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漢語“一A一B”格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26 05:11
本文立足于漢語的成語對稱格式,具體探討現(xiàn)代漢語中“一A一B”格式的類型和特點!耙籄一B”性詞語在現(xiàn)代漢語中使用廣泛,它形式簡單,結構整齊,朗朗上口具有很大的使用價值。在前賢們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本文收集了大量“一A一B”格式的語言材料,并對其界定、在漢語對稱格式中的地位、語言和言語類型的分類、內(nèi)部構成和語義以及功能用法進行了研究,勾勒出現(xiàn)代漢語“一A一B”的大致面貌。對“一A一B”格式這一普遍存在的,已被人們所意識,但未系統(tǒng)闡析的語言現(xiàn)象做了較為詳盡的描述和分析,目的是使人們更加清楚地認識“一A一B”格式,更好地在語文教學中,使學生輕松掌握“一A一B”格式的運用。目前的研究,在“一A一B”格式的語法、語義的分類上成果顯著,而在將此現(xiàn)象置于漢語成語和漢語表達的對稱性大的背景上,以及“一A一B”格式形成的詞語語言和言語的類別上等等方面,略顯不足。所以我們的研究創(chuàng)新點在于“一A一B”格式的背景分析,以及它的語言、言語類型上文章第一部分討論“一A一B”格式的界定問題。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闡述:“一A一B”格式的界定的標準和依據(jù),“一A一B”格式的根本特點。第二部分探討“一A一B”格式在漢語對稱...
【文章來源】:曲阜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問題的提出
2、"一A一B"格式的研究現(xiàn)狀和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3、研究的突破點,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4、課題研究的方法
5、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及其論文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
一、"一A一B"格式的界定
1、"一A一B"格式判斷標準和依據(jù)
2、對"一A一B"格式的基本認識
3、四字格"一A一B"格式總表
二、"一A一B"格式在漢語對稱中的地位
1、片段言語、語言兩種狀態(tài)共存
2、同詞標記性對稱
3、高度能產(chǎn)性
4、受制于"一"復雜語義的眾多格式中的一種
5、"一A一B"格式在漢語史上源遠流長
三、"一A一B"格式的語言和言語類型
1、語言的"一A一B"格式
2、言語的"一A一B"格式
3、語言和言語的"一A一B"的關系
四、"一A一B"內(nèi)部構成和語義
1、A、B之間的語義結構類型
2、"一A一B"的語法結構類型
3、"一A""一B"的語義組合類型
五、"一A一B"格式形式上的特征
1、緊縮和可中頓格式
2、"一A一B"的構詞順序
(一)、A、B按順序
(二)、A、B的顛倒
3、"一A一B"格式的延伸
4、"A""B"打破均衡
六、"一A一B"格式的功能用法詮釋
1、"一A一B"格式的基本功能
2、"一A一B"格式的連用
3、"一A一B"格式的對舉
結語
參考文獻
在校期間發(fā)表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一A一B”格式成語中“一”的句法語義功能[J]. 楊麗華,余東濤.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素質教育研究). 2008(02)
[2]近代漢語中的“不X不Y”格式考察[J]. 劉志生,黃友福. 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1)
[3]“不A不B”格式考察[J]. 陶伏平.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08(01)
[4]“沒A沒B”及其相關格式[J]. 李娜. 濰坊學院學報. 2007(03)
[5]對稱格式的認知解釋[J]. 殷志平. 語言科學. 2004(03)
[6]“一A一B”型詞語的結構類型及特點[J]. 鐘應春,丁志叢.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4)
[7]漢語中“不A不B”格式語義關系之考察[J]. 王威. 北京市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4(01)
[8]四字格成語的音韻對稱與認知[J]. 劉振前,邢梅萍.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3(03)
[9]試說“—X—Y”式成語中的X和Y[J]. 駱小菊. 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04)
[10]漢語的“語位”[J]. 魯川.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2(04)
碩士論文
[1]均衡·對稱——漢語成語的特性與漢民族審美意識[D]. 王曉煒.內(nèi)蒙古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363615
【文章來源】:曲阜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問題的提出
2、"一A一B"格式的研究現(xiàn)狀和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3、研究的突破點,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4、課題研究的方法
5、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及其論文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
一、"一A一B"格式的界定
1、"一A一B"格式判斷標準和依據(jù)
2、對"一A一B"格式的基本認識
3、四字格"一A一B"格式總表
二、"一A一B"格式在漢語對稱中的地位
1、片段言語、語言兩種狀態(tài)共存
2、同詞標記性對稱
3、高度能產(chǎn)性
4、受制于"一"復雜語義的眾多格式中的一種
5、"一A一B"格式在漢語史上源遠流長
三、"一A一B"格式的語言和言語類型
1、語言的"一A一B"格式
2、言語的"一A一B"格式
3、語言和言語的"一A一B"的關系
四、"一A一B"內(nèi)部構成和語義
1、A、B之間的語義結構類型
2、"一A一B"的語法結構類型
3、"一A""一B"的語義組合類型
五、"一A一B"格式形式上的特征
1、緊縮和可中頓格式
2、"一A一B"的構詞順序
(一)、A、B按順序
(二)、A、B的顛倒
3、"一A一B"格式的延伸
4、"A""B"打破均衡
六、"一A一B"格式的功能用法詮釋
1、"一A一B"格式的基本功能
2、"一A一B"格式的連用
3、"一A一B"格式的對舉
結語
參考文獻
在校期間發(fā)表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一A一B”格式成語中“一”的句法語義功能[J]. 楊麗華,余東濤.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素質教育研究). 2008(02)
[2]近代漢語中的“不X不Y”格式考察[J]. 劉志生,黃友福. 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1)
[3]“不A不B”格式考察[J]. 陶伏平.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08(01)
[4]“沒A沒B”及其相關格式[J]. 李娜. 濰坊學院學報. 2007(03)
[5]對稱格式的認知解釋[J]. 殷志平. 語言科學. 2004(03)
[6]“一A一B”型詞語的結構類型及特點[J]. 鐘應春,丁志叢.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4)
[7]漢語中“不A不B”格式語義關系之考察[J]. 王威. 北京市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4(01)
[8]四字格成語的音韻對稱與認知[J]. 劉振前,邢梅萍.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3(03)
[9]試說“—X—Y”式成語中的X和Y[J]. 駱小菊. 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04)
[10]漢語的“語位”[J]. 魯川.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2(04)
碩士論文
[1]均衡·對稱——漢語成語的特性與漢民族審美意識[D]. 王曉煒.內(nèi)蒙古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3636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363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