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過程中譯者的主導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1-02-21 02:35
翻譯是人類一項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活動,翻譯理論的存在幾乎與翻譯活動同齡。雖然說翻譯活動不依賴這些理論而存在,但是理論來源于實踐,可以說翻譯理論的出現(xiàn)是隨著翻譯活動的開始而存在的。在這些擁有數(shù)千年歷史的翻譯理論中,翻譯理論家對于翻譯活動中最活躍的人的因素—譯者的研究卻是經歷了一個由忽視、重視、彰顯的過程。一直以來,翻譯理論家討論的焦點是翻譯方法的運用以及翻譯標準的確定,而對翻譯活動中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卻重視不夠,認識不到譯者對于完成翻譯過程的決定作用。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提出譯者的主導作用這一概念,并試圖用這一概念來解釋說明整個翻譯過程的完成,從而突顯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重要地位,以確認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引導作用。本文首先對譯者的主導作用進行了界定,并對譯者主導作用與譯者的主體性進行了區(qū)分,描述了譯者主導作用所具有的三個特征。在對此課題闡述的過程中,本文借助了羅杰.貝爾的翻譯過程模式圖,對翻譯過程中的程序與走向進行了直觀地展現(xiàn),把此模式圖和譯者的主導作用相結合,使得本課題的闡述更加清晰明了。除此之外,本文還闡述了翻譯過程中影響譯者主導作用發(fā)揮的內、外兩大因素。在對譯者的主導作用的定義、表...
【文章來源】:河北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本課題的學術意義及現(xiàn)實意義
1.2 本課題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3 本課題的研究方法與主要內容
1.4 本論文的篇章結構
1.5 小結
第2章 譯者主導作用的含義、體現(xiàn)與特征
2.1 譯者的主導作用
2.1.1 譯者主導作用的含義
2.1.2 與譯者主體性的關系
2.2 譯者主導作用的體現(xiàn)
2.2.1 譯者的重要地位
2.2.2 譯者的引導作用
2.3 譯者主導作用的特征
2.3.1 譯者主導作用的依附性
2.3.2 譯者主導作用的鮮明性
2.3.3 譯者主導作用的社會歷史性
2.4 小結
第3章 翻譯過程中譯者主導作用的發(fā)揮
3.1 譯者對擬譯文本的適應與選擇
3.2 譯者對擬譯文本的抉擇與創(chuàng)造
3.3 譯者對翻譯過程的“主率”與“統(tǒng)領”
3.4 小結
第4章 翻譯過程中譯者主導作用的制約因素
4.1 制約譯者主導作用的內部因素
4.1.1 譯者自身的知識結構
4.1.2 譯者具有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
4.2 制約譯者主導作用的外部因素
4.2.1 譯者所處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
4.2.2 譯者遵循的翻譯規(guī)則
4.3 小結
第5章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西方翻譯史上譯者地位的變遷[J]. 付冬. 學術交流. 2009(08)
[2]試論譯者的主導作用[J]. 尹曉琴,胡勇. 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 2008(28)
[3]翻譯的主體性與主體間性[J]. 孫寧寧. 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6(04)
[4]論翻譯過程中譯者的重新定位[J]. 曾爾奇. 許昌學院學報. 2006(03)
[5]試析譯者的地位[J]. 常曉華. 安陽工學院學報. 2006(02)
[6]譯者地位在西方翻譯研究中的變遷[J]. 朱劍虹. 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1)
[7]譯者主體性:從幕后到臺前——從翻譯理念的演變談起[J]. 朱獻瓏,謝寶霞.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1)
[8]譯者中心論與翻譯文本的選擇——析林語堂英譯《浮生六記》[J]. 翟紅梅,張德讓.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5(01)
[9]從“譯者主體”到“譯者中心”[J]. 胡庚申. 中國翻譯. 2004(03)
[10]從幕后到幕前——譯者身份的歷時比較與共時分析[J]. 王姝婧. 外國語言文學. 2004(01)
本文編號:3043718
【文章來源】:河北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本課題的學術意義及現(xiàn)實意義
1.2 本課題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3 本課題的研究方法與主要內容
1.4 本論文的篇章結構
1.5 小結
第2章 譯者主導作用的含義、體現(xiàn)與特征
2.1 譯者的主導作用
2.1.1 譯者主導作用的含義
2.1.2 與譯者主體性的關系
2.2 譯者主導作用的體現(xiàn)
2.2.1 譯者的重要地位
2.2.2 譯者的引導作用
2.3 譯者主導作用的特征
2.3.1 譯者主導作用的依附性
2.3.2 譯者主導作用的鮮明性
2.3.3 譯者主導作用的社會歷史性
2.4 小結
第3章 翻譯過程中譯者主導作用的發(fā)揮
3.1 譯者對擬譯文本的適應與選擇
3.2 譯者對擬譯文本的抉擇與創(chuàng)造
3.3 譯者對翻譯過程的“主率”與“統(tǒng)領”
3.4 小結
第4章 翻譯過程中譯者主導作用的制約因素
4.1 制約譯者主導作用的內部因素
4.1.1 譯者自身的知識結構
4.1.2 譯者具有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
4.2 制約譯者主導作用的外部因素
4.2.1 譯者所處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
4.2.2 譯者遵循的翻譯規(guī)則
4.3 小結
第5章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西方翻譯史上譯者地位的變遷[J]. 付冬. 學術交流. 2009(08)
[2]試論譯者的主導作用[J]. 尹曉琴,胡勇. 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 2008(28)
[3]翻譯的主體性與主體間性[J]. 孫寧寧. 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6(04)
[4]論翻譯過程中譯者的重新定位[J]. 曾爾奇. 許昌學院學報. 2006(03)
[5]試析譯者的地位[J]. 常曉華. 安陽工學院學報. 2006(02)
[6]譯者地位在西方翻譯研究中的變遷[J]. 朱劍虹. 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1)
[7]譯者主體性:從幕后到臺前——從翻譯理念的演變談起[J]. 朱獻瓏,謝寶霞.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1)
[8]譯者中心論與翻譯文本的選擇——析林語堂英譯《浮生六記》[J]. 翟紅梅,張德讓.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5(01)
[9]從“譯者主體”到“譯者中心”[J]. 胡庚申. 中國翻譯. 2004(03)
[10]從幕后到幕前——譯者身份的歷時比較與共時分析[J]. 王姝婧. 外國語言文學. 2004(01)
本文編號:30437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3043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