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漢語復疊類小夸張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06 11:48
現(xiàn)代漢語中有一種夸張,夸張程度不夠大,它與傳統(tǒng)修辭學上常說的夸張不同,它沒有故意的言過其實,不具備顯豁性,這類夸張偏離事實不遠,突出說話人認為主觀大量或主觀小量,被學界稱為“小夸張”。本文以現(xiàn)代漢語中這種小夸張為研究對象,重點探究其中的復疊類小夸張。全文共分五部分:1、文獻綜述研究及研究方法。這一部分首先交代“小夸張”的研究現(xiàn)狀,進而交代“復疊類小夸張”的研究現(xiàn)狀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2、研究對象及表現(xiàn)形式。先概述本文的研究對象復疊類小夸張,繼而論述復疊類小夸張的表現(xiàn)形式,本文將復疊類小夸張分為四種基本的類型:“又A又B”格式、“A一X,B一Y”格式、“XX地V”結構和“A的A,B的B”結構。3、4、5部分詳細討論復疊類小夸張中最有代表性的三種類型:“又A又B”格式、“A一X,B一Y”格式和“XX地V”結構。分別揭示各種小夸張的夸張理據(jù)的特點。本文的研究意義:本文采用多種理論和方法從多角度研究現(xiàn)代漢語復疊類小夸張,系統(tǒng)的分析出復疊類小夸張的性質(zhì)和特點,同時也揭示了復疊類小夸張的表現(xiàn)形式、語義特點,深入分析各種表現(xiàn)形式。本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學界對小夸張的研究比較早,可以追溯到上各世紀八十年代,...
【文章來源】:遼寧師范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3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文獻綜述、研究意義與方法
(一) 小夸張的研究現(xiàn)狀
(二) 研究意義與方法
二、復疊類小夸張的對象、性質(zhì)及表現(xiàn)形式
(一) 與復疊類小夸張有關的幾個概念
(二) 復疊類小夸張的性質(zhì)及表現(xiàn)形式
三、“又 A 又 B”格式的復疊類小夸張
(一) “又 A 又 B”格式的研究對象與范圍
(二) “又 A 又 B”格式的語義分析
(三) “又 A 又 B”格式與小夸張
四、“A 一 X,B 一 Y”格式的復疊類小夸張
(一) “A 一 X,B 一 Y”格式的研究對象與范圍
(二) “A 一 X,B 一 Y”格式的分類
(三) “A 一 X,B 一 Y”格式與小夸張
五、“XX 地 V”格式的復疊類小夸張
(一) “XX 地 V”格式的研究對象與范圍
(二) “XX 地 V”結構的分類
(三) “XX 地 V”結構與小夸張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漢語量范疇研究的若干問題[J]. 李勁榮.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05)
[2]漢語量詞修飾形容詞現(xiàn)象探因[J]. 陳秀然. 重慶三峽學院學報. 2007(01)
[3]語言的主觀性及其相關研究[J]. 馮光武. 山東外語教學. 2006(05)
[4]并列短語研究綜述[J]. 郭燕妮. 株洲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 2005(03)
[5]論現(xiàn)代漢語中的“XX地V”結構[J]. 張雪平. 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1)
[6]近年來語法化研究的進展[J]. 吳福祥.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4(01)
[7]并列結構中并列項的句法結構和序列[J]. 張怡春. 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3(02)
[8]淺析“A一量B一量”式并列短語[J]. 周畢吉. 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02)
[9]句法小夸張[J]. 唐善生. 語文知識. 2001(10)
[10]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J]. 沈家煊.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1(04)
博士論文
[1]漢語“主觀量”的表達研究[D]. 李善熙.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3
碩士論文
[1]論漢語“小夸張”[D]. 邵靈琳.浙江師范大學 2009
[2]現(xiàn)代漢語中“A一量B一量”對舉結構及其相關問題研究[D]. 吳姝俐.暨南大學 2007
[3]夸張的認知研究[D]. 胡華林.南昌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020560
【文章來源】:遼寧師范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3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文獻綜述、研究意義與方法
(一) 小夸張的研究現(xiàn)狀
(二) 研究意義與方法
二、復疊類小夸張的對象、性質(zhì)及表現(xiàn)形式
(一) 與復疊類小夸張有關的幾個概念
(二) 復疊類小夸張的性質(zhì)及表現(xiàn)形式
三、“又 A 又 B”格式的復疊類小夸張
(一) “又 A 又 B”格式的研究對象與范圍
(二) “又 A 又 B”格式的語義分析
(三) “又 A 又 B”格式與小夸張
四、“A 一 X,B 一 Y”格式的復疊類小夸張
(一) “A 一 X,B 一 Y”格式的研究對象與范圍
(二) “A 一 X,B 一 Y”格式的分類
(三) “A 一 X,B 一 Y”格式與小夸張
五、“XX 地 V”格式的復疊類小夸張
(一) “XX 地 V”格式的研究對象與范圍
(二) “XX 地 V”結構的分類
(三) “XX 地 V”結構與小夸張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漢語量范疇研究的若干問題[J]. 李勁榮.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05)
[2]漢語量詞修飾形容詞現(xiàn)象探因[J]. 陳秀然. 重慶三峽學院學報. 2007(01)
[3]語言的主觀性及其相關研究[J]. 馮光武. 山東外語教學. 2006(05)
[4]并列短語研究綜述[J]. 郭燕妮. 株洲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 2005(03)
[5]論現(xiàn)代漢語中的“XX地V”結構[J]. 張雪平. 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1)
[6]近年來語法化研究的進展[J]. 吳福祥.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4(01)
[7]并列結構中并列項的句法結構和序列[J]. 張怡春. 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3(02)
[8]淺析“A一量B一量”式并列短語[J]. 周畢吉. 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02)
[9]句法小夸張[J]. 唐善生. 語文知識. 2001(10)
[10]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J]. 沈家煊.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1(04)
博士論文
[1]漢語“主觀量”的表達研究[D]. 李善熙.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3
碩士論文
[1]論漢語“小夸張”[D]. 邵靈琳.浙江師范大學 2009
[2]現(xiàn)代漢語中“A一量B一量”對舉結構及其相關問題研究[D]. 吳姝俐.暨南大學 2007
[3]夸張的認知研究[D]. 胡華林.南昌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0205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3020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