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藝術論文 >

高麗時期漢語教學對當今國際漢語教學的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1-01-06 12:54
  中國與朝鮮半島從古至今一直維持著緊密聯(lián)系。中國自漢代開始即實施實質意義上的對外漢語教學,朝鮮半島的漢語教學可追溯到中國五代時期,即朝鮮三國時期。高麗王朝與中原的雙邊關系尤為親密,雙方在建立宗屬關系的基礎上逐步實現種族融合。在漢語教育方面,高麗王朝在教育制度、教學機構、教師與學習者、教材等方面都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體系,培養(yǎng)了一批促進雙方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的漢語人才。高麗漢語教育充分發(fā)揮國家政府的統(tǒng)領作用,利用社會市場調節(jié),制定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政策,形成多樣化的教學機構;漢語教師由本國和中原人才構成,師資隊伍不僅豐富多樣而且專業(yè)素質過硬,學習者構成雖復雜多樣但十分重視其學習成果;漢語教材對當今國際漢語教學最重要的啟示便是應重拾我國古典原籍,傳播中華傳統(tǒng)文化,結合當前教學實用教材,更能達到所期望的教學效果。探索高麗時期的漢語教育基本概況,有利于當今國際漢語教育的深入開展。本文從高麗時期漢語教育制度與機構、漢語教師與學習者、漢語教材等角度出發(fā),全面整理分析歷史文獻材料,對比國際漢語教育現狀,總結高麗時期漢語教學對當今國際漢語教學的借鑒與啟示,以期對漢語國際教育研究有所裨益。 

【文章來源】:四川師范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義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
        1.高麗漢語教育研究現狀
            (1)漢語教育制度
            (2)漢字教育
            (3)漢語教材
            (4)漢語教師和學習者
        2.高麗“貢女制度”研究現狀
        3.相關研究不足之處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麗漢語教育制度與機構概況
    一、漢語教育制度
        1.科舉制度的設立
        2.教育制度的完善
    二、漢語教學機構
第二章 高麗漢語教師、學習者與教材概況
    一、漢語教師
        1.本國漢語人才教授漢語
        2.漢人教授漢語
        3.漢語環(huán)境氛圍
    二、漢語學習者
        1.宋朝時期學習者
        2.元、明時期學習者
        3.特殊的漢語學習者——高麗貢女
    三、漢語教材
        1.中國經典漢語教材
        2.高麗本土漢語教材
第三章 高麗漢語教育制度與機構對當今國際漢語教學的借鑒與啟示
    一、漢語教育制度與機構的古今對比
    二、漢語教育制度的當今啟示
        1.發(fā)揮國家政府的統(tǒng)領作用
        2.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政策
        3.不局限于漢語水平考試(HSK)的其他考試制度
    三、漢語教學機構的當今啟示
        1.形成以孔子學院為主,社會教學機構為輔助的機構體系
        2.建立國家、社會和家庭三位一體的漢語學習環(huán)境
第四章 高麗漢語教師、學習者與教材對當今國際漢語教學的借鑒與啟示
    一、漢語教師、學習者與教材的古今對比
        1.漢語教師與學習者
        2.漢語教材
    二、漢語教師的當今啟示
        1.擴大漢語教師數量,增加漢語教師來源
        2.提高漢語教師質量,增強漢語教師隊伍
    三、漢語學習者的當今啟示
        1.漢語學習者學情分析
        2.規(guī)范學習者管理,端正其學習態(tài)度
        3.了解學習者需求,滿足其學習目的
        4.調動學習者興趣,增強其學習內驅力
    四、漢語教材的當今啟示
        1.教材內容的當今啟示
            (1)本體與文化知識相結合、書面與口語知識相結合
            (2)教材內容符合社會現實和用人標準
        2.教材編排的當今啟示
            (1)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
            (2)實用性與針對性相結合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本文編號:296060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296060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4cd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