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當代廣告話語變遷的歷史軌跡
本文選題:當代廣告 切入點:話語變遷 出處:《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02期
【摘要】:廣告話語是特定社會環(huán)境下,由廣告?zhèn)鞑セ顒右l(fā)、產生和形成的廣告語言和廣告語境的總和。廣告語言呈現(xiàn)和廣告語境形成,使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當代廣告史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鮮明的時代特征。闡釋廣告話語的概念,解讀廣告話語的研究維度,分析廣告話語對廣告發(fā)展的影響,勾勒廣告話語變遷的歷史脈絡,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國當代廣告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
[Abstract]:Advertising discourse is the sum of advertising language and advertising context initiated, produced and formed by advertising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in a specific social environment.The appearance of advertising language and the formation of advertising context mak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temporary advertising history in the past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show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Explaining the concept of advertising discourse, interpreting the dimension of advertising discourse,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advertising discourse on the development of advertising, and outlining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advertising discourse changes,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law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advertising in China.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當代廣告輿論傳播與話語變遷研究”(1979-2009)(14BXW075)
【分類號】:H136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丹青;;農業(yè)社會中的“醉翁”形象——從認知語境角度分析英譯本《醉翁亭記》[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2 葛忠明;論科學擴大的必要性[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3 俞寧;從科學理性到日常事務理性——常人方法學對社會研究方法的突破[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4 王文祥;趙定東;;從功能需求看西方社會學理論研究視角的轉換[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5 董偉;;對新自由主義的制度與結構評析[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6 周曉東;哈貝馬斯的“認識論”與“文化滯差”中的圖書館學[J];圖書與情報;2004年01期
7 王建民;;從“農民”到“農民工”的自我觀念變遷[J];長白學刊;2010年02期
8 徐波,韓玲;從?碌摹吨R考古學》看其后現(xiàn)代主義思想[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9 陳寧;"百姓"、"公民"語義的社會學分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10 卜長莉;夏競春;;結構功能視角下的城市社區(qū)環(huán)境建設——單位社區(qū)和物業(yè)社區(qū)居住環(huán)境比較[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海斌;轉型社會中的鄉(xiāng)村自治與法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楊洋;求同存異:在沖突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D];南開大學;2010年
3 趙方杜;身體規(guī)訓:中國現(xiàn)代性進程中的國家權力與身體[D];南開大學;2010年
4 田自安;政治因素對主觀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5 方成智;艱難的規(guī)整[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6 張淑東;人力資源資本化的市場意識前提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7 鞏英春;當代信息社會背景下的文化資本批判[D];吉林大學;2011年
8 魯雁;從工業(yè)社會到生態(tài)社會:產業(yè)結構演進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劉春怡;轉型期我國城市貧困人口的社會救助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吳慶華;城市空間類隔離[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東梅;馬爾庫塞的“單面社會論”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學夢;后現(xiàn)代語境下我國青少年價值觀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3 鄭巖;長春市民對婚慶市場從業(yè)人員社會期待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王瑩;地方高校碩士研究生生活空間變移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0年
5 黃飛;對韓漢語教師社會融入遲滯問題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賀鳳娟;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7 張微;文化社會學視野下的新媒體藝術論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李冰星;網球俱樂部會員社會資本特征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9 柳曉青;浙江省中小企業(yè)農民工社會融合狀況調查[D];南京大學;2011年
10 王芳;返鄉(xiāng)相親:新生代農民工的一種擇偶形態(tài)[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永敢;;中外廣告文化的差異比較[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年02期
2 盧晨;;廣告創(chuàng)意中的文化內涵研究[J];大眾文藝;2012年07期
3 趙嵐;靳衛(wèi)衛(wèi);;中日廣告的語言與文化(1)[J];日語知識;2012年11期
4 周媛媛;;廣告文化的地域性[J];大眾文藝;2013年14期
5 蒙堅;廣告文化的效應[J];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3期
6 王榮華;;中西方廣告文化的沖突與融合[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7 舒小堅;;試論中西廣告創(chuàng)意[J];大家;2010年24期
8 牛紅軍;;淺談廣告文化[J];青春歲月;2011年24期
9 陳定家;藝術消費意識與廣告的文化意味[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10 崔德群,張軍;廣告文化的民族闡釋[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馬麗娃;;淺析廣告語言中的文化意蘊[A];語言學論文選集[C];2001年
2 賈雪麗;;論廣告文化中的道德問題[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3 劉淑娟;李文詮;;廣告創(chuàng)意的靈魂是先進文化[A];用文化提升企業(yè)競爭力——陜西省首屆企業(yè)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張殿元;;廣告文化批判研究范式芻議[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青年學者文集)[C];2008年
5 張文鋒;;立場與方法:反思中國當代廣告文化批判研究?[A];中國傳媒大學第五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6 張殿元;;廣告文化消費至上觀的價值批判[A];中國的前沿 文化復興與秩序重構——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7 李薇;;廣告中的青年形象——以2005年飲料類電視廣告為例[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Ⅱ)[C];2006年
8 宋玉書;;尊崇與戲謔:國家領導人“代言”廣告分析[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9-2010年度][C];2013年
9 ;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大力推進反誤導打虛假廣告市場專項整治工作深入開展[A];維護廣告市場秩序之我見征文活動獲獎論文選編[C];2002年
10 張鎖通;;論廣告語言與社會文化[A];河北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謝俊;悅耳的廣告[N];河北經濟日報;2003年
2 王玉;情愿花錢看廣告[N];四川日報;2001年
3 王偉芳;廣告·媒體·“物神”的詭計[N];文藝報;2005年
4 王艷群;廣告的道德危機[N];中華新聞報;2004年
5 董陽;虛假廣告的存在原因及治理對策[N];中國工商報;2007年
6 中國傳媒大學 遠程繼續(xù)教育學院 胡一嵐;廣告?zhèn)鞑ズ土餍形幕年P系[N];安徽經濟報;2007年
7 程明邋周亞齊;廣告文化的自覺:從沖突走向和諧[N];中華新聞報;2008年
8 鄭純方;又喜又煩是廣告[N];中國文化報;2005年
9 龍崗;廣告也須重導向[N];中國工商報;2011年
10 賈開麗;傳智互動為網絡廣告做嫁衣[N];市場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盧山冰;中國廣告產業(yè)發(fā)展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2 吳輝;中國紙媒廣告中的文化符號和文化價值觀(1979~2008)[D];復旦大學;2009年
3 彭小華;貶低還是討好?[D];四川大學;2005年
4 于林洋;廣告薦證的法律規(guī)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5 杜積西;1978-2008:廣告審美意識的流變[D];西南大學;2012年
6 許敏玉;商業(yè)視域下廣告審美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7 劉佳;多模態(tài)視角下的廣告語言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8 劉瀠檑;中國當代廣告中的原型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婷;虛假廣告:顯微鏡下的病相報告[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2 楊海霞;性感廣告的倫理問題與對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3 韓同珍;廣告社會責任中的兩種失責現(xiàn)象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孫守安;廣告文化的哲學解讀——當代文化批判視野中的廣告形象[D];清華大學;2004年
5 徐娜;我國醫(yī)療廣告中的道德問題及其倫理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6 李翠敏;關于我國廣告批評現(xiàn)狀及其提升的思考[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郝鑫;廣告說服中平面視覺形象的分析與應用[D];廣西大學;2008年
8 范莉;試論廣告導向對當今社會的影響[D];中南大學;2008年
9 張佳;生態(tài)學視角下的網絡廣告發(fā)展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10 宋美愛;關于韓中廣告語言的考察[D];復旦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7063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706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