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dāng)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藝術(shù)論文 >

維吾爾語、漢語、英語味覺詞比較研究 ——以“酸、甜、苦、咸”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8-20 04:56
  語言中詞匯的產(chǎn)生和變化與人們對世界萬物的體驗息息相關(guān),味覺感受是人類在面對世界的最初階段就有的生理本能反應(yīng),于是各種語言中都產(chǎn)生了味覺詞語。這一詞從產(chǎn)生到發(fā)展演變,從本義到引申義,意義已經(jīng)十分豐富。詞匯的意義在發(fā)展的過程中總是受到不同地域的歷史文化、不同民族的風(fēng)俗習(xí)慣,甚至人與人之間的思維方式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很顯然,味覺詞從單純對味覺感受的描述到承載豐富的含義,這個過程中也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響。不同民族人們的生活、生產(chǎn)方式、地域、精神、情感、語言自身的變化和味覺詞的本義、引申義的形成都有著多方面的聯(lián)系。文化只有在相互碰撞中方能清晰;語言只有在比較中才能窺探出民族文化心理的差異。不同語言之間的比較研究總能讓人們了解隱藏在語言背后的民族思維方式和認知過程。本文以基本味覺詞—酸、甜、苦、咸為切入點,比較分析了阿爾泰、漢藏、印歐三種語系的代表語言:維吾爾語、漢語、英語三種語言中的味覺詞,從它們的詞典釋義、文化意義、認知方式等角度進行了具體的分析解釋。寫作的目的在于,通過對三種語言中味覺詞的比較得出其背后所隱藏的飲食文化差異、生產(chǎn)生活習(xí)慣差異、精神體會差異、心理聯(lián)想差異等,及差異所產(chǎn)生的根源;... 

【文章來源】:西北民族大學(xué)甘肅省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本論文的研究價值和研究方法
        1.1.1 研究價值及意義
        1.1.2 本論文研究的內(nèi)容及方法
    1.2 維語、漢語、英語味覺詞研究現(xiàn)狀
        1.2.1 與維、漢、英"味覺詞"相關(guān)的研究成果
        1.2.2、維、漢、英"味覺"類詞語研究前景
第二章 維、漢、英語味覺詞詞典釋義
    2.1 味覺及味覺詞的界定
    2.2 維吾爾語味覺詞詞典釋義
        2.2.1 (?)y(?)yk、(?)y(?)ymεl、a(?)(?)iq
        2.2.2 a(?)(?)iq
        2.2.3 tatliq
        2.2.4 tuzluq
    2.3 漢語味覺詞詞典釋義
        2.3.1 酸
        2.3.2 甜(甘)
        2.3.3 苦
        2.3.4 咸
    2.4 英語味覺詞詞典釋義
        2.4.1 sour
        2.4.2 sweet
        2.4.3 bitter
        2.4.4 salty
第三章 維、漢、英語味覺詞文化意義比較
    3.1 維語味覺詞的文化意義分析
        3.1.1 (?)y(?)yk/(?)y(?)ymεl
        3.1.2 α(?)(?)iq
        3.1.3 tatliq
        3.1.4 tuzluq
    3.2 漢語味覺詞文化意義分析
        3.2.1 酸
        3.2.2 甜
        3.2.3 苦
        3.2.4 咸
    3.3 英語味覺詞文化意義
        3.3.1 sour
        3.3.2 sweet
        3.3.3 bitter
        3.3.4 salty
    3.4 維、漢、英味覺詞文化意義之比較
        3.4.1 "tfytfyq/atftfiq"、"酸"、"sour"的文化意義比較
        3.4.2 "tatliq"、"甜"、"sweet"的文化意義比較
        3.4.3 "atftfiq"、"苦"、"bitter"的文化意義比較
        3.4.4 "tuzluq"、"咸"、"salty"的文化意義比較
第四章 維、漢、英語味覺詞隱喻認知比較
    4.1 維吾爾語味覺詞隱喻認知分析
        4.1.1 tfytfyk的隱喻認知分析
        4.1.2 atftfiq的隱喻認知分析
        4.1.3 tatliq的隱喻認知分析
        4.1.4 tuzluq的隱喻認知分析
    4.2 漢語味覺詞隱喻認知分析
        4.2.1 "酸"隱喻認知分析
        4.2.2 "甜"隱喻認知分析
        4.2.3 "苦"隱喻認知分析
        4.2.4 "咸"的隱喻認知分析
    4.3 英語味覺詞隱喻認知分析
        4.3.1 "sour"的隱喻認知分析
        4.3.2 "sweet"的隱喻認知分析
        4.3.3 "bitter"的隱喻認知分析
        4.3.4 "salty"的隱喻認知分析
    4.4 維、漢、英味覺詞隱喻認知之比較
        4.4.1 思維方式之比較
        4.4.2 對飲食文化的重視程度之比較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漢維語味覺詞語及其文化意義[J]. 靳焱,彭鳳.  新疆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 2011(06)
[2]議維吾爾語詞義的修辭引申[J]. 沙文杰.  語言與翻譯. 2009(02)
[3]維吾爾族味覺詞概念結(jié)構(gòu)及文化探析[J]. 彭鳳.  東方論壇. 2008(01)
[4]論漢語熟語的審美功能及其語用意義[J]. 王巖.  漢字文化. 2007(06)
[5]漢英味覺詞文化學(xué)淺析[J]. 江宏.  湖北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 2007(04)
[6]漢英“味覺”隱喻共性分析[J]. 王英雪.  東華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07(04)
[7]“大同小異”:通感修辭格的英漢對比[J]. 王君.  華僑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 2007(04)
[8]析維吾爾族飲食文化中的民族性格[J]. 李國平.  塔里木大學(xué)學(xué)報. 2007(01)
[9]談“味”覺詞的轉(zhuǎn)義與轉(zhuǎn)域[J]. 楊巖勇.  云南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對外漢語教學(xué)與研究版). 2007(02)
[10]跨感官感知與通感形容詞研究[J]. 楊波,張輝.  外語教學(xué). 2007(01)

博士論文
[1]維吾爾象征詞及其文化含義[D]. 阿不力米提·優(yōu)努斯.新疆大學(xué) 2003

碩士論文
[1]漢英“味覺”類詞語對比研究[D]. 尹文婷.云南師范大學(xué) 2009
[2]漢語飲食味覺詞語及其文化義探析[D]. 張軍.內(nèi)蒙古大學(xué) 2008
[3]英漢味覺范疇隱喻對比研究[D]. 王銀平.廣西師范大學(xué) 2008
[4]漢語通感研究[D]. 黃偉華.四川師范大學(xué) 2007
[5]從認知角度看基本情感的漢語表達[D]. 翟艷.華東師范大學(xué) 2006
[6]漢語感官詞模糊性與隱喻研究[D]. 婁愛華.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xué) 2006
[7]漢英“甜”和“苦”味覺隱喻對比[D]. 尚芳.華中師范大學(xué) 2006
[8]漢語味覺詞的文化審視[D]. 張靖華.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xué) 2005



本文編號:335285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35285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06d6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