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反義詞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2-22 23:26
《管子》是先秦的一部重要典籍,全書約十六萬字,其內(nèi)容廣泛,涉及到哲學、法律、軍事、經(jīng)濟、教育、倫理、水文、地理等學科的知識,且詞匯量豐富,代表了先秦語言的特點,是研究先秦漢語的重要文獻之一。對《管子》中的反義詞進行系統(tǒng)考察,有助于進一步促進漢語詞匯史的研究。本文在借鑒前哲時賢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的基礎上,對《管子》一書中的反義詞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全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章:緒論。主要對《管子》一書的作者、成書年代和思想內(nèi)容進行簡要介紹,從思想、校注、語言學方面介紹《管子》的研究現(xiàn)狀,回顧了學術界對反義詞進行理論和專書研究的現(xiàn)狀,并且闡述了《管子》反義詞的研究意義和統(tǒng)計方法。 第二章:《管子》反義詞的界定。確定了《管子》一書中判定反義詞的標準和方法。 本文提出判定反義詞的四個標準是:1、意義標準:義位相反或相對;2、系統(tǒng)標準:同屬于一個意義范疇;3、語法標準:詞性或語法功能一致;4、語用標準:經(jīng)常對舉使用。 判定方法為:1、借助對文、連文、否定結(jié)構(gòu)等文例進行判定;2、語義相反相對;3、借助前人相關注釋。 根據(jù)以上判定反義詞的標準及方法,最終確定...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管子》簡介和研究概況
一、《管子》簡介
二、《管子》研究現(xiàn)狀
第二節(jié) 古漢語反義詞研究現(xiàn)狀
一、古漢語反義詞的理論探討
二、專書反義詞的研究
第三節(jié)《管子》反義詞的研究意義和統(tǒng)計方法
一、《管子》反義詞的研究意義
二、《管子》反義詞的統(tǒng)計方法
第二章《管子》反義詞的界定
第一節(jié) 反義詞的判定標準
一、意義標準——義位相反或相對
二、系統(tǒng)標準——同屬于一個意義范疇
三、語法標準——詞性或語法功能一致
四、語用標準——經(jīng)常對舉使用
第二節(jié) 《管子》反義詞的判定方法
一、借助文例判定
二、語義相反或相對
三、借助前人相關注釋
第三章《管子》反義詞的分類
第一節(jié) 根據(jù)音節(jié)分類
一、單音節(jié)反義詞
二、雙音節(jié)反義詞
三、單音節(jié)對雙音節(jié)反義詞
第二節(jié) 根據(jù)詞性分類
一、形容詞
二、動詞
三、名詞
四、代詞
五、副詞
小結(jié)
第四章《管子》反義詞辨析
第一節(jié) 雙邊單項對立
一、單音節(jié)雙邊單項對立反義詞
二、雙音節(jié)雙邊單項對立反義詞
三、單音節(jié)對雙音節(jié)雙邊單項對立反義詞
第二節(jié) 雙邊多項對立
第三節(jié) 多邊單項對立
一、有同義關系的多邊單項對立反義詞
二、無同義關系的多邊單項對立反義詞
第四節(jié) 多邊多項對立
第五章 《管子》反義詞的特點
第一節(jié)《管子》反義詞對應關系的不平衡性
一、音節(jié)對應的不平衡性
二、數(shù)量對應的不平衡性
第二節(jié)《管子》反義詞意義對應的復雜性
一、本義與本義構(gòu)成的反義詞
二、本義與引申義構(gòu)成的反義詞
三、引申義與引申義構(gòu)成的反義詞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管子注》三論[J]. 耿振東. 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6)
[2]百年《管子》研究綜述[J]. 彭書雄. 文史知識. 2007(05)
[3]《韓非子》反義詞特征淺析[J]. 車淑婭. 殷都學刊. 2006(04)
[4]古漢語反義詞研究初探[J]. 王冰,徐正考.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5(02)
[5]《老子》反義詞的顯示格式[J]. 廖揚敏.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 2004(02)
[6]古漢語專書詞匯研究中反義關系的確定方法[J]. 李占平.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4(01)
[7]反義詞判斷標準研究述評[J]. 李占平. 求索. 2003(06)
[8]從《老子》中的“有”和“無”看現(xiàn)代反義詞研究缺陷[J]. 廖揚敏,雷莉. 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02)
[9]也談《管子》的成書年代與作者[J]. 白奚. 中國哲學史. 1997(04)
[10]先秦單音反義詞簡論[J]. 饒尚寬.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4(03)
博士論文
[1]中古漢譯佛經(jīng)反義詞研究[D]. 張建勇.浙江大學 2007
[2]《論衡》反義聚合研究[D]. 汪梅枝.山東大學 2006
[3]《管子》研究[D]. 池萬興.西北師范大學 2003
[4]《老子》專書反義詞研究[D]. 廖揚敏.四川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周易》單音節(jié)實詞反義詞研究[D]. 郭倫.河北師范大學 2008
[2]《管子》同義詞語研究[D]. 王潔.廣西師范大學 2008
[3]《韓非子》反義形容詞研究[D]. 張樹芹.河北師范大學 2007
[4]《荀子》反義詞研究[D]. 劉獻琦.山東師范大學 2006
[5]《淮南子》反義詞語研究[D]. 劉綻霞.廣西師范大學 2006
[6]《左傳》反義詞探析[D]. 黃輝.內(nèi)蒙古大學 2004
[7]《抱樸子》反義詞研究[D]. 李娜.山東師范大學 2003
[8]《莊子》反義詞研究[D]. 趙華.山東師范大學 2000
本文編號:3724254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管子》簡介和研究概況
一、《管子》簡介
二、《管子》研究現(xiàn)狀
第二節(jié) 古漢語反義詞研究現(xiàn)狀
一、古漢語反義詞的理論探討
二、專書反義詞的研究
第三節(jié)《管子》反義詞的研究意義和統(tǒng)計方法
一、《管子》反義詞的研究意義
二、《管子》反義詞的統(tǒng)計方法
第二章《管子》反義詞的界定
第一節(jié) 反義詞的判定標準
一、意義標準——義位相反或相對
二、系統(tǒng)標準——同屬于一個意義范疇
三、語法標準——詞性或語法功能一致
四、語用標準——經(jīng)常對舉使用
第二節(jié) 《管子》反義詞的判定方法
一、借助文例判定
二、語義相反或相對
三、借助前人相關注釋
第三章《管子》反義詞的分類
第一節(jié) 根據(jù)音節(jié)分類
一、單音節(jié)反義詞
二、雙音節(jié)反義詞
三、單音節(jié)對雙音節(jié)反義詞
第二節(jié) 根據(jù)詞性分類
一、形容詞
二、動詞
三、名詞
四、代詞
五、副詞
小結(jié)
第四章《管子》反義詞辨析
第一節(jié) 雙邊單項對立
一、單音節(jié)雙邊單項對立反義詞
二、雙音節(jié)雙邊單項對立反義詞
三、單音節(jié)對雙音節(jié)雙邊單項對立反義詞
第二節(jié) 雙邊多項對立
第三節(jié) 多邊單項對立
一、有同義關系的多邊單項對立反義詞
二、無同義關系的多邊單項對立反義詞
第四節(jié) 多邊多項對立
第五章 《管子》反義詞的特點
第一節(jié)《管子》反義詞對應關系的不平衡性
一、音節(jié)對應的不平衡性
二、數(shù)量對應的不平衡性
第二節(jié)《管子》反義詞意義對應的復雜性
一、本義與本義構(gòu)成的反義詞
二、本義與引申義構(gòu)成的反義詞
三、引申義與引申義構(gòu)成的反義詞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管子注》三論[J]. 耿振東. 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6)
[2]百年《管子》研究綜述[J]. 彭書雄. 文史知識. 2007(05)
[3]《韓非子》反義詞特征淺析[J]. 車淑婭. 殷都學刊. 2006(04)
[4]古漢語反義詞研究初探[J]. 王冰,徐正考.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5(02)
[5]《老子》反義詞的顯示格式[J]. 廖揚敏.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 2004(02)
[6]古漢語專書詞匯研究中反義關系的確定方法[J]. 李占平.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4(01)
[7]反義詞判斷標準研究述評[J]. 李占平. 求索. 2003(06)
[8]從《老子》中的“有”和“無”看現(xiàn)代反義詞研究缺陷[J]. 廖揚敏,雷莉. 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02)
[9]也談《管子》的成書年代與作者[J]. 白奚. 中國哲學史. 1997(04)
[10]先秦單音反義詞簡論[J]. 饒尚寬.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4(03)
博士論文
[1]中古漢譯佛經(jīng)反義詞研究[D]. 張建勇.浙江大學 2007
[2]《論衡》反義聚合研究[D]. 汪梅枝.山東大學 2006
[3]《管子》研究[D]. 池萬興.西北師范大學 2003
[4]《老子》專書反義詞研究[D]. 廖揚敏.四川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周易》單音節(jié)實詞反義詞研究[D]. 郭倫.河北師范大學 2008
[2]《管子》同義詞語研究[D]. 王潔.廣西師范大學 2008
[3]《韓非子》反義形容詞研究[D]. 張樹芹.河北師范大學 2007
[4]《荀子》反義詞研究[D]. 劉獻琦.山東師范大學 2006
[5]《淮南子》反義詞語研究[D]. 劉綻霞.廣西師范大學 2006
[6]《左傳》反義詞探析[D]. 黃輝.內(nèi)蒙古大學 2004
[7]《抱樸子》反義詞研究[D]. 李娜.山東師范大學 2003
[8]《莊子》反義詞研究[D]. 趙華.山東師范大學 2000
本文編號:37242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3724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