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定語”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08 20:07
本文關鍵詞:“偽定語”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文研究了語言中的“偽定語”現(xiàn)象,詳細描述了“偽定語”在語言中的運用,并嘗試探討其生成原因。第一章引言部分介紹了本文的研究對象、選題意義、研究方法。第二章綜述了前賢們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問題。針對現(xiàn)有研究存在的問題,我們展開了第三章的詳細介紹。首先回顧了典型定語的語法、語義特征,接下來我們將偽定語與典型定語進行了相對全方位的比較,認為二者主要存在五點不同。根據(jù)偽定語在句中的位置,我們對其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并認為:“N1+的+N2+V+得+R”的語義結構為“施事+的+受事+動作+補語”,既可以表達評價義,又可以表客觀陳述;“V+N1+的+N2”位于賓語位置時的語義結構是“動作+受事+的+賓語”,也可出現(xiàn)施事構成“施事+動作+受事+的+賓語”,多表客觀陳述;偽定語單獨成句使用時極具口語性,句式簡潔、自然,但對語境依賴度高。接著本文采用了原型范疇理論和構式壓制說來解釋偽定語。第四章指出前人對偽定語生成機制的探討存在繁復、理論使用不經(jīng)濟的問題,然后嘗試采用認知構式語法理論中的構式傳承理論來解釋偽定語的生成,認為偽定語構式是受到了多種構式的影響,并從中傳承了相關信息。第五章從語用理論出發(fā),將偽定語構式與同義構式進行了比較,分析了語境因素對偽定語的制約,總結了偽定語的語用功能:領屬性、簡潔性、文體性、表達的深刻性。第六章總結了全文的主要觀點,并反思了本文的不足。
【關鍵詞】:偽定語 語義分析 認知語法 構式語法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146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引言11-12
- 1.1 研究對象11
- 1.2 選題意義11
- 1.3 研究方法11-12
- 第二章 “偽定語”研究綜述12-20
- 2.1 對“偽定語”生成機制的討論12-17
- 2.2 從語義角度看偽定語17-18
- 2.3 現(xiàn)有研究存在的問題18
- 2.4 小結18-20
- 第三章 定語描寫20-37
- 3.1 傳統(tǒng)定語20-21
- 3.2 “偽定語”類型21-27
- 3.3 “偽定語”的語義分析及歧義性的“定(偽)中”結構27-32
- 3.4 基于認知語法的語義新解32-35
- 3.5 小結35-37
- 第四章 “偽定語”的生成新解37-45
- 4.1 關于“偽定語”生成機制研究中的問題37-40
- 4.2 構式傳承理論對“偽定語”生成的解釋40-43
- 4.3 小結43-45
- 第五章 偽定語現(xiàn)象的語用解釋45-53
- 5.1 語境制約與“偽定語”46
- 5.2 偽定語的語用功能46-49
- 5.3 “偽定語”句式與同義句式的比較49-52
- 5.4 小結52-53
- 第六章 結語及余論53-55
- 6.1 結論53-54
- 6.2 余論54-55
- 參考文獻55-58
- 致謝58-59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5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黃國營;偽定語和準定語[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1年04期
2 黃正德;;從“他的老師當?shù)煤谩闭勂餥J];語言科學;2008年03期
3 郝靜;賀麟茜;;再議偽定語構式“N1+的+N2+V+得+R”[J];青年文學家;2012年10期
4 郝靜;賀麟茜;;偽定語構式“N1+的+N2+V+得+R”的詞匯壓制解析[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2年10期
5 ;[J];;年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玉娜;“偽定語”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關鍵詞:“偽定語”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935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293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