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測類語氣副詞“想必”“想來”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08 12:10
本文關鍵詞:推測類語氣副詞“想必”“想來”比較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想必 想來 語義 句法 語用 詞匯化 語法化
【摘要】:本文將共時研究和歷時研究相結合,比較分析“想必”和“想來”的異同,在共時層面上比較二者的細微差異,形成語表、語里、語值的相互印證,揭示二者在語言系統(tǒng)中長期共存的原因。在歷時層面上揭示二者的演變軌跡,并闡釋二者在共時層面上差異的深層動因。全文共包括六個章節(jié):第一章緒論,對研究內容、研究意義、前人研究成果做詳細介紹,同時對理論基礎、研究方法和語料來源做簡要說明。前人對“想必”“想來”的研究僅是在論述其他問題中的零散涉及,因而需要將二者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比較研究。第二章,從語義特征、語義背景、語義指向和語義確信度等方面總結二者的異同。首先,以各詞典的不同釋義為出發(fā)點歸納補充二者的語義特征,其次,比較二者在語篇語義構成上的傾向性差異和語義指向的情況,最后,指出二者語義確信度的高低差異。第三章,從組合能力、句法分布及與詞語的連用、共現(xiàn)和配合這三個方面對“想必”“想來”進行句法比較,與第二章形成表里互證。第四章,從語體分布和語用功能兩個方面考察“想必”“想來”的異同,分析二者在口語體和書面語體的使用差異及語用功能在不同方面的拓展,闡明二者不同的語用價值。第五章:從歷時的角度以古證今,比較二者不同的發(fā)展演變方向,為共時層面的差異提供解釋。從跨層非句法結構切入考察“想必”的詞匯化軌跡及動因機制,分析“想來”的詞匯化語法化歷程及動因。第六章結語:總結前文并提出研究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關鍵詞】:想必 想來 語義 句法 語用 詞匯化 語法化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146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緒論11-17
- 1.1 研究內容和研究意義11-12
- 1.1.1 研究內容11
- 1.1.2 研究意義11-12
- 1.2 研究成果綜述12-16
- 1.2.1 語氣副詞的研究12-13
- 1.2.2 推測類語氣副詞的研究13-14
- 1.2.3 “想必”“想來”的研究14-16
- 1.3 研究方法和理論基礎16
- 1.3.1 研究方法16
- 1.3.2 理論基礎16
- 1.4 語料來源16-17
- 第二章 語義考察17-28
- 2.1 “想必”“想來”的語義特征比較17-19
- 2.1.1 “想必”的語義特征18
- 2.1.2 “想來”的詞性和語義特征18-19
- 2.2 “想必”“想來”的語義背景比較19-24
- 2.2.1 “想必”的語篇語義構成19-22
- 2.2.2 “想來”的語篇語義構成22
- 2.2.3 ”想必”“想來”語篇語義構成比較22-24
- 2.3 “想必”“想來”的語義指向比較24-26
- 2.3.1 語義前指言者主語24-25
- 2.3.2 語義后指焦點信息25-26
- 2.4 “想必”“想來”的語義確信度比較26-27
- 2.5 小結27-28
- 第三章 句法考察28-43
- 3.1 “想必”“想來”的組合能力比較28-33
- 3.1.1 修飾謂詞性短語28-29
- 3.1.2 修飾S29-32
- 3.1.3 修飾復句32-33
- 3.2 “想必”“想來”的句法分布比較33-35
- 3.2.1 位于句首33-34
- 3.2.2 位于句中34-35
- 3.3 “想必”“想來”與詞語的連用、共現(xiàn)和配合比較35-42
- 3.3.1 與能愿動詞的連用考察35-36
- 3.3.2 與其他副詞的連用及順序考察36-38
- 3.3.3 與其他語氣副詞的連用及順序考察38-40
- 3.3.4 與連接成分的共現(xiàn)考察40-42
- 3.3.5 與句末語氣詞的共現(xiàn)考察42
- 3.4 小結42-43
- 第四章 語用考察43-53
- 4.1 “想必”“想來”的語體分布比較43-44
- 4.2 “想必”“想來”的語用功能比較44-51
- 4.2.1 交際情態(tài)功能比較44-45
- 4.2.2 語篇銜接功能比較45-47
- 4.2.3 話語組織功能比較47-51
- 4.3 小結51-53
- 第五章 歷時考察53-69
- 5.1 “想必”的詞匯化及其歷時分析53-61
- 5.1.1 從歷時的角度考察“想”和“必”53-55
- 5.1.2 “想必”的跨層結構詞匯化55-58
- 5.1.3 “想必”詞匯化的動因和機制58-61
- 5.2 “想來”的詞匯化語法化及其歷時分析61-68
- 5.2.1 從歷時的角度考察“想”和“來”61-63
- 5.2.2 “想來”的詞匯化63-65
- 5.2.3 “想來”的語法化65-66
- 5.2.4 “想來”的詞匯化語法化的機制和動因66-68
- 5.3 小結68-69
- 第六章 結語69-72
- 6.1 基本結論69-71
- 6.1.1 語義結論69
- 6.1.2 語法結論69-70
- 6.1.3 語用結論70
- 6.1.4 歷時演變結論70-71
- 6.2 不足71-72
- 參考文獻72-76
- 附錄76-77
- 在校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學術成果77-78
- 致謝7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王燦龍;;一個瀕于消亡的主觀性標記詞——想是[J];當代語言學;2009年01期
2 段業(yè)輝;語氣副詞的分布及語用功能[J];漢語學習;1995年04期
3 方梅;;認證義謂賓動詞的虛化——從謂賓動詞到語用標記[J];中國語文;2005年06期
4 梁銀峰;;現(xiàn)代漢語“X來”式合成詞溯源[J];語言科學;2009年04期
5 羅耀華;劉云;;揣測類語氣副詞主觀性與主觀化[J];語言研究;2008年03期
6 謝曉明;;“難怪”因果句[J];語言研究;2010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姚小鵬;漢語副詞連接功能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唐寧;現(xiàn)代漢語表確定推測類語氣副詞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2 劉春霞;“想”和包含“想”的詞語的情態(tài)功能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7年
,本文編號:8139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813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