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式推斷復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30 18:54
我們采取宏觀和微觀相結(jié)合的科學方法,對"既然"式推斷復句進行了系統(tǒng)、深入的探究。對于各個具體的"既然"式推斷復句,我們采用邢福義(1996)提出的"小三角"研究觀來進行深入挖掘。同時,我們又要對"既然"式推斷復句采取宏觀的視角,這就涉及到邢福義(1996)提出的"大三角"研究觀來進行整體性展開,除了研究普通話中的"既然"式推斷句,還要考察方言、古漢語(涉及文言文、近古白話)中的該類句式。我們提倡一種整體漢語的研究觀。全文除去第一章研究綜述和第八章總結(jié)之外,共分成三大視野計六個章節(jié)。第一章是"既然"式推斷復句的研究綜述。通過前人或者時賢的漢語復句相關(guān)研究成果,生發(fā)出對"既然"式復句的些許啟示。并且簡要梳理"既然"式推斷復句的研究背景,我們從相關(guān)論著中整理出了該句式由初始到上升再到成熟階段這一發(fā)展脈絡(luò)。但我們發(fā)現(xiàn)對于該句式的研究缺乏"整體性的漢語觀"。我們按照邢福義先生的主觀視點、小句中樞說、句管控等理論,從整體漢語的角度出發(fā),指出全文既要共時考察研究普通話中的"既然"式推斷句,又要考察方言、古漢語中的該類句式。視野之一:普通話角度。包括二、三、四三章。第二章是"既然"式推斷復句的套合組配...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7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既然"式推斷復句研究綜述
1.1 漢語復句相關(guān)研究的啟示
1.2 "既然"式推斷復句的研究背景
1.2.1 初始階段
1.2.2 上升階段
1.2.3 成熟階段
1.3 本文的研究緣起、目的
1.4 本文的理論基礎(chǔ)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角度及語料來源
視野之一: 普通話角度
第二章 "既然"式推斷復句的套合組配示例
2.1 跨小類標志復現(xiàn)示例
2.1.1 論"既然p,因此q"弱勢推斷句
2.1.2 論"既然p,所以q"客觀推斷句
2.1.3 小結(jié)
2.2 跨大類標志復現(xiàn)示例
2.2.1 論"既然p,不如q"據(jù)實優(yōu)選推斷句
2.2.2 論"既然p,但是q"違逆推斷句
2.2.3 小結(jié)
2.3 多重復句組配示例
2.3.1 論"既然"視點下的"只有"精準條件強推句
2.3.2 論多重推斷句"既然p,可見q,否則r"
2.3.3 小結(jié)
2.4 與異類語氣組配示例
2.4.1 論"既然P,難道q(嗎)?"反問推斷句式
2.4.2 論"既然p,請q(吧)!"祈使推斷句式
2.4.3 小結(jié)
2.5 其它
2.5.1 "既然"分句與"只有"分句組配的一類特殊句式
2.5.2 小結(jié)
2.6 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論"既然"、"就"單用時的選擇傾向及功能差異
3.1 單標頻率
3.2 關(guān)聯(lián)范圍
3.3 主客觀性
3.4 內(nèi)部差異
3.5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因果推斷標記在語體中的優(yōu)選序列及其分布
4.1 因果推斷標記在語體中的優(yōu)選序列
4.1.1 影響推斷標記的三個條件
4.1.2 推斷標記的語體分布
4.1.3 語體功能制約下的評選條件
4.1.4 結(jié)語
4.2 語體視角下因果推斷標記的分布
4.2.1 "既然"的分布情況
4.2.2 "不如"的分布情況
4.2.3 "或許"的分布情況
4.2.4 "可見"的分布情況
4.2.5 "顯然"的分布情況
4.2.6 結(jié)語
4.3 本章小結(jié)
視野之二: 方言角度
第五章 方言視角下的有標"因果推斷"式
5.1 官話區(qū)方言點的有標"因果推斷"式
5.1.1 官話區(qū)方言點有標"因果推斷"式的使用情況
5.1.2 官話區(qū)方言點有標"因果推斷"式的異同分析
5.1.3 官話區(qū)方言點與普通話的有標"因果推斷"式對比
5.2 非官話區(qū)方言點的有標"因果推斷"式
5.2.1 非官話區(qū)方言點有標"因果推斷"式的使用情況
5.2.2 非官話區(qū)方言點有標"因果推斷"式的異同分析
5.2.3 非官話區(qū)方言點與普通話的有標"因果推斷"式對比
5.3 官話區(qū)與非官話區(qū)方言點的有標"因果推斷"式對比
5.4 本章小結(jié)
視野之三: 古漢語角度
第六章 推斷標記"既然"的形成歷程及其推斷句的來源
6.1 推斷標記"既然"的形成歷程
6.1.1 "既然"的詞匯化過程及其機制
6.1.2 "既然"推斷標記身份的確立
6.1.3 結(jié)語
6.2 "既然p,就q"推斷句的來源
6.2.1 句子的構(gòu)成部分
6.2.2 句子的組配機制
6.2.3 結(jié)語
6.3 本章小結(jié)
第七章 副詞性推斷結(jié)構(gòu)"借X"的來源與連詞化歷程
7.1 副詞性推斷結(jié)構(gòu)"借X"的來源
7.1.1 副詞性推斷結(jié)構(gòu)"借X_1"的來源
7.1.2 副詞性推斷結(jié)構(gòu)"借X_2"的來源
7.2 副詞性推斷結(jié)構(gòu)"借X"的連詞化歷程
7.3 本章小結(jié)
第八章 總結(jié)
8.1 對該類句式整體考察的相關(guān)結(jié)論
8.1.1 普通話角度
8.1.2 方言角度
8.1.3 古漢語角度
8.2 該類句式的內(nèi)部規(guī)律探究
8.3 本文的不足及今后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漢語事實在論證中的有效描述[J]. 邢福義. 語文研究. 2014(04)
[2]“無比”副詞化的動因、機制及其功能擴展研究[J]. 雷冬平,覃慧嫻,李要珍.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14(06)
[3]近三十年來漢語復句關(guān)聯(lián)標記研究的發(fā)展[J]. 郭中. 漢語學習. 2014(05)
[4]也說“否則”類復句[J]. 冶艷杰,高水云,冶慧穎. 語言研究. 2014(04)
[5]談?wù)劮窖哉Z法研究[J]. 汪國勝.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05)
[6]結(jié)構(gòu)簡化與詞匯化[J]. 劉紅妮. 語言科學. 2014(05)
[7]復句研究的國內(nèi)范式與國際范式[J]. 王春輝. 漢語學習. 2014(03)
[8]基于口語庫統(tǒng)計的兩岸華語指示標記比較研究[J]. 方清明. 語言科學. 2014(02)
[9]適應原理下句法系統(tǒng)的自繁殖——以SVO型孤立語的定中結(jié)構(gòu)為例[J]. 馬清華. 語文研究. 2014(01)
[10]也談“基本(上)”與“都”類副詞的連用[J]. 謝曉明,王羽熙. 語言研究. 2014(01)
本文編號:3558786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7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既然"式推斷復句研究綜述
1.1 漢語復句相關(guān)研究的啟示
1.2 "既然"式推斷復句的研究背景
1.2.1 初始階段
1.2.2 上升階段
1.2.3 成熟階段
1.3 本文的研究緣起、目的
1.4 本文的理論基礎(chǔ)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角度及語料來源
視野之一: 普通話角度
第二章 "既然"式推斷復句的套合組配示例
2.1 跨小類標志復現(xiàn)示例
2.1.1 論"既然p,因此q"弱勢推斷句
2.1.2 論"既然p,所以q"客觀推斷句
2.1.3 小結(jié)
2.2 跨大類標志復現(xiàn)示例
2.2.1 論"既然p,不如q"據(jù)實優(yōu)選推斷句
2.2.2 論"既然p,但是q"違逆推斷句
2.2.3 小結(jié)
2.3 多重復句組配示例
2.3.1 論"既然"視點下的"只有"精準條件強推句
2.3.2 論多重推斷句"既然p,可見q,否則r"
2.3.3 小結(jié)
2.4 與異類語氣組配示例
2.4.1 論"既然P,難道q(嗎)?"反問推斷句式
2.4.2 論"既然p,請q(吧)!"祈使推斷句式
2.4.3 小結(jié)
2.5 其它
2.5.1 "既然"分句與"只有"分句組配的一類特殊句式
2.5.2 小結(jié)
2.6 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論"既然"、"就"單用時的選擇傾向及功能差異
3.1 單標頻率
3.2 關(guān)聯(lián)范圍
3.3 主客觀性
3.4 內(nèi)部差異
3.5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因果推斷標記在語體中的優(yōu)選序列及其分布
4.1 因果推斷標記在語體中的優(yōu)選序列
4.1.1 影響推斷標記的三個條件
4.1.2 推斷標記的語體分布
4.1.3 語體功能制約下的評選條件
4.1.4 結(jié)語
4.2 語體視角下因果推斷標記的分布
4.2.1 "既然"的分布情況
4.2.2 "不如"的分布情況
4.2.3 "或許"的分布情況
4.2.4 "可見"的分布情況
4.2.5 "顯然"的分布情況
4.2.6 結(jié)語
4.3 本章小結(jié)
視野之二: 方言角度
第五章 方言視角下的有標"因果推斷"式
5.1 官話區(qū)方言點的有標"因果推斷"式
5.1.1 官話區(qū)方言點有標"因果推斷"式的使用情況
5.1.2 官話區(qū)方言點有標"因果推斷"式的異同分析
5.1.3 官話區(qū)方言點與普通話的有標"因果推斷"式對比
5.2 非官話區(qū)方言點的有標"因果推斷"式
5.2.1 非官話區(qū)方言點有標"因果推斷"式的使用情況
5.2.2 非官話區(qū)方言點有標"因果推斷"式的異同分析
5.2.3 非官話區(qū)方言點與普通話的有標"因果推斷"式對比
5.3 官話區(qū)與非官話區(qū)方言點的有標"因果推斷"式對比
5.4 本章小結(jié)
視野之三: 古漢語角度
第六章 推斷標記"既然"的形成歷程及其推斷句的來源
6.1 推斷標記"既然"的形成歷程
6.1.1 "既然"的詞匯化過程及其機制
6.1.2 "既然"推斷標記身份的確立
6.1.3 結(jié)語
6.2 "既然p,就q"推斷句的來源
6.2.1 句子的構(gòu)成部分
6.2.2 句子的組配機制
6.2.3 結(jié)語
6.3 本章小結(jié)
第七章 副詞性推斷結(jié)構(gòu)"借X"的來源與連詞化歷程
7.1 副詞性推斷結(jié)構(gòu)"借X"的來源
7.1.1 副詞性推斷結(jié)構(gòu)"借X_1"的來源
7.1.2 副詞性推斷結(jié)構(gòu)"借X_2"的來源
7.2 副詞性推斷結(jié)構(gòu)"借X"的連詞化歷程
7.3 本章小結(jié)
第八章 總結(jié)
8.1 對該類句式整體考察的相關(guān)結(jié)論
8.1.1 普通話角度
8.1.2 方言角度
8.1.3 古漢語角度
8.2 該類句式的內(nèi)部規(guī)律探究
8.3 本文的不足及今后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漢語事實在論證中的有效描述[J]. 邢福義. 語文研究. 2014(04)
[2]“無比”副詞化的動因、機制及其功能擴展研究[J]. 雷冬平,覃慧嫻,李要珍.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14(06)
[3]近三十年來漢語復句關(guān)聯(lián)標記研究的發(fā)展[J]. 郭中. 漢語學習. 2014(05)
[4]也說“否則”類復句[J]. 冶艷杰,高水云,冶慧穎. 語言研究. 2014(04)
[5]談?wù)劮窖哉Z法研究[J]. 汪國勝.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05)
[6]結(jié)構(gòu)簡化與詞匯化[J]. 劉紅妮. 語言科學. 2014(05)
[7]復句研究的國內(nèi)范式與國際范式[J]. 王春輝. 漢語學習. 2014(03)
[8]基于口語庫統(tǒng)計的兩岸華語指示標記比較研究[J]. 方清明. 語言科學. 2014(02)
[9]適應原理下句法系統(tǒng)的自繁殖——以SVO型孤立語的定中結(jié)構(gòu)為例[J]. 馬清華. 語文研究. 2014(01)
[10]也談“基本(上)”與“都”類副詞的連用[J]. 謝曉明,王羽熙. 語言研究. 2014(01)
本文編號:35587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3558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