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教學中“是……的”句的偏誤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09-11 21:42
“是……的”句是現(xiàn)代漢語中的既重要又特殊的句式,它所具有句式多、語義豐富、語法功能多樣的特點,使得它在對外漢語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對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中留學生習得“是……的”偏誤句的歸類和研究,探討了留學生在習得“是……的”句時出現(xiàn)的偏誤類型和原因,并得出留學生對“是……的”句的習得規(guī)律和順序。希望能對留學生的教學有所幫助。 本文共分為六部分: 緒論部分主要闡述了本文的選題目的和意義、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理論依據、“是……的”句的研究文獻綜述。 第一章為“是……的”句的本體研究,主要從“是……的”句的分類選取和語法功能說明了“是……的”句的基本使用條件和方法。 第二章為留學生習得“是……的”句的偏誤分析,在基于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中“是……的”句的習得考察情況上,用兩個表格說明不同級別的留學生對八種不同句型的“是……的”句的使用情況和偏誤出現(xiàn)率。在此基礎上進行留學生習得“是……的”句的偏誤分析,主要通過“是……的”句的語料選取、偏誤分類和偏誤原因分析三部分構成。重點內容是“是……的”句的偏誤分類和偏誤原因的分析,“是……的”句的偏誤分類主要通過遺漏偏誤、錯序偏誤、誤用偏誤和“是……的”句與其它句子的混用四個方面來分析。在“是……的”句的偏誤原因分析這部分,主要歸納了三個方面:教材的選取、教師教學方面、學生自身的原因。 第三章為針對“是……的”句偏誤的教學對策和建議,這部分主要是通過針對“是……的”句的教學對策、教材方面和留學生學習方法三個方面來給出減少留學生習得“是……的”句偏誤的建議。 結語部分對整篇文章進行了總結,并反思了文章的不足,希望在以后的對外漢語教學中“是……的”句的教學有所幫助,也能為留學生學習漢語提供一些有用的方法。
【學位單位】:西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3
【中圖分類】:H195.3
本文編號:2817210
【學位單位】:西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3
【中圖分類】:H195.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天福;論“是”字句[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1期
2 周有斌;“是”字句研究述評[J];漢語學習;1992年06期
3 楊春雍;對外漢語教學中“是……的”句型分析[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05期
4 倪蘭;“是……的”結構話語功能[J];語文學刊;2002年03期
5 袁毓林;;從焦點理論看句尾“的”的句法語義功能[J];中國語文;2003年01期
6 盧治平;中介語理論與民族學生學習漢語的語法偏誤分析初探[J];語言與翻譯;1995年02期
7 趙淑華;關于“是……的”句[J];語言教學與研究;1979年01期
8 呂必松;關于“是……的”結構的幾個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2年04期
9 魯健驥;中介語理論與外國人學習漢語的語音偏誤分析[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4年03期
10 周國光;釋“合情合理”與“偏聽偏信”的對立[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2年01期
本文編號:28172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2817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