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域時長對二語學習者漢語聲調感知的影響
[Abstract]:In previous studies of tone perception, it is still uncertain whether the change and duration of tone domain will affect the perception of Chinese ton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erception of Chinese learners and native speaker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tone domain and different length of yin and de-tone by using the phonetic synthesis-listening paradigm. The influence of dimensionality on the perception of Chinese native speakers is greater than that on learners, while the influence of duration dimensionality on learners'perception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native speakers.
【作者單位】: 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卡內基梅隆大學心理學系;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第二語言學習者漢語聲調范疇習得模擬研究”(項目編號:08BYY023)資助
【分類號】:H19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俐李;二十世紀漢語聲調理論的研究綜述[J];當代語言學;2004年01期
2 劉俐李;;漢語聲調的曲拱特征和降勢音高[J];中國語文;2005年03期
3 宋益丹;;漢語聲調實驗研究回望[J];語文研究;2006年01期
4 徐瑾;;俄羅斯留學生漢語聲調偏誤研究[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03期
5 王茂林;;印尼華裔留學生漢語聲調習得分析[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6 彭玉康;胡袁圓;;對外漢語聲調教學研究回望[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7 李超;;從古樂譜探析漢語聲調的理論與方法[J];藝術百家;2008年05期
8 陳鈺;武青春;;越南留學生的漢語聲調學習難點探究[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教育教學研究版);2008年02期
9 袁媛;;俄羅斯學生漢語聲調學習[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10 郭星;;近六年來對外漢語聲調教學研究述評[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陳默;王建勤;;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聲調認知發(fā)展的計算機模擬研究[A];第九屆中國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陳默;;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聲調認知發(fā)展模擬[A];第十一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會議論文集(二)[C];2011年
3 陳默;;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聲調認知發(fā)展模擬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會議論文集(一)[C];2011年
4 谷豐;王曉東;陳林;;漢語聲調加工過程中的大腦半球優(yōu)勢[A];Proceedings of the 8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C];2009年
5 周同春;;漢語聲調教學新探[A];新世紀的現(xiàn)代語音學——第五屆全國現(xiàn)代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6 郭徑遂;劉亞麗;謝凌云;;新疆民族大學生漢語聲調感知與發(fā)聲偏誤關系[A];中國聲學學會第十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7 蔡蓮紅;劉濤;吳志勇;蔡銳;;漢語聲調音域規(guī)范模型初探[A];第六屆全國現(xiàn)代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特約記者 胡勝友;漢語聲調對人類大腦如同音樂[N];大眾科技報;2006年
2 何聰;中國人比西方人更常用右腦[N];人民日報;2006年
3 記者 陳敬農(nóng) 通訊員 胡勝友;我科學家揭示人類左右腦分工機制[N];科技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默;無聲調語言母語者漢語聲調浮現(xiàn)過程的實驗和模擬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2173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2217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