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語篇銜接理論的泰國學生漢語作文偏誤分析及教學設(shè)計
本文選題:語篇銜接 + 泰國學生��; 參考:《廣西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近年來,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取得了較大進展。對外漢語教學做為一門綜合的課程,其中作文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點,然而作文教學,特別是語篇教學一直是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學生普遍缺乏“語篇意識”。筆者在赴泰教學實習過程中收集了來自泰國川登喜皇家大學、碧武里皇家大學、佛統(tǒng)府網(wǎng)鑾公立建華學校、佛丕府光中公學的200篇學生作文(學生漢語水平為初級)為語料,以銜接理論為指導,對泰國學生漢語作文中出現(xiàn)的銜接偏誤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對策,在此基礎(chǔ)上,對泰國學生漢語作文教學提出教學設(shè)計,以期望提高泰國學生的寫作能力。本文共六章:第一章是緒論,主要闡述本文的選題緣由、綜述研究文獻、表明研究思路與方法、指出研究意義與價值。第二章是對“語篇”、“語篇銜接理論”、“語篇銜接手段”三個概念進行界定,并將語篇銜接手段歸納為:指稱、省略、替代、邏輯連接、重復、搭配、上下義/局部—整體關(guān)系七類。第三章是從銜接手段:指稱、省略、替代、邏輯連接、詞匯銜接五類來分析學生漢語作文中出現(xiàn)的偏誤現(xiàn)象。第四章是分析歸納泰國學生漢語作文偏誤成因,主要包括:母語負遷移、目的語知識負遷移、教師等。第五章是提出其偏誤解決對策,并對泰國學生漢語作文教學提出教學設(shè)計。第六章是總結(jié)筆者的主要觀點,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之處。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s a comprehensive course, in which the teaching of composition is the focu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However, composition teaching, especially in discourse teaching, has always been a weak link in teaching, and students generally lack the "sense of discourse". In the course, 200 students' compositions from the Royal University of Kawa Toki, Royal University of Biwu Li, the Royal University of Biwu Li, the public schools of the Fu Tong Fu, the public school of the Luan, and the public school of the Buddha PI Fu (the student's Chinese level as the primary) were collected, and the Cohesion Errors in the Chinese composition of the students in Thailand were analyzed and the solutions were put forward, 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cohesion theory. On this basis, the teaching design of Thailand students'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is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writing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in Thailand. This article is a total of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mainly expounds the origin of the topic,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he research. The second chapter is "Discourse", "discourse cohesion". "Theory", "discourse cohesion means" three concepts, and the cohesive devices of discourse are summed up into seven categories: designation, ellipsis, substitution, logical connection, repetition, collocation, upper and lower sense / local overall relations. The third chapter is to analyze the appearance of students in Chinese composition from the means of cohesion: reference, ellipsis, substitution, logical connection, and lexical cohesion. The fourth chapter is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causes of errors in Chinese students' Chinese composition in Thailand, including the negative transfer of mother tongue, the negative transfer of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teacher and so on. The fifth chapter is to put forward its countermeasures and put forward the teaching design for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composition in Thailand. The sixth chapter is to sum up the author's main point of view and point out the Bureau of this study. The limit is limited.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H195.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葛樹強;樸明華;;淺析語篇銜接理論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2 張佳奇;;語篇銜接理論在國內(nèi)研究發(fā)展綜述[J];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3 朱戰(zhàn)煒;;語篇銜接理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4 張文璐;;語篇銜接理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3年07期
5 胡壯麟;有關(guān)語篇銜接理論多層次模式的思考[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6年01期
6 尹珊珊;;語篇銜接理論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啟示[J];考試周刊;2007年51期
7 朱戰(zhàn)煒;;語篇銜接理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商情(科學教育家);2008年04期
8 崔玉紅;;語篇銜接理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年02期
9 楊傳鳴;;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語篇銜接理論的應用[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年07期
10 袁秀鳳;;關(guān)于國外語篇銜接理論的研究[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11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肖;;語篇銜接理論研究回顧與展望[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第二輯[C];2011年
2 齊巧芳;;對小學階段作文教學的思考[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十次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侯國章;;營造氛圍 苦練硬功——作文教學初探[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十次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朱曦潔;;在生活中尋求創(chuàng)新——我對寫作創(chuàng)新的一點想法[A];江蘇省教育學會、江蘇省寫作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馮富玉;;走出課堂,讓作文活起來[A];江蘇省教育學會、江蘇省寫作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李林;;作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A];江蘇省教育學會、江蘇省寫作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賀綺;;讓作文呈現(xiàn)生命的本真[A];江蘇省教育學會、江蘇省寫作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周磊;;坦誠做人,真實作文[A];江蘇省教育學會、江蘇省寫作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龍水花;;論教師的情感對作文教學的影響[A];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10 楊麗菊;;淺談多媒體輔助作文教學的優(yōu)勢[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林霞;謊言+套路+矯情=作文?[N];山西日報;2010年
2 舞鋼市 殷庚曉;真實的生活 真實的作文[N];學知報;2010年
3 吉林省梨樹縣梨樹鎮(zhèn)城東中學 張凱敏;如何激發(fā)學生寫作文的興趣[N];學知報;2010年
4 陳剛;從興趣入手提高學生作文水平[N];黔西南日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徐德明;作文“假大空”病根:缺乏體驗思想貧乏只為應試[N];天津教育報;2011年
6 金鶚小學 張祝軍;如何引導學生寫作文[N];岳陽晚報;2011年
7 劍河縣南哨小學 楊章燕;淺議如何培養(yǎng)學生作文的興趣[N];貴州民族報;2014年
8 何莉雯;作文教學要從“后”轉(zhuǎn)“前”[N];中國教育報;2006年
9 張毅;作文 向生活回歸[N];中國教師報;2006年
10 貴州省黔西縣協(xié)和龍井小學 黃連志;學生作文自改能力的培養(yǎng)[N];大眾科技報;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方明生;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
2 陳莉;生態(tài)語言學視角下的漢語國際傳播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3 金茗竹;突顯觀視角下的漢語高程度語義的句法實現(xiàn)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4 彭瓊;漢語二層時體的語義與句法研究[D];武漢大學;2017年
5 卞浩宇;晚清來華西方人漢語學習與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6 WAI WAI THI (鄒麗冰);緬甸漢語傳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7 阮光興(Nguyen Quang Hung);越南高校漢語教學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8 肖應云;明清西方傳教士的漢語學習與文化交流(1582-1795)[D];暨南大學;2010年
9 YAP TENG TENG(葉婷婷);馬來西亞高校漢語作為二語教學發(fā)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瀚心;基于語篇銜接理論的泰國學生漢語作文偏誤分析及教學設(shè)計[D];廣西大學;2017年
2 趙麗佩;語篇銜接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3 何東;語篇銜接理論在高中英語寫作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年
4 馮甜甜;基于語篇銜接理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6年
5 岳金磊;英漢語篇中的銜接對比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6年
6 李星星;基于語篇銜接理論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驗研究[D];廣州大學;2016年
7 程曉芳;語篇銜接理論與聽力教學[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8 喬晶;語篇銜接理論新探[D];黑龍江大學;2007年
9 王永紅;語篇銜接理論在高中外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10 張?zhí)栒?語篇銜接理論應用于外語寫作教學的實證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0511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2051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