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主體性建構(gòu)的概念整合機制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and taking the translation of ancient poetry into English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veal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Through th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from the macro point of view,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mainly includes two rounds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when decomstructing the original work and constructing the translated work, which contains psychological space network, which is composed of source language works, source language authors, target readers and two kinds of sociolinguistic and cultural elements. These elements are externalized into the creativity of translation after conceptual integr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restrict the translator's initiative in constructing the target text. From the micro point of view, each link of translation is the result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It is in countless cycles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at the translator completes the construction of subjectivity.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長春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認知教學語法的構(gòu)建與應(yīng)用研究”(項目編號:13AYY010) 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認知視閾下商務(wù)文本的翻譯研究”(項目編號:2013B343)的階段性成果 長春理工大學青年基金項目“商務(wù)英語寫作:語塊理論視角”(項目編號:XQNJJ201316)的資助
【分類號】:H05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倪萬輝;從譯者主體性看奈達“功能對等”理論之不足[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2 李雅琳;;譯者主體性及其在翻譯選材時的彰顯[J];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3 侯林平;姜泗平;;我國近十年來譯者主體性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4 馬瑞香;;關(guān)聯(lián)視角下的譯者主體性探討[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5 周景剛;;譯者主體性芻議[J];科技信息;2006年03期
6 薛莉;;譯者主體性的思考[J];經(jīng)濟師;2007年07期
7 劉書梅;;從翻譯審美看譯者主體性[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8 查德義;;試論譯者主體性對原詩風格的干擾[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9 莫愛屏;;譯者主體性與語篇中視角的互動研究[J];外語教學;2008年05期
10 劉軍平;;從跨學科角度看譯者主體性的四個維度及其特點[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年0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侯林平;;我國近十年來譯者主體性研究的回顧與反思[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阮晶;;譯者主體性及其在翻譯選材中的體現(xiàn)[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3 孔燕;;從文化角度看譯者主體性的發(fā)揮[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第二輯[C];2011年
4 張柏蘭;;文學翻譯中譯者的主體性及其限度[A];貴州省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2008年翻譯學術(shù)研討會交流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熊兵嬌;實踐哲學視角下的譯者主體性探索[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偉;淺析意識形態(tài)對譯者主體性的影響[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2 韓芳;從翻譯標準的變化看譯者主體性的變化[D];河北大學;2009年
3 楊琳娜;順應(yīng)理論下的譯者主體性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4 沈玉柱;文學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8年
5 王倩;譯者主體性觀照下的有意誤譯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6 陳逢丹;接受美學視域下的譯者主體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08年
7 程孟利;不同范式下的譯者主體性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8 趙建華;從《老殘游記》的兩個英譯本看譯者主體性[D];蘭州大學;2010年
9 郭薇;論譯者主體性在翻譯過程中的體現(xiàn)——譯者的現(xiàn)象[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10 伍爭;論陪同口譯中的譯者主體性[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5103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2510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