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楷書字匯域外傳播的對照與聯(lián)系——以中國宋本《玉篇》和韓國《全韻玉篇》為例
[Abstract]:For the Chinese characters in italics, they are produc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Song Dynasty and Korea, which are two very representative words. They not only gather a lot of information of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levels of Chinese characters, but also store a lot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spread and use of Chinese characters abroad. By using database technology and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words from the aspects of layout, pronunciation, interpretation, form interpretation and font difference. And further summed up the spread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w.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the two words is different; the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s stable; the overall trend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s simplification; the main way of "extraterritorial" of Chinese characters is to replace the phonetic and semantic components; Chinese characters have strong applicability in overseas communication.
【作者單位】: 同濟(jì)大學(xué)國際文化交流學(xué)院;
【分類號】:H162
【參考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寧;;漢字的優(yōu)化與簡化[J];中國社會科學(xué);1991年01期
【共引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茂活;;聊齋俚曲俗字例解——兼以甘肅河西方言為證[J];蒲松齡研究;2012年01期
2 申睿;;《原本玉篇殘卷·糸部》或體研究[J];合肥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0年04期
3 曲藝;;《玉篇》版本的研究[J];安徽文學(xué)(下半月);2008年06期
4 賈忠峰;;宋本《玉篇》異體字音符換用考[J];西華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0年04期
5 鄧春琴;;《類篇》在辭書編纂體例史上的貢獻(xiàn)[J];辭書研究;2011年05期
6 何茂活;;從《古俗字略》看漢字簡化的歷史基礎(chǔ)——兼論該書的辭書學(xué)價值[J];辭書研究;2012年01期
7 楊曉宇;;敦煌碑銘贊詞語釋義[J];敦煌研究;2009年03期
8 葉嬌;;帔子·領(lǐng)巾·披帛——略論唐五代宋初女式披巾的稱名[J];中國典籍與文化;2010年03期
9 曹志國;;裴務(wù)齊正字本《刊謬補缺切韻》異構(gòu)字聲符的音韻類型及其成因[J];大慶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1年04期
10 潘玢潔;試析漢字形聲化形成的原因[J];太原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4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辛德勇;;論所謂明銅活字印書于史初無征驗——附論明代的金屬活字印本[A];北京論壇(2008)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明的普遍價值和發(fā)展趨向:“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國家建構(gòu)與政治文化”歷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2 魏現(xiàn)軍;;《新修}k音引證群籍玉篇》之《玉篇》藍(lán)本考[A];中國辭書學(xué)會第六屆中青年辭書工作者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潘葦杭;先秦兩漢堯文化探源[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10年
2 姚雯;哮病的古代內(nèi)科文獻(xiàn)研究與學(xué)術(shù)源流探討[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2011年
3 日色雄一;日本考證學(xué)派《靈樞》研究之考察[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2011年
4 賈海建;神怪小說與山岳信仰關(guān)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11年
5 柯鎮(zhèn)昌;戰(zhàn)國散文文體研究[D];上海大學(xué);2011年
6 姜興魯;竺法護(hù)譯經(jīng)感覺動詞語義場研究[D];浙江大學(xué);2011年
7 徐曼曼;何休《春秋公羊傅解詁》詞_Y訓(xùn)詁研究[D];浙江大學(xué);2011年
8 蔣鵬翔;《古逸S饈欏繁囁糩D];復(fù)旦大學(xué);2011年
9 沈蕓;古寫本《群書治要·后漢書》異文研究[D];復(fù)旦大學(xué);2010年
10 王偉;《楚辭》校證[D];西北師范大學(xué);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紅梅;甲骨文與原始楔形文字會意字比較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xué);2010年
2 干艷娟;宮體詩創(chuàng)作題材研究[D];江南大學(xué);2010年
3 呂全義;《臣辰v傘訪難芯縖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10年
4 朱靈芝;《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三)》異體字研究[D];西南大學(xué);2011年
5 徐振華;侯馬盟書文字構(gòu)形系統(tǒng)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xué);2011年
6 崣思木;《太平御壗》引《姫文》考[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1年
7 楊清虎;宋代筆記小說中的魅信仰[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11年
8 代寧;睡虎地秦簡文字構(gòu)形系統(tǒng)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xué);2011年
9 林素慧;原本《玉篇》于《漢語大字典》的補苴價值[D];杭州師范大學(xué);2011年
10 黃l毲,
本文編號:22266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2226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