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什么+也/都+X”結構及教學策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24 08:42
“說什么+也/都+X”結構在現(xiàn)代漢語中常用來表達言者主觀態(tài)度,具有強烈的口語色彩。然而,目前學術界對該結構的研究不夠深入,教學中也存在盲點。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說什么+也/都+X”結構的句法成分、語義功能、教學策略進行了詳細的描寫分析。第一部分為緒論,主要內容是“說什么+也/都+X”結構在句法、語義方面的研究現(xiàn)狀,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語料來源。第二部分從語義、語用的角度分析了“說什么+也/都+X”的構式義及語體分布,概括出該構式的主觀性和讓步性語義,而且只能出現(xiàn)在非正式的談話場合以及口語性強的作品中。第三部分從句法角度詳細分析了“說什么+也/都+X”結構。主要探討了該結構中的“NP”及“說什么+也/都”的位置分布、“也”和“都”的語義差別、“說什么”的構式義、“X”中的謂語成分。第四部分從偏誤分析的角度出發(fā),結合留學生在學習中的具體例句,根據該結構的句法特征總結出五個偏誤類型,并從教材、教師和學生三個角度探討偏誤原因。第五部分針對學生在使用“說什么+也/都+X”結構時出現(xiàn)的偏誤類型及原因,從教材、教師、學生三個方面來探討相應的改進策略。
【文章來源】: 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4 頁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緣起
1.2 “說什么+也/都+X”結構研究綜述
1.2.1 緊縮句研究
1.2.2 讓步句研究
1.2.3 “說什么+也/都+X”結構研究
1.3 研究意義
1.4 研究方法
1.5 語料來源
第2章 “說什么+也/都+X”結構的語義、語用分析
2.1 “說什么+也/都+X”結構的語義特征
2.1.1 “說什么+也/都+X”結構具有較強的讓步性
2.1.2 “說什么+也/都+X”結構具有較強的主觀性
2.2 “說什么+也/都+X”結構的語體分布
第3章 “說什么+也/都+X”結構的句法特征
3.1 “說什么+也/都+X”位置分析
3.2 “NP”指向及位置分析
3.3 “也”和 “都”的對比分析及否定句式分析
3.3.1 “也”和 “都”的對比分析
3.3.2 否定表達形式分析
3.4 “X”成分分析
3.4.1 助動詞分析
3.4.2 謂語成分分析
第4章 “說什么+也/都+X”結構的偏誤類型及原因分析
4.1 偏誤類型
4.1.1 遺漏 “NP”及 “NP”位置錯誤
4.1.2 遺漏或誤用 “也/都”
4.1.3 “X”表達有誤
4.1.4 “說什么”語義理解有誤
4.1.5 “說什么+也/都+X”結構表達邏輯有誤
4.2 偏誤原因分析
4.2.1 教材編排方面
4.2.2 教師教學方面
4.2.3 學生學習方面
第5章 “說什么+也/都+X”教學策略
5.1 教材編排方面
5.2 課堂教學方面
5.3 學生學習方面
結語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副詞“也”的反預期功能 [J]. 陳鴻瑤.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2)
[2]關聯(lián)論視角下的轉折復句反預期表達現(xiàn)象分析 [J]. 張健軍. 世界漢語教學. 2013(04)
[3]“都”與“也”在相關構式中的微殊與中和 [J]. 巴丹. 漢語學報. 2013(03)
[4]“都”的語義分合及解釋規(guī)則[J]. 蔣靜忠,潘海華. 中國語文. 2013 (01)
[5]關聯(lián)副詞“也”多義性的認知解釋 [J]. 陳鴻瑤.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3)
[6]“都”的語義要求和特征——從它的右向關聯(lián)談起 [J]. 張蕾,李寶倫,潘海華. 語言研究. 2012(02)
[7]副詞“也”主觀性的認知解釋 [J]. 陳鴻瑤.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2)
[8]“即使…也…”的語義分析 [J]. 呂明臣,佟福奇. 求索. 2012(01)
[9]疑問代詞“什么”的非疑問用法 [J]. 黃萌萌.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12(01)
[10]“也”字源流考察的主觀化視角 [J]. 陳鴻瑤,吳長安. 語文研究. 2010(02)
博士論文
[1]歷時視角下的漢語有標緊縮句及其緊縮機制[D]. 趙雅青.華中師范大學. 2014
[2]現(xiàn)代漢語讓步條件句認知研究[D]. 韓啟振.華中科技大學. 2012
[3]現(xiàn)代漢語無條件讓步句研究[D]. 李莉莉.吉林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疑問代詞非疑問用法在第二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孟慶豐.吉林大學. 2015
[2]中高級漢語緊縮復句考察分析及對韓漢語教學建議[D]. 董雅靜.山東大學. 2015
[3]現(xiàn)代漢語緊縮句的邏輯思考[D]. 陳奕汀.上海師范大學. 2014
[4]英語國家學生漢語無條件關系復句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D]. 崔燁.上海外國語大學. 2013
[5]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條件關系連詞研究[D]. 王玉華.遼寧師范大學. 2012
[6]“都”與“也”在相關構式中的異同[D]. 巴丹.上海師范大學. 2011
[7]副詞“也”的習得情況考察[D]. 李靜穎.復旦大學. 2010
[8]緊縮句研究[D]. 王紅明.吉林大學. 2007
[9]現(xiàn)代漢語“即使”復句探析[D]. 唐鳳燕.暨南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550175
【文章來源】: 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4 頁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緣起
1.2 “說什么+也/都+X”結構研究綜述
1.2.1 緊縮句研究
1.2.2 讓步句研究
1.2.3 “說什么+也/都+X”結構研究
1.3 研究意義
1.4 研究方法
1.5 語料來源
第2章 “說什么+也/都+X”結構的語義、語用分析
2.1 “說什么+也/都+X”結構的語義特征
2.1.1 “說什么+也/都+X”結構具有較強的讓步性
2.1.2 “說什么+也/都+X”結構具有較強的主觀性
2.2 “說什么+也/都+X”結構的語體分布
第3章 “說什么+也/都+X”結構的句法特征
3.1 “說什么+也/都+X”位置分析
3.2 “NP”指向及位置分析
3.3 “也”和 “都”的對比分析及否定句式分析
3.3.1 “也”和 “都”的對比分析
3.3.2 否定表達形式分析
3.4 “X”成分分析
3.4.1 助動詞分析
3.4.2 謂語成分分析
第4章 “說什么+也/都+X”結構的偏誤類型及原因分析
4.1 偏誤類型
4.1.1 遺漏 “NP”及 “NP”位置錯誤
4.1.2 遺漏或誤用 “也/都”
4.1.3 “X”表達有誤
4.1.4 “說什么”語義理解有誤
4.1.5 “說什么+也/都+X”結構表達邏輯有誤
4.2 偏誤原因分析
4.2.1 教材編排方面
4.2.2 教師教學方面
4.2.3 學生學習方面
第5章 “說什么+也/都+X”教學策略
5.1 教材編排方面
5.2 課堂教學方面
5.3 學生學習方面
結語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副詞“也”的反預期功能 [J]. 陳鴻瑤.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2)
[2]關聯(lián)論視角下的轉折復句反預期表達現(xiàn)象分析 [J]. 張健軍. 世界漢語教學. 2013(04)
[3]“都”與“也”在相關構式中的微殊與中和 [J]. 巴丹. 漢語學報. 2013(03)
[4]“都”的語義分合及解釋規(guī)則[J]. 蔣靜忠,潘海華. 中國語文. 2013 (01)
[5]關聯(lián)副詞“也”多義性的認知解釋 [J]. 陳鴻瑤.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3)
[6]“都”的語義要求和特征——從它的右向關聯(lián)談起 [J]. 張蕾,李寶倫,潘海華. 語言研究. 2012(02)
[7]副詞“也”主觀性的認知解釋 [J]. 陳鴻瑤.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2)
[8]“即使…也…”的語義分析 [J]. 呂明臣,佟福奇. 求索. 2012(01)
[9]疑問代詞“什么”的非疑問用法 [J]. 黃萌萌.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12(01)
[10]“也”字源流考察的主觀化視角 [J]. 陳鴻瑤,吳長安. 語文研究. 2010(02)
博士論文
[1]歷時視角下的漢語有標緊縮句及其緊縮機制[D]. 趙雅青.華中師范大學. 2014
[2]現(xiàn)代漢語讓步條件句認知研究[D]. 韓啟振.華中科技大學. 2012
[3]現(xiàn)代漢語無條件讓步句研究[D]. 李莉莉.吉林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疑問代詞非疑問用法在第二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孟慶豐.吉林大學. 2015
[2]中高級漢語緊縮復句考察分析及對韓漢語教學建議[D]. 董雅靜.山東大學. 2015
[3]現(xiàn)代漢語緊縮句的邏輯思考[D]. 陳奕汀.上海師范大學. 2014
[4]英語國家學生漢語無條件關系復句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D]. 崔燁.上海外國語大學. 2013
[5]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條件關系連詞研究[D]. 王玉華.遼寧師范大學. 2012
[6]“都”與“也”在相關構式中的異同[D]. 巴丹.上海師范大學. 2011
[7]副詞“也”的習得情況考察[D]. 李靜穎.復旦大學. 2010
[8]緊縮句研究[D]. 王紅明.吉林大學. 2007
[9]現(xiàn)代漢語“即使”復句探析[D]. 唐鳳燕.暨南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5501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550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