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方言代詞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30 16:49
本文在進行大量的田野調查的基礎上,對交城方言代詞體系作了比較細致的平面分析描寫。交城方言的代詞包括人稱代詞、指示代詞和疑問代詞。在構成形式、理性意義和語用意義等方面都呈現(xiàn)出一些與普通話不同的特點,本文試從這三方面進行一一描述,并簡要總結每類代詞的主要特點。人稱代詞部分:(1)交城方言人稱代詞的表現(xiàn)形式。交城方言的人稱代詞由三身代詞和其他代詞構成,三身代詞分為主賓語位置上的用法和在領屬位置上的用法兩種。其中作主賓語的三身人稱代詞分為單數(shù)和復數(shù)兩種表現(xiàn)形式,而在領屬位置上的三身代詞又根據(jù)所修飾的不同名詞分為三種類型,即修飾稱謂名詞、處所名詞和普通名詞。其他的人稱代詞有包括式、排除式、反身代詞和其他。(2)交城方言人稱代詞的主要特點。①三身人稱代詞在修飾稱謂處所名詞時,有單復數(shù)同形的特點且不加“的”,但是在修飾普通名詞時則必須要加結構助詞“的”。但注意,其中第三人稱代詞的“這家/這家們”是例外,沒有單復數(shù)同形的特點,“這家”作定語要加“的”,而“這家們”修飾稱謂處所不加“的”,修飾普通名詞要加“的”。②交城方言人稱代詞的讀音有合音形式。③人稱代詞沒有敬稱形式。④第三人稱代詞“這家/這家們”和...
【文章來源】:山西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交城方言的人稱代詞
1.1 交城方言人稱代詞的表現(xiàn)形式
1.2 主賓語位置上三身代詞的理性意義
(1) 單數(shù)形式
(2) 三身人稱代詞的復數(shù)形式
1.3 在領屬位置上三身代詞的理性意義
(1) 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代詞修飾稱謂處所名詞時單復數(shù)同形
(2) 第三人稱修飾稱謂處所名詞時用單數(shù)形式"兀家[u(?)~(54)-t(?)~(11)]"
(3) 修飾普通名詞
1.4 非三身人稱代詞的理性意義及用法
(1) 包括式人稱代詞
(2) 排除式人稱代詞
(3) 反身代詞
(4) 其他人稱代詞
1.5 人稱代詞的語用形式及用法
1.6 人稱代詞特點小結
二、交城方言的指示代詞
2.1 指示代詞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
2.2 指示代詞的理性意義和語用意義
(1) 指代人、物
(2) 處所、方位
(3) 時間指示代詞
(4) 表達方式的指示代詞
(5) 表示性狀的指示代詞
2.3 交城指示代詞主要特點小結
(1) 指示代詞的二分系統(tǒng)
(2) 指示代詞的語音形式多樣
(3) 交城方言的指示代詞分類細致
(4) 重疊式指示代詞后綴豐富
三、交城方言的疑問代詞
3.1 疑問代詞的構成形式
3.2 疑問代詞的分類用法和語用意義
(1) 問人的疑問代詞
(2) 問事物的疑問代詞
(3) 問處所的疑問代詞
(4) 問時間的疑問代詞
(5) 問原因的疑問代詞
(6) 問方式的疑問代詞
(7) 問性狀的疑問代詞
(8) 問數(shù)量的疑問代詞
(9) 問行為的疑問代詞
3.3 疑問代詞主要特點小結
(1) 疑問代詞與指示代詞相互對應
(2) 詞尾的重疊
(3) 分類比較細致
(4) 疑問代詞的非疑問用法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發(fā)表文章目錄
致謝
個人簡況及聯(lián)系方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交城方言“兀的”探討[J]. 呂昭君. 西安社會科學. 2010(06)
[2]山西方言人稱代詞復數(shù)的表現(xiàn)形式[J]. 史秀菊. 方言. 2010(04)
[3]山西晉語區(qū)與官話區(qū)人稱代詞之比較[J]. 史秀菊. 晉中學院學報. 2010(04)
[4]山西交城方言的指示代詞[J]. 呂昭君. 西安社會科學. 2010(03)
[5]北方方言中的人稱代詞“咱”[J]. 孫紅艷. 遼寧醫(y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2)
[6]山西晉語指示代詞三分系統(tǒng)的來源[J]. 張維佳. 中國語文. 2005(05)
[7]中陽方言的人稱代詞[J]. 喬全生,王曉燕.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01)
[8]神木方言的代詞[J]. 邢向東. 方言. 2001(04)
[9]說“我咱”和“你咱”[J]. 邢向東. 中國語文. 2000(02)
[10]代縣方言的人稱代詞[J]. 崔淑慧.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8(02)
本文編號:3373148
【文章來源】:山西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交城方言的人稱代詞
1.1 交城方言人稱代詞的表現(xiàn)形式
1.2 主賓語位置上三身代詞的理性意義
(1) 單數(shù)形式
(2) 三身人稱代詞的復數(shù)形式
1.3 在領屬位置上三身代詞的理性意義
(1) 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代詞修飾稱謂處所名詞時單復數(shù)同形
(2) 第三人稱修飾稱謂處所名詞時用單數(shù)形式"兀家[u(?)~(54)-t(?)~(11)]"
(3) 修飾普通名詞
1.4 非三身人稱代詞的理性意義及用法
(1) 包括式人稱代詞
(2) 排除式人稱代詞
(3) 反身代詞
(4) 其他人稱代詞
1.5 人稱代詞的語用形式及用法
1.6 人稱代詞特點小結
二、交城方言的指示代詞
2.1 指示代詞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
2.2 指示代詞的理性意義和語用意義
(1) 指代人、物
(2) 處所、方位
(3) 時間指示代詞
(4) 表達方式的指示代詞
(5) 表示性狀的指示代詞
2.3 交城指示代詞主要特點小結
(1) 指示代詞的二分系統(tǒng)
(2) 指示代詞的語音形式多樣
(3) 交城方言的指示代詞分類細致
(4) 重疊式指示代詞后綴豐富
三、交城方言的疑問代詞
3.1 疑問代詞的構成形式
3.2 疑問代詞的分類用法和語用意義
(1) 問人的疑問代詞
(2) 問事物的疑問代詞
(3) 問處所的疑問代詞
(4) 問時間的疑問代詞
(5) 問原因的疑問代詞
(6) 問方式的疑問代詞
(7) 問性狀的疑問代詞
(8) 問數(shù)量的疑問代詞
(9) 問行為的疑問代詞
3.3 疑問代詞主要特點小結
(1) 疑問代詞與指示代詞相互對應
(2) 詞尾的重疊
(3) 分類比較細致
(4) 疑問代詞的非疑問用法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發(fā)表文章目錄
致謝
個人簡況及聯(lián)系方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交城方言“兀的”探討[J]. 呂昭君. 西安社會科學. 2010(06)
[2]山西方言人稱代詞復數(shù)的表現(xiàn)形式[J]. 史秀菊. 方言. 2010(04)
[3]山西晉語區(qū)與官話區(qū)人稱代詞之比較[J]. 史秀菊. 晉中學院學報. 2010(04)
[4]山西交城方言的指示代詞[J]. 呂昭君. 西安社會科學. 2010(03)
[5]北方方言中的人稱代詞“咱”[J]. 孫紅艷. 遼寧醫(y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2)
[6]山西晉語指示代詞三分系統(tǒng)的來源[J]. 張維佳. 中國語文. 2005(05)
[7]中陽方言的人稱代詞[J]. 喬全生,王曉燕.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01)
[8]神木方言的代詞[J]. 邢向東. 方言. 2001(04)
[9]說“我咱”和“你咱”[J]. 邢向東. 中國語文. 2000(02)
[10]代縣方言的人稱代詞[J]. 崔淑慧.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8(02)
本文編號:33731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373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