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用字研究
本文關鍵詞:《千字文》用字研究
【摘要】:本文以《千字文》為研究對象,《千字文》是現(xiàn)存一種成書最早、流行最廣泛、影響最大的蒙學教材。從成書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再許多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與研究價值,尤其是文字方面,它選取了1000個寫法不重復的字,而且選字是當時的常用字。當前從文字的角度研究《千字文》的文章還是比較少,因此本文研究重點是它在文字方面的價值。論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緒論,分別說明研究意義,研究現(xiàn)狀,研究內(nèi)容和解決的主要問題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千字文》與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通用字簡介。首先說明《千字文》的來歷和重要意義,然后介紹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與現(xiàn)代漢語通用字。第三章,《千字文》與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比較。本文通過對比分析法將《千字文》跟“現(xiàn)代漢語3500常用字”進行比較分析,從其中找出《千字文》中哪些字還屬于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哪些字已成為現(xiàn)代漢語非常用字,然后總結出結果并說明原因。第四章,《千字文》與現(xiàn)代漢語通用字比較。通過對比分析法將《千字文》跟“現(xiàn)代漢語7000通用字”進行對比分析,從其中找出《千字文》中哪些字還屬于現(xiàn)代漢語通用字,哪些字已成為現(xiàn)代漢語非通用字,并分析原因。論文最后部分是結語,總結歸納古代漢字對現(xiàn)代漢字的影響和傳承關系,以及漢字和社會的發(fā)展演變情況。
【關鍵詞】:千字文 3500常用字 7000通用字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12
【目錄】:
- 摘要2-3
- Abstract3-5
- 第一章 緒論5-9
- 1.1 研究目的與意義5
- 1.2 研究現(xiàn)狀5-7
- 1.3 主要研究內(nèi)容和解決的主要問題7-8
- 1.4 研究方法8-9
- 第二章 《千字文》與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通用字簡介9-20
- 2.1《千字文》概說9-17
- 2.1.1《千字文》的來歷9-10
- 2.1.2《千字文》的重要意義10-15
- 2.1.3《千字文》中存在的用字問題15-17
- 2.2 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子簡介17-18
- 2.3 現(xiàn)代漢語通用字簡介18-20
- 第三章 《千字文》與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比較20-52
- 3.1《千字文》與“現(xiàn)代漢語3500常用字”對照情況20
- 3.2《千字文》文字與“現(xiàn)代漢語3500常用字”相同的原因探索20-23
- 3.3《千字文》文字與“現(xiàn)代漢語3500常用字”不同的原因探索23-52
- 第四章 《千字文》與現(xiàn)代漢語通用字比較52-56
- 4.1《千字文》與“現(xiàn)代漢語7000通用字”對照情況52
- 4.2 《千字文》文字與“現(xiàn)代漢語7000通用字”相同的原因探索52-54
- 4.3 《千字文》文字與“現(xiàn)代漢語7000通用字”不同的原因探索54-56
- 結語56-57
- 參考文獻57-59
- 附錄59-65
- 致謝65-6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符力;;關于《千字文》的制作、別本以及對《千字文》傳入日本一事的淺見[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89年03期
2 張覺;別具一格的《千字文》編次法[J];文史雜志;1990年05期
3 韋石;世界最奇特的識字課本——《千字文》[J];中小學管理;1991年02期
4 張新朋;;吐魯番出土《千字文》殘片考[J];文獻;2009年04期
5 李士奇;;千古奇書《千字文》奇在哪里[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0年01期
6 ;《千字文》是一本五毒俱全的儒家黑書[J];延邊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4年03期
7 ;《千字文》批注[J];江蘇師院學報;1974年S1期
8 ;《千字文》批注[J];延邊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5年01期
9 ;《千字文》批注[J];河北電院;1975年00期
10 段全林;;關于《千字文》中的幾個問題[J];青年文學家;2014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何瑞;;從《千字文》看六朝以降常用字的穩(wěn)定性[A];第五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本報記者 陳張書 熊偉;大筆揮就《千字文》[N];湖南經(jīng)濟報;2006年
2 南昌大學國學研究院 程水金 張宜斌;《千字文》的創(chuàng)作與流傳[N];光明日報;2014年
3 李洪義;唐僧草書《千字文》卷[N];中國商報;2002年
4 王以坤;避諱辨?zhèn)蚊罘絒N];中國商報;2003年
5 楊清汀;《包步洲·楊清汀行書楷書千字文》自序[N];天水日報;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詩悅(MALLIKA NA SONGKHLA);《千字文》用字研究[D];青島大學;2015年
2 董曉慧;《千字文》教材模式及教學意識流變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3 白玲;《千字文》語言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年
4 史湘萍;《千字文》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5 許靜;傳承與創(chuàng)造[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6 夏澤天;傳統(tǒng)蒙學識字教材的當代意義[D];鄭州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8531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853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