現(xiàn)狀及重言詞的研究現(xiàn)狀為主,并簡要闡述本論文的研究意義與研究方法。第二,確定重言詞的認定及認定標準,并對書中重言詞進行窮盡式的考察與分析,量化統(tǒng)計重言詞的數(shù)量與分布,明確重言詞的結構形式,進而分析重言詞的詞性,主要包括形容詞、擬聲詞、副詞、名詞與嘆詞五類,其中,以形容詞、擬聲詞為主。最后,參照趙克勤、伍宗文對重言詞歸類的觀點,劃分重言詞的構詞方式,包括疊音單純詞與重疊式合成詞兩類。主要借助《說文...
【文章來源】: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論
(一)方以智與《通雅》
(二)研究綜述
1.《通雅》重言詞的研究
2.重言詞的研究
(三)研究意義和研究方法
1.研究意義
2.研究方法
一、《通雅》重言詞的認定與統(tǒng)計
(一)重言詞的認定
1.名稱
2.認定標準
(二)重言詞的分布與結構形式
1.重言詞的分布
2.重言詞的結構形式
3.重言詞的詞性
(三)重言詞的構詞方式
1.重言詞構詞方式的各家之說
2.重言詞是單純詞與合成詞的集合
二、《通雅》重言詞的訓詁方法及形式
(一)訓詁方法
1.說明假借
2.探求語源
3.解釋轉語
4.參證書例
(二)訓詁形式
1.以詞訓詞式
2.以語訓詞式
3.以語訓語式
4.綜合式
三、《通雅》重言詞的語義類型
(一)描摹聲音
1.描摹人的聲音
2.描摹鳥鳴的聲音
3.描摹風、植物發(fā)出的聲音
4.描摹水流或漁網(wǎng)入水聲音
5.描摹其他的聲音
(二)描繪狀貌
1.表現(xiàn)人物神態(tài)
2.描繪人物姿容
3.形容人物動態(tài)
4.刻畫人物心理
5.強調(diào)人物眾多
(三)繪景摹物
1.描摹植物類狀貌
2.描摹動物類狀貌
3.描摹土地類狀貌
4.描摹天氣類狀貌
5.描摹事物形態(tài)類狀貌
6.描摹其他類狀貌
(四)表示名稱
(五)表達贊美
(六)表示其他
1.地點
2.時間
3.可能
4.輩分
四、方以智研究重言詞的貢獻與不足
(一)貢獻
1.用重言詞作訓詞
2.匡謬正誤
3.材料豐富
(二)不足
1.訓詁術語不完善
2.引文格式不統(tǒng)一
3.詞義訓釋不明確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廣雅》重言詞研究[J]. 許鑫桐. 閩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8(03)
[2]疊音詞研究綜述[J]. 李建廷.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3)
[3]《疊雅》所收重疊式復音詞研究[J]. 王惠杰. 齊魯師范學院學報. 2013(03)
[4]疊音詞的性質及相關概念[J]. 王跟國,裴瑞玲. 語文知識. 2013(01)
[5]《詩經(jīng)》重言式雙音形容詞的語義特點[J]. 向力. 長江學術. 2012(01)
[6]“重言詞”歸類問題探討[J]. 馬秀月. 淮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1(01)
[7]重言式的構式語法分析[J]. 高航.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0(05)
[8]《楚辭》疊音構詞探析[J]. 胡良. 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4)
[9]疊字和《疊雅》[J]. 陳汝法. 辭書研究. 2010(03)
[10]《楚辭》重言的分析[J]. 趙新亞.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5)
碩士論文
[1]《詩經(jīng)》狀貌詞及其文學意義研究[D]. 鞏丹陽.西北師范大學 2015
[2]《疊雅》訓詁研究[D]. 單紀珍.曲阜師范大學 2015
[3]《玉臺新詠》重言研究[D]. 鄒方方.陜西師范大學 2013
[4]《詩經(jīng)》重言研究[D]. 徐荻.遼寧師范大學 2013
[5]《詩經(jīng)》形容詞研究[D]. 吳萱.四川師范大學 2013
[6]《通雅》訓詁研究[D]. 歐亞青.渤海大學 2012
[7]《通雅·諺原》研究[D]. 張魯光.浙江財經(jīng)學院 2012
[8]方以智《通雅》方言材料研究[D]. 何婧.揚州大學 2010
[9]《通雅》“同”、“近”、“通”、“轉”研究[D]. 胡婷.浙江師范大學 2010
[10]《字詁》《義府》訓詁方法研究[D]. 張月芹.曲阜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603026
【文章來源】: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論
(一)方以智與《通雅》
(二)研究綜述
1.《通雅》重言詞的研究
2.重言詞的研究
(三)研究意義和研究方法
1.研究意義
2.研究方法
一、《通雅》重言詞的認定與統(tǒng)計
(一)重言詞的認定
1.名稱
2.認定標準
(二)重言詞的分布與結構形式
1.重言詞的分布
2.重言詞的結構形式
3.重言詞的詞性
(三)重言詞的構詞方式
1.重言詞構詞方式的各家之說
2.重言詞是單純詞與合成詞的集合
二、《通雅》重言詞的訓詁方法及形式
(一)訓詁方法
1.說明假借
2.探求語源
3.解釋轉語
4.參證書例
(二)訓詁形式
1.以詞訓詞式
2.以語訓詞式
3.以語訓語式
4.綜合式
三、《通雅》重言詞的語義類型
(一)描摹聲音
1.描摹人的聲音
2.描摹鳥鳴的聲音
3.描摹風、植物發(fā)出的聲音
4.描摹水流或漁網(wǎng)入水聲音
5.描摹其他的聲音
(二)描繪狀貌
1.表現(xiàn)人物神態(tài)
2.描繪人物姿容
3.形容人物動態(tài)
4.刻畫人物心理
5.強調(diào)人物眾多
(三)繪景摹物
1.描摹植物類狀貌
2.描摹動物類狀貌
3.描摹土地類狀貌
4.描摹天氣類狀貌
5.描摹事物形態(tài)類狀貌
6.描摹其他類狀貌
(四)表示名稱
(五)表達贊美
(六)表示其他
1.地點
2.時間
3.可能
4.輩分
四、方以智研究重言詞的貢獻與不足
(一)貢獻
1.用重言詞作訓詞
2.匡謬正誤
3.材料豐富
(二)不足
1.訓詁術語不完善
2.引文格式不統(tǒng)一
3.詞義訓釋不明確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廣雅》重言詞研究[J]. 許鑫桐. 閩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8(03)
[2]疊音詞研究綜述[J]. 李建廷.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3)
[3]《疊雅》所收重疊式復音詞研究[J]. 王惠杰. 齊魯師范學院學報. 2013(03)
[4]疊音詞的性質及相關概念[J]. 王跟國,裴瑞玲. 語文知識. 2013(01)
[5]《詩經(jīng)》重言式雙音形容詞的語義特點[J]. 向力. 長江學術. 2012(01)
[6]“重言詞”歸類問題探討[J]. 馬秀月. 淮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1(01)
[7]重言式的構式語法分析[J]. 高航.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0(05)
[8]《楚辭》疊音構詞探析[J]. 胡良. 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4)
[9]疊字和《疊雅》[J]. 陳汝法. 辭書研究. 2010(03)
[10]《楚辭》重言的分析[J]. 趙新亞.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5)
碩士論文
[1]《詩經(jīng)》狀貌詞及其文學意義研究[D]. 鞏丹陽.西北師范大學 2015
[2]《疊雅》訓詁研究[D]. 單紀珍.曲阜師范大學 2015
[3]《玉臺新詠》重言研究[D]. 鄒方方.陜西師范大學 2013
[4]《詩經(jīng)》重言研究[D]. 徐荻.遼寧師范大學 2013
[5]《詩經(jīng)》形容詞研究[D]. 吳萱.四川師范大學 2013
[6]《通雅》訓詁研究[D]. 歐亞青.渤海大學 2012
[7]《通雅·諺原》研究[D]. 張魯光.浙江財經(jīng)學院 2012
[8]方以智《通雅》方言材料研究[D]. 何婧.揚州大學 2010
[9]《通雅》“同”、“近”、“通”、“轉”研究[D]. 胡婷.浙江師范大學 2010
[10]《字詁》《義府》訓詁方法研究[D]. 張月芹.曲阜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6030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603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