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偽譯研究視角解讀《第三只眼睛看中國》
發(fā)布時間:2021-11-10 06:02
在中國翻譯史上,偽譯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從延綿幾朝的佛經(jīng)翻譯到清末民初的小說翻譯再到改革開放以來新時期的翻譯,偽譯現(xiàn)象在中國歷史上的幾次翻譯高潮中并不鮮見。從廣義上來講,偽譯就是非翻譯作品偽裝成譯作進入世人視野的一種行為。就作品本身而言,偽譯往往實質(zhì)上都是托名為譯者的作者的原創(chuàng)(或至少是部分原創(chuàng))。偽譯最直接的代價是其作者對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的否定和扼殺,以換取某種特定目的的實現(xiàn)。偽譯作者的動機引人深思,其中參雜了復雜的個人、社會和文化等各種因素。偽譯作品到底算不算翻譯,應不應該納入翻譯研究的領域,是一直以來爭論不止的話題。本文認為,偽譯作品不是翻譯,而是創(chuàng)作,但是由于偽譯作品在創(chuàng)作時遵循當時社會的某些翻譯標準,在卸去面具之前一直被當作翻譯作品來傳播、理解,并且偽譯的產(chǎn)生與翻譯在主體文化中的地位密不可分,偽譯應當納入翻譯研究的范疇!兜谌谎劬粗袊肥亲髡咄跎匠霭嬗1993年的一本偽譯作品,曾經(jīng)于20世紀90年代在國內(nèi)外都引發(fā)了強烈反響。本文試圖通過從偽譯的視角,分析這部作品創(chuàng)作的動機、各種偽譯手段的運用、作品的傳播及其與主體文化的互動,為偽譯研究提供一點思路。本文的主體共分為三章,...
【文章來源】: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偽譯研究概述
一、選題原因
二、文獻綜述
三、選題意義
第二章 何謂偽譯
一、偽譯的定義
二、偽譯的功能
三、偽譯的分類
四、偽譯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
五、偽譯的命運
第三章《第三只眼睛看中國》偽譯案例研究
一、《第三只眼睛看中國》簡介
二、《第三只眼睛看中國》的偽譯操作
(一) 采取偽譯形式的原因
(二) 《第三只眼睛看中國》出版的社會文化背景
(三) 《第三只眼睛看中國》的偽譯操縱手段
1. 陌生化策略
2. 平衡策略
3. 內(nèi)部發(fā)行
三、《第三只眼睛看中國》偽譯身份暴露的原因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翻譯本體研究與翻譯研究本體[J]. 謝天振. 中國翻譯. 2008(05)
[2]閾際空間的偽譯研究[J]. 羅丹. 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 2008(03)
[3]偽譯在當代中國的新變種[J]. 張成智. 世界文學評論. 2007(02)
[4]“偽翻譯”的重新解讀[J]. 曾記. 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10)
[5]實用文體偽翻譯現(xiàn)象研究[J]. 劉建剛,張艷莉. 上海翻譯. 2007(02)
[6]“假譯”淺析[J]. 孫紅梅. 雙語學習. 2007(04)
[7]偽譯本研究及其在中國的現(xiàn)狀[J]. 鄒篤雙. 邢臺學院學報. 2006(04)
[8]淺談蘇珊·巴斯內(nèi)特翻譯理論的務實性原則[J]. 張慶華. 玉溪師范學院學報. 2006(01)
[9]再創(chuàng)作的偽翻譯屬性[J]. 封一函. 中國翻譯. 2005(04)
[10]略談翻譯研究中的偽譯問題[J]. 陸志國. 洛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3(06)
碩士論文
[1]從偽譯看翻譯與文化的互動[D]. 萬聰.湖南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486724
【文章來源】: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偽譯研究概述
一、選題原因
二、文獻綜述
三、選題意義
第二章 何謂偽譯
一、偽譯的定義
二、偽譯的功能
三、偽譯的分類
四、偽譯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
五、偽譯的命運
第三章《第三只眼睛看中國》偽譯案例研究
一、《第三只眼睛看中國》簡介
二、《第三只眼睛看中國》的偽譯操作
(一) 采取偽譯形式的原因
(二) 《第三只眼睛看中國》出版的社會文化背景
(三) 《第三只眼睛看中國》的偽譯操縱手段
1. 陌生化策略
2. 平衡策略
3. 內(nèi)部發(fā)行
三、《第三只眼睛看中國》偽譯身份暴露的原因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翻譯本體研究與翻譯研究本體[J]. 謝天振. 中國翻譯. 2008(05)
[2]閾際空間的偽譯研究[J]. 羅丹. 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 2008(03)
[3]偽譯在當代中國的新變種[J]. 張成智. 世界文學評論. 2007(02)
[4]“偽翻譯”的重新解讀[J]. 曾記. 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10)
[5]實用文體偽翻譯現(xiàn)象研究[J]. 劉建剛,張艷莉. 上海翻譯. 2007(02)
[6]“假譯”淺析[J]. 孫紅梅. 雙語學習. 2007(04)
[7]偽譯本研究及其在中國的現(xiàn)狀[J]. 鄒篤雙. 邢臺學院學報. 2006(04)
[8]淺談蘇珊·巴斯內(nèi)特翻譯理論的務實性原則[J]. 張慶華. 玉溪師范學院學報. 2006(01)
[9]再創(chuàng)作的偽翻譯屬性[J]. 封一函. 中國翻譯. 2005(04)
[10]略談翻譯研究中的偽譯問題[J]. 陸志國. 洛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3(06)
碩士論文
[1]從偽譯看翻譯與文化的互動[D]. 萬聰.湖南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4867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3486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