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會話中的形容詞化語法隱喻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漢語會話中的形容詞化語法隱喻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形式與意義之間的關(guān)系一直是語言學中探究的重點,韓禮德的系統(tǒng)功能語法從語法隱喻的角度對這種關(guān)系重新進行了解讀。韓禮德(1985,2013)認為,語法與語義層的成分往往具有對應(yīng)關(guān)系,但在日常會話中,這類對等關(guān)系會因語法層與語義層之間的成分轉(zhuǎn)移而被會話人打破,從而形成語法隱喻。在韓禮德總結(jié)出的十三類語法隱喻中,有四種轉(zhuǎn)移方式以“形容詞”作為轉(zhuǎn)移目標。這類轉(zhuǎn)移過程被定義為形容詞化語法隱喻。本文以漢語談話類節(jié)目為語料,從以下六方面探討漢語會話中的形容詞化語法隱喻現(xiàn)象:形容詞化分類;各類別在語篇中的分布;轉(zhuǎn)換方式;各類語法隱喻與形容詞化的共現(xiàn)現(xiàn)象;去隱喻化現(xiàn)象以及形容詞化在漢語口語語篇中的功能。本文首先歸納形容詞化語法隱喻現(xiàn)象的內(nèi)部分類,通過語料處理計算各形容詞化語法隱喻的子類及小類在本文語料中的分布。然后,本文從語義層及語法層研究探討每種子分類現(xiàn)象的轉(zhuǎn)換方式,對其高低頻率分布進行了歸納和解釋。同時,本文從共現(xiàn)現(xiàn)象以及去隱喻化角度出發(fā),對漢語口語中形容詞化語法隱喻常見現(xiàn)象進行闡述和解釋。最后,本文對形容詞化語法隱喻現(xiàn)象在漢語會話中的功能進行了討論。研究結(jié)果表明,在形容詞化語法隱喻的每一項子分類中,動詞轉(zhuǎn)向形容詞這一分類所占的比重最大,接下來分別是副詞詞組/介詞短語轉(zhuǎn)向形容詞,名詞轉(zhuǎn)向形容詞,以及連詞轉(zhuǎn)向形容詞。研究基于每種子分類提出了從一致式向隱喻式的轉(zhuǎn)換方式,以此證明如何通過成分轉(zhuǎn)變實現(xiàn)形容詞化語法隱喻的建構(gòu)。研究發(fā)現(xiàn),在各項分類中,副詞詞組轉(zhuǎn)向形容詞以及名詞轉(zhuǎn)向形容詞兩種分類擁有隱喻共現(xiàn)特征。在沒有其他語法隱喻類型出現(xiàn)的情況下,這兩種分類無法在小句中完成形容詞化的轉(zhuǎn)換。研究還發(fā)現(xiàn),有一些習慣被認為是一致式的表達方式存在形容詞化語法隱喻現(xiàn)象。此現(xiàn)象說明,許多形容詞化語法隱喻已經(jīng)去隱喻化,成為日常用語的一部分。最后,本文從習語功能和整合功能兩方面總結(jié)了形容詞化語法隱喻現(xiàn)象在漢語會話中的功能。通過形容詞化語法隱喻,漢語會話變得更加符合語言習慣,同時也可將分開的語法單位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關(guān)鍵詞】:語法隱喻 形容詞化 話語分析 漢語會話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15
【目錄】:
- Acknowledgements6-7
- Abstract7-9
- 摘要9-13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3-16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3-14
- 1.2 Research Purpose and Research Questions14-15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5-16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6-29
- 2.1 Research on Grammatical Metaphor16-24
- 2.1.1 Definition of Grammatical Metaphor16-20
- 2.1.2 Identification of Grammatical Metaphor20-22
- 2.1.3 Dynamic Nature of Grammatical Metaphor22-23
- 2.1.4 Previous Studies on Grammatical Metaphor23-24
- 2.2 Research on Adjectivisation24-26
- 2.2.1 Definition of Adjectivisation24-25
- 2.2.2 Ambiguity of Adjectivisation25
- 2.2.3 Previous Studies on Adjectivisatio25-26
- 2.3 Contribu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Research26-29
- Chapter 3. Research Data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29-35
- 3.1 Data Collection29-30
- 3.2 Analytical Framework30-35
- Chapter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s35-62
- 4.1 Distribution of Adjectivisation in Chinese Conversational Discourse35-38
- 4.2 Analysis of Adjectivisation in Chinese Conversational Discourse38-54
- 4.2.1 Verb to Adjective38-48
- 4.2.2 Adverbial Group/Prepositional Phrase to Adjective48-51
- 4.2.3 Conjunction to Adjective51-52
- 4.2.4 Noun to Adjective52-54
- 4.3 Metaphorical Co-occurrence54-57
- 4.4 Demetaphorization57-59
- 4.5 Functions of Adjectivisation in Conversational discourse59-62
- 4.5.1 Function of Idiomaticity59-60
- 4.5.2 Function of Compactness60-62
- Chapter 5. Conclusion62-65
- 5.1 Major Findings62
- 5.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62-63
- 5.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63-64
- 5.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64-65
- References65-69
- Appendix69-7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升霞;;論隱喻中的“語法隱喻”[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2 婁琦;婁曉琳;張戈平;國洪丹;;語法隱喻的模塊性及其對教學的啟示[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7年10期
3 吳劍鋒;;隱喻·語法隱喻·認知[J];宿州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4 華海燕;;人際語法隱喻與會話語篇分析[J];內(nèi)江科技;2008年07期
5 王娟娟;;語篇語法隱喻具體體現(xiàn)形式的整合[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6 郭明周;董杰;;語法隱喻淺析[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7 李文秀;;英漢政治語篇中的語法隱喻對比分析[J];宜春學院學報;2010年10期
8 張文清;朱寧;;語法隱喻的研究綜述[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9 高揚;;企業(yè)高管公開演講中的人際語法隱喻分析(英文)[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2年10期
10 楊雪芹;;語法隱喻分類界限的模糊性[J];名作欣賞;2013年3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彭昌柳;;英漢人際語法隱喻對比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高貞;;名詞化與語法隱喻[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3 林芳;;從認知角度看英漢科技語言中的語法隱喻現(xiàn)象[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劉宇;;淺析用英語顏色詞表達的情感現(xiàn)象中的語法隱喻[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八輯)[C];2011年
5 官曉勤;;語法隱喻中的名詞化結(jié)構(gòu)及其在語篇中的功能[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6 羅瑞球;;隱喻與大學英語教學[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毛凡宇;語法隱喻的認知與功能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2 劉承宇;語法隱喻的功能—認知文體學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3 高明強;新聞報導(dǎo)中語法隱喻的系統(tǒng)認知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霞;關(guān)于馬丁的語篇語法隱喻分類的再思考[D];延邊大學;2003年
2 何寅曦;英語乏詞義結(jié)構(gòu)的語法隱喻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3 張倩;《愛麗絲漫游奇境記》中的人際語法隱喻分析[D];天津理工大學;2015年
4 于宏敏;語法隱喻在大學英語專業(yè)寫作教學中的實證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5年
5 代麗君;英語經(jīng)典散文中概念語法隱喻的文體價值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6 黃麗娜;概念語法隱喻視角下《紅高粱家族》的英譯[D];鄭州大學;2015年
7 牛璐芳;《經(jīng)濟學人》中國專欄的語法隱喻分析[D];內(nèi)蒙古大學;2015年
8 朱彤;中英文政治演講中的語法隱喻對比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9 姚子萍;《愛瑪》中人際語法隱喻探析[D];廣西民族大學;2015年
10 呂敏敏;古詩英譯中語法隱喻現(xiàn)象對比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關(guān)鍵詞:漢語會話中的形容詞化語法隱喻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919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291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