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語標記“之、底、的”的變遷 ————兼論其他用法
發(fā)布時間:2023-05-13 22:13
本文以漢語定語標記“之、底、的”為研究對象,從定語標記的分布和句法功能兩方面入手,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對不同時期的定語標記作共時的描寫及歷時的比較,揭示、梳理其間不同程度、不同層次的繼承關系,分辨和關注定語標記在繼承過程中的發(fā)展以及新興樣態(tài),對定語標記變遷的原因從內(nèi)部以及外部兩個方面作出初步解釋。 全文共七章。 第一章緒論。簡要介紹本文研究的對象、現(xiàn)狀、意義、方法和語料的選取。 第二章對現(xiàn)代漢語中的兩個定語標記“的”和“之”的分布和語用進行對比,從而引出下文從歷時方面對漢語定語標記發(fā)展情況的梳理。 第三章分析最早的定語標記“之”的來源和用法。 第四章考察了新定語標記“底”的來源和在萌芽時期(唐五代)的用法,并對這一時期“底”和“之”的使用頻率進行了比較。 第五章考察宋元時期“底”的用法,新定語標記“的”的產(chǎn)生,并對這一時期“底”、“的”和“之”使用頻率進行比較。 第六章考察了明清時期“的”的用法,并比較了“的”和“之”的使用頻率。 第七章初步探究了漢語定語標記變遷的原因,并總結了本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文章頁數(shù)】:8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論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對象及范圍
1.2 研究現(xiàn)狀
1.3 本課題的研究意義
1.4 理論方法與語料說明
第二章 現(xiàn)代漢語定語標記“之”、“的”比較
2.1 “之”、“的”的分布比較
2.2 “之”、“的”的語用比較
2.3 小結
第三章 古漢語定語標記“之”
3.1 古漢語里的“之”
3.2 定語標記“之”的來源
3.3 定語標記“之”的用法
3.4 小結
第四章 定語標記“底”萌芽于唐五代時期
4.1 “底”的來源的幾種主要意見
4.2 定語標記“底”的分布
4.3 “底”字結構的句法功能
4.4 “底”和“之”使用頻率比較
4.5 小結
第五章 定語標記“底(的)”發(fā)展于宋元時期
5.1 宋代“底”的用法
5.2 定語標記“的”
5.3 元代“的”的用法
5.4 “底”、“的”和“之”使用頻率比較
5.5 小結
第六章 定語標“的”成熟于明清時期
6.1 明代“的”的用法
6.2 清代“的”的用法
6.3 “的”和“之”使用頻率比較
6.4 五四時期“底”的重新出現(xiàn)
6.5 小結
第七章 漢語定語標記變遷原因
7.1 內(nèi)部原因
7.2 外部原因
7.3 總結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816620
【文章頁數(shù)】:8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論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對象及范圍
1.2 研究現(xiàn)狀
1.3 本課題的研究意義
1.4 理論方法與語料說明
第二章 現(xiàn)代漢語定語標記“之”、“的”比較
2.1 “之”、“的”的分布比較
2.2 “之”、“的”的語用比較
2.3 小結
第三章 古漢語定語標記“之”
3.1 古漢語里的“之”
3.2 定語標記“之”的來源
3.3 定語標記“之”的用法
3.4 小結
第四章 定語標記“底”萌芽于唐五代時期
4.1 “底”的來源的幾種主要意見
4.2 定語標記“底”的分布
4.3 “底”字結構的句法功能
4.4 “底”和“之”使用頻率比較
4.5 小結
第五章 定語標記“底(的)”發(fā)展于宋元時期
5.1 宋代“底”的用法
5.2 定語標記“的”
5.3 元代“的”的用法
5.4 “底”、“的”和“之”使用頻率比較
5.5 小結
第六章 定語標“的”成熟于明清時期
6.1 明代“的”的用法
6.2 清代“的”的用法
6.3 “的”和“之”使用頻率比較
6.4 五四時期“底”的重新出現(xiàn)
6.5 小結
第七章 漢語定語標記變遷原因
7.1 內(nèi)部原因
7.2 外部原因
7.3 總結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38166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3816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