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學生語文教育與體育教育之間的整合
[Abstract]:In higher education, the ultimate goal should be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overall quality and improve their personality,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be promoted comprehensively through the study during the college period. Only by combining the contents of Chinese educ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paying equal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can the harmony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and social relations be realized.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Chinese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value to the educational circles.
【作者單位】: 武漢科技大學體育課部;
【分類號】:H193;G807.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徐維克,賈振佳;論高校體育素質教育中的人文精神[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澤慶;;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結合——胡適文學思想中的跨學科視角[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2 田心銘;實踐的唯物主義和實踐的唯心主義——馬克思主義和實用主義哲學的比較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01期
3 張耀武,譚維虎;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看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4 千青海;;試論人文素質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新舉措[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年S1期
5 尤曉陽;繼承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立場重視個體的人的全面發(fā)展[J];重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6 黃書亭;;危機管理的類型學分析[J];科技和產業(yè);2008年09期
7 楊小霞;;泉州地區(qū)女性民間宗教信仰問題探究[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12年03期
8 章淑慧;;社會轉型期競技體育中的人文價值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6年05期
9 梁辰瑾;;“道德人”與和諧社會[J];法制與社會;2011年24期
10 鄭小升;張祥浩;;從“科玄論戰(zhàn)”看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通[J];甘肅社會科學;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王仁法;;我黨“為民”觀的歷史發(fā)展及其政府行政思維意義[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七輯2011)[C];2012年
2 趙友芬;;論高校圖書館人本主義理念的建構方式[A];現(xiàn)代圖書館的人本主義思考與實踐——2002江浙滬晉圖書館中青年論壇論文集[C];2002年
3 郭正元;;論《禮記·樂記》建構的儒家文藝觀[A];國際儒學研究(第五輯)[C];199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宮銘;經驗和語言——實用主義文學理論轉型研究[D];北京大學;2011年
2 牛文明;學科和課程的分化與綜合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鐘志東;馬克思的文化批判思想及其當代價值[D];華僑大學;2011年
4 王繼恒;環(huán)境法的人文精神論綱[D];武漢大學;2011年
5 張書清;金融法理念論綱[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6 馮霞;人學視野中的人文體育觀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李軼芳;交往教學理論探討[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8 張品澤;人本精神與刑事程序[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9 吳全華;教育現(xiàn)代性的合理性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10 何林;日常生活世界的意義結構[D];黑龍江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曼;科學文化發(fā)展機制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2 林春妮;論以人為本教育思想在教學中的貫徹[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3 夏菡斐;人本視域中的我國法治政府建設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4 劉洋;早期儒家的人本思想[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5 陳霞;李澤厚“情本體”思想探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呂志雯;梅奧的人際關系學說與我國的人本管理[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7 王軒;生存安全性抑或安全性生存——一種人學價值論的視野[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岳靜;清醒的猶疑[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林;刑事訴訟證明模式及其本土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10 朱兵強;人本法律思想解讀[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袁艷;析體育教育創(chuàng)新學習的五大誤區(qū)[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2 黃彬;論學校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的融合[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3 王素強;走出黨校體育教育的新路子[J];山東體育科技;2002年01期
4 段輝濤;現(xiàn)階段我國體育教育的缺陷[J];湖北體育科技;2005年01期
5 趙建新;;論高校體育教育與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年03期
6 趙建新;柴靜;;生命教育視域下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思考[J];青春歲月;2014年13期
7 王曉梅;林錦蛟;;課外體育在高校體育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4年03期
8 吳春磊;張志剛;;淺談素質教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J];大家;2010年04期
9 夏雪芹;;談高校體育教育的發(fā)展定位[J];青年文學家;2011年10期
10 柏華;焦楊;;高校體育教育與學生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研究[J];青春歲月;2011年2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慶祝;邵桂華;;體育教育信息化與高校體育教育的變革[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2 鞏鳳q,
本文編號:23325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2332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