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藝術論文 >

英語母語者漢語書面語動態(tài)發(fā)展個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7-26 10:38
【摘要】:本文基于動態(tài)系統(tǒng)理論,采用移動極值圖、去趨勢化、蒙特卡羅模擬、再抽樣技術、移動相關系數(shù)等分析方法,對美國某大學一名英語母語者漢語作文的詞匯和句法動態(tài)發(fā)展進行了為期1年的跟蹤研究。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1年時間的學習,學習者在詞匯變化性、詞匯復雜性、句法復雜性和語言準確性四方面的變化呈現(xiàn)出跳躍式、階段性和非線性發(fā)展的特點,在發(fā)展過程中存在高峰和低谷、進步與后退的交替。此外,學習者語言知識內(nèi)部各維度發(fā)展并不同步,在詞匯和句法發(fā)展的過程中存在競爭-支持關系的轉(zhuǎn)移,這反映了詞匯和句法子系統(tǒng)的發(fā)展對認知資源的不同需求?梢,英語母語者漢語書面語發(fā)展具有明顯的動態(tài)性和變異性。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dynamic system, this paper adopts moving extremum diagram, detrend, Monte Carlo simulation, re-sampling technology, moving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so on. A one-year follow-up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lexical and syntactic dynamics of a native English speaker in an American univers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one year's study, learners' changes in vocabulary variability, lexical complexity, syntactic complexity and language accuracy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ump, stage and nonlinear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re are peaks and valleys, progress and receding alternately. In add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language knowledge is not synchronized, and there is a shift of competition-support relationship in the process of lexical and syntactic development, which reflects the different needs of cognitive resou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exical and syntactic subsystem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ritten language of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has obvious dynamic and variability.
【作者單位】: 首都師范大學;
【基金】:北京市教委社科一般項目“基于動態(tài)系統(tǒng)理論的外國學生漢語詞匯能力發(fā)展研究”(SM201710028014)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195.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婭莉;;越、韓、英母語者習得漢語表人詞語的比較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3年05期

2 朱海燕;;以漢語為母語者時空認知的心理現(xiàn)實性研究[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3年01期

3 李燕芳;梅磊磊;董奇;;漢語母語者視聽雙通道言語知覺的特點及發(fā)展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8年03期

4 周小兵;;非母語者漢語語法偏誤研究程序[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9年01期

5 Herbert Mushangwe;;從以修納語為母語者角度來解釋漢語里“讓”字的歧義問題[J];語文學刊;2014年02期

6 張蔚;;英日母語者在學習漢語形容詞時遷移作用的異同[J];知識經(jīng)濟;2010年21期

7 王韞佳;李美京;;調(diào)型和調(diào)階對陽平和上聲知覺的作用[J];心理學報;2010年09期

8 周曉芳;;歐美學生敘述語篇中的“回指”習得過程研究[J];世界漢語教學;2011年03期

9 姚倩;;利用韻律信息解讀“都”字句歧義的實驗研究——漢語母語者與二語者的對照[J];華文教學與研究;2011年04期

10 李曉琪;以英語為母語者學習漢語關聯(lián)詞難點及對策[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辛鑫;漢語母語者和二語者動詞限制性詞匯聯(lián)想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17年

2 齊藤奈緒子(Saito Naoko);日語母語者方向介詞“向、朝、往”習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3 張丹丹;英日韓留學生對漢語話題句習得的實驗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4 李曉朋;母語為英語的留學生漢語二語語調(diào)偏誤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5 陳靜;母語和非母語者應用語言學博士論文引言的體裁對比研究[D];東華大學;2013年

6 高曉璇;關于會話場合下反語的中日對比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7 王強;外國人習得中文截省句情況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08年

8 謝敏靈;英語母語者漢語結果補語結構習得研究[D];北京大學;2013年

9 張麗娟;英德母語者對普通話聲調(diào)的感知和發(fā)音[D];北京大學;2012年

10 吳愁;德語母語者漢語詞匯習得偏誤研究[D];北京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214573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214573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354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