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韓話語標記“行了”與“(?)”的對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08 18:28
話語標記一向是學術界所關心的話題之一。其中,漢語話語標記“行了”與韓國語話語標記“(?)”在兩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很常用。而對話語標記“行了”與話語標記“(?)”的功能進行對比分析有利于揭示出兩種語言在具體語境中的異同。本文選取漢語話語標記“行了”與韓國語話語標記“(?)”,運用韓禮德的系統(tǒng)功能理論,從共時平面對漢語話語標記“行了”和韓國語話語標記“(?)”的人際功能與語篇功能進行較為全面的對比分析,揭示“行了”與“(?)”作為話語標記時的共性和差異。全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是緒論,涉及到的內容依次為研究目的、研究意義、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相關研究綜述、研究方法以及語料來源。第二章主要是在前人對漢語話語標記“行了”與韓國語話語標記“(?)”的虛化過程的研究基礎之上,對二者的各種人際功能的產生過程予以闡述。第三章分別考察了話語標記“行了”與“(?)”的人際元功能,并對漢韓話語標記“行了”與“(?)”的人際元功能進行對比。第四章是針對漢韓話語標記“行了”與“(?)”的語篇元功能進行對比,主要是從二者的主位結構以及信息結構入手進行考察,從而找出兩者在語篇元功能上的異同點。第五章是結論,總結全文的觀...
【文章來源】:延邊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 研究對象和內容
1.3 相關研究綜述
1.4 研究方法和語料來源
第二章 “行了”與“(?)”的虛化和話語標記的產生
2.1 “行了”的共時分布與功能
2.1.1 從“行了_1”到“行了_2”
2.1.2 從“行了_2”到“行了_3”
2.1.3 “行了_3”的話語標記功能的產生
2.2 “(?)”的共時分布與功能
2.2.1 從“(?)_1”到“(?)_2”
2.2.2 “(?)_2”的話語標記功能的產生
2.3 小結
第三章 漢韓話語標記“行了”與“(?)”的人際功能對比
3.1 漢韓話語標記“行了”與“(?)”的否定功能對比
3.1.1 漢語話語標記“行了”的否定功能
3.1.2 韓國語話語標記“(?)”的否定功能
3.1.3 話語標記“行了”與“(?)”的否定功能異同點
3.2 漢韓話語標記“行了”與“(?)”的拒絕功能對比
3.2.1 漢語話語標記“行了”的拒絕功能
3.2.2 韓國語話語標記“(?)”的拒絕功能
3.2.3 話語標記“行了”與“(?)”的拒絕功能異同點
3.3 漢韓話語標記“行了”與“(?)”的認同功能對比
3.3.1 漢語話語標記“行了”的認同功能
3.3.2 韓國語話語標記“(?)”的認同功能
3.3.3 話語標記“行了”與“(?)”的認同功能異同點
3.4 其他功能
3.4.1 話語標記“行了”的反語功能
3.4.2 話語標記“行了”的次要言語功能
3.4.3 話語標記“(?)”的次要言語功能
3.4.4 話語標記“行了”與“(?)”的其他功能異同點
3.5 小結
第四章 漢韓話語標記“行了”與“(?)”的語篇功能對比
4.1 漢韓話語標記“行了”與“(?)”的主位結構對比
4.1.1 漢語話語標記“行了”的主位結構
4.1.2 韓國語話語標記“(?)”的主位結構
4.1.3 漢韓話語標記“行了”與“(?)”的主位結構異同點
4.2 漢韓話語標記“行了”與“(?)”的信息結構對比
4.2.1 漢語話語標記“行了”相關的信息結構
4.2.2 韓國語話語標記“(?)”相關的信息結構
4.2.3 漢韓話語標記“行了”與“(?)”相關的信息結構異同點
4.3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好了”的功能及與“行了”的對比[J]. 王素改,GUAN Zen-jian. 南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6(11)
[2]影響話語標記功能及其主觀性構建的因素研究——以“X了”類話語標記為例[J]. 李慧敏.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16(05)
[3]“行了”的語用否定功能[J]. 朱軍. 漢語學習. 2016(03)
[4]話語標記“X了”的讓步功能及語篇特征[J]. 陳彥坤,孫莉.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16(02)
[5]話語標記“X了”的逆向應對功能探討[J]. 孫莉,陳彥坤.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15(05)
[6]話語標記語英譯研究——以《茶館》英譯為個案[J]. 劉彬,李晶. 河北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5)
[7]“好了”和“行了”交互主觀性對比研究[J]. 李慧敏. 漢語學習. 2012(02)
[8]“算了、得了、行了、好了、罷了”三個平面淺析[J]. 王巍. 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2)
[9]談朝鮮語疑問代詞“■■”和“■”的話語標記功能[J]. 金香花. 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5)
[10]反語的語用特征及功能[J]. 邵新光. 山東外語教學. 2007(02)
博士論文
[1]話輪轉換中的話語標記研究[D]. 于海飛.山東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X了”類話語標記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D]. 儲超前.安徽師范大學 2017
[2]現(xiàn)代漢語“X了”的語用功能研究[D]. 楊艷.南京師范大學 2016
[3]漢語話語標記“好了”研究[D]. 周艷妮.山東大學 2015
[4]漢語反語研究[D]. 王雅丹.南昌大學 2015
[5]“行了”的多角度研究[D]. 張璐璐.湘潭大學 2013
[6]現(xiàn)代漢語口語中“得了”“好了”“算了”“行了”的話語功能對比研究[D]. 劉麗濤.河北師范大學 2013
[7]現(xiàn)代漢語“X了”組合研究[D]. 解亞娜.上海師范大學 2013
[8]現(xiàn)代漢語話語標記“X了”的研究[D]. 孫晨陽.南京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272102
【文章來源】:延邊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 研究對象和內容
1.3 相關研究綜述
1.4 研究方法和語料來源
第二章 “行了”與“(?)”的虛化和話語標記的產生
2.1 “行了”的共時分布與功能
2.1.1 從“行了_1”到“行了_2”
2.1.2 從“行了_2”到“行了_3”
2.1.3 “行了_3”的話語標記功能的產生
2.2 “(?)”的共時分布與功能
2.2.1 從“(?)_1”到“(?)_2”
2.2.2 “(?)_2”的話語標記功能的產生
2.3 小結
第三章 漢韓話語標記“行了”與“(?)”的人際功能對比
3.1 漢韓話語標記“行了”與“(?)”的否定功能對比
3.1.1 漢語話語標記“行了”的否定功能
3.1.2 韓國語話語標記“(?)”的否定功能
3.1.3 話語標記“行了”與“(?)”的否定功能異同點
3.2 漢韓話語標記“行了”與“(?)”的拒絕功能對比
3.2.1 漢語話語標記“行了”的拒絕功能
3.2.2 韓國語話語標記“(?)”的拒絕功能
3.2.3 話語標記“行了”與“(?)”的拒絕功能異同點
3.3 漢韓話語標記“行了”與“(?)”的認同功能對比
3.3.1 漢語話語標記“行了”的認同功能
3.3.2 韓國語話語標記“(?)”的認同功能
3.3.3 話語標記“行了”與“(?)”的認同功能異同點
3.4 其他功能
3.4.1 話語標記“行了”的反語功能
3.4.2 話語標記“行了”的次要言語功能
3.4.3 話語標記“(?)”的次要言語功能
3.4.4 話語標記“行了”與“(?)”的其他功能異同點
3.5 小結
第四章 漢韓話語標記“行了”與“(?)”的語篇功能對比
4.1 漢韓話語標記“行了”與“(?)”的主位結構對比
4.1.1 漢語話語標記“行了”的主位結構
4.1.2 韓國語話語標記“(?)”的主位結構
4.1.3 漢韓話語標記“行了”與“(?)”的主位結構異同點
4.2 漢韓話語標記“行了”與“(?)”的信息結構對比
4.2.1 漢語話語標記“行了”相關的信息結構
4.2.2 韓國語話語標記“(?)”相關的信息結構
4.2.3 漢韓話語標記“行了”與“(?)”相關的信息結構異同點
4.3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好了”的功能及與“行了”的對比[J]. 王素改,GUAN Zen-jian. 南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6(11)
[2]影響話語標記功能及其主觀性構建的因素研究——以“X了”類話語標記為例[J]. 李慧敏.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16(05)
[3]“行了”的語用否定功能[J]. 朱軍. 漢語學習. 2016(03)
[4]話語標記“X了”的讓步功能及語篇特征[J]. 陳彥坤,孫莉.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16(02)
[5]話語標記“X了”的逆向應對功能探討[J]. 孫莉,陳彥坤.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15(05)
[6]話語標記語英譯研究——以《茶館》英譯為個案[J]. 劉彬,李晶. 河北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5)
[7]“好了”和“行了”交互主觀性對比研究[J]. 李慧敏. 漢語學習. 2012(02)
[8]“算了、得了、行了、好了、罷了”三個平面淺析[J]. 王巍. 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2)
[9]談朝鮮語疑問代詞“■■”和“■”的話語標記功能[J]. 金香花. 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5)
[10]反語的語用特征及功能[J]. 邵新光. 山東外語教學. 2007(02)
博士論文
[1]話輪轉換中的話語標記研究[D]. 于海飛.山東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X了”類話語標記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D]. 儲超前.安徽師范大學 2017
[2]現(xiàn)代漢語“X了”的語用功能研究[D]. 楊艷.南京師范大學 2016
[3]漢語話語標記“好了”研究[D]. 周艷妮.山東大學 2015
[4]漢語反語研究[D]. 王雅丹.南昌大學 2015
[5]“行了”的多角度研究[D]. 張璐璐.湘潭大學 2013
[6]現(xiàn)代漢語口語中“得了”“好了”“算了”“行了”的話語功能對比研究[D]. 劉麗濤.河北師范大學 2013
[7]現(xiàn)代漢語“X了”組合研究[D]. 解亞娜.上海師范大學 2013
[8]現(xiàn)代漢語話語標記“X了”的研究[D]. 孫晨陽.南京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2721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272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