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性/隱性教學與語言分析能力對二語知識習得的交互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0-12-28 21:41
本研究將受試分成顯性、隱性教學與附帶學習三個組,每組高、低語言分析能力者各十五名,通過"前測-實驗-即時后測-延時后測",探討顯性/隱性教學與語言分析能力對二語顯性/隱性知識習得的交互作用。結果表明:對于顯性/隱性知識習得,顯性教學優(yōu)于隱性教學,高語言分析能力者好于低語言分析能力者;但顯性教學于低語言分析能力者優(yōu)勢更大,而高語言分析能力者在隱性教學下優(yōu)勢更明顯;不管顯性還是隱性教學,也不論語言分析能力高低,顯性知識的提高均大于隱性知識,但后者延時效果更好。
【文章來源】:現(xiàn)代外語. 2012年04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教學方式、低語言分析能力與隱性知識
圖1教學方式、低語言分析能力與隱性知識圖2教學方式、高語言分析能力與隱性知識圖3教學方式、低語言分析能力與顯性知識圖4教學方式、高語言分析能力與顯性知識當,說明無論是隱性或顯性知識的習得,顯性教學的效果對高、低語言分析能力者幾無差異;分別比較圖1與圖2、圖3與圖4中的隱性教學的延時后測與前測發(fā)現(xiàn),高語言分析能力者提高幅度明顯,而低語言分析能力者幾無提高,說明前者在隱性教學下對顯性與隱性知識的習得均具有優(yōu)勢。分別比較圖4與圖2、圖3與圖1發(fā)現(xiàn),高、低語言分析能力組的顯性知識的提高幅度皆高于隱性知識的提高幅度,說明不論顯性或隱性教學,也不管語言分析能力高低,顯性知識的習得效果均好于隱性知識。但縱觀圖1~4,雖然顯性知識的即時后測成績上升幅度較大,但其延時后測成績下降也較多,而隱性知識正好相反,說明后者比前者具有更好的延時效果。4.分析與討論4.1教學方式與語言分析能力的主效應分析4.1.1顯性教學整體效果優(yōu)于隱性教學的原因分析本研究表明,不管受試語言分析能力高低,顯性教學的整體效果優(yōu)于隱性教學,該發(fā)現(xiàn)與眾多相關實證研究(Hu2002;Ellisetal.2006;蔡蕓2009)的結論一致。首先,我們發(fā)現(xiàn),相對隱性教學,顯性教學于顯性知識學習具有明顯優(yōu)勢,這是因為后者直接提供顯性知識,而前者需要學習者在與目標語接觸中構建顯性規(guī)則,但這往往較難成功(Dekeyser1994),且效率不高,對語言分析能力低下者尤其如此。蘇建紅389
圖1教學方式、低語言分析能力與隱性知識圖2教學方式、高語言分析能力與隱性知識圖3教學方式、低語言分析能力與顯性知識圖4教學方式、高語言分析能力與顯性知識當,說明無論是隱性或顯性知識的習得,顯性教學的效果對高、低語言分析能力者幾無差異;分別比較圖1與圖2、圖3與圖4中的隱性教學的延時后測與前測發(fā)現(xiàn),高語言分析能力者提高幅度明顯,而低語言分析能力者幾無提高,說明前者在隱性教學下對顯性與隱性知識的習得均具有優(yōu)勢。分別比較圖4與圖2、圖3與圖1發(fā)現(xiàn),高、低語言分析能力組的顯性知識的提高幅度皆高于隱性知識的提高幅度,說明不論顯性或隱性教學,也不管語言分析能力高低,顯性知識的習得效果均好于隱性知識。但縱觀圖1~4,雖然顯性知識的即時后測成績上升幅度較大,但其延時后測成績下降也較多,而隱性知識正好相反,說明后者比前者具有更好的延時效果。4.分析與討論4.1教學方式與語言分析能力的主效應分析4.1.1顯性教學整體效果優(yōu)于隱性教學的原因分析本研究表明,不管受試語言分析能力高低,顯性教學的整體效果優(yōu)于隱性教學,該發(fā)現(xiàn)與眾多相關實證研究(Hu2002;Ellisetal.2006;蔡蕓2009)的結論一致。首先,我們發(fā)現(xiàn),相對隱性教學,顯性教學于顯性知識學習具有明顯優(yōu)勢,這是因為后者直接提供顯性知識,而前者需要學習者在與目標語接觸中構建顯性規(guī)則,但這往往較難成功(Dekeyser1994),且效率不高,對語言分析能力低下者尤其如此。蘇建紅389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二語習得中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關系的實證研究[J]. 蘇建紅.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12(01)
[2]思維方式與元語言知識關系實證研究——語言分析能力的中介作用[J]. 蘇建紅. 外語教學. 2012(01)
[3]中國英語學習者的誘導式模仿研究[J]. 顧琦一,杭玲莉. 現(xiàn)代外語. 2011(03)
[4]有意識的言語輸出——顯性知識作用于隱性知識發(fā)展的途徑[J]. 陳亞平.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1(04)
[5]學習者思維方式個體差異對英語語言技能的影響——以顯性/隱性知識為中介[J]. 蘇建紅.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11(01)
[6]輸入與輸出方式對二語習得的影響[J]. 蔡蕓. 現(xiàn)代外語. 2009(01)
本文編號:2944436
【文章來源】:現(xiàn)代外語. 2012年04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教學方式、低語言分析能力與隱性知識
圖1教學方式、低語言分析能力與隱性知識圖2教學方式、高語言分析能力與隱性知識圖3教學方式、低語言分析能力與顯性知識圖4教學方式、高語言分析能力與顯性知識當,說明無論是隱性或顯性知識的習得,顯性教學的效果對高、低語言分析能力者幾無差異;分別比較圖1與圖2、圖3與圖4中的隱性教學的延時后測與前測發(fā)現(xiàn),高語言分析能力者提高幅度明顯,而低語言分析能力者幾無提高,說明前者在隱性教學下對顯性與隱性知識的習得均具有優(yōu)勢。分別比較圖4與圖2、圖3與圖1發(fā)現(xiàn),高、低語言分析能力組的顯性知識的提高幅度皆高于隱性知識的提高幅度,說明不論顯性或隱性教學,也不管語言分析能力高低,顯性知識的習得效果均好于隱性知識。但縱觀圖1~4,雖然顯性知識的即時后測成績上升幅度較大,但其延時后測成績下降也較多,而隱性知識正好相反,說明后者比前者具有更好的延時效果。4.分析與討論4.1教學方式與語言分析能力的主效應分析4.1.1顯性教學整體效果優(yōu)于隱性教學的原因分析本研究表明,不管受試語言分析能力高低,顯性教學的整體效果優(yōu)于隱性教學,該發(fā)現(xiàn)與眾多相關實證研究(Hu2002;Ellisetal.2006;蔡蕓2009)的結論一致。首先,我們發(fā)現(xiàn),相對隱性教學,顯性教學于顯性知識學習具有明顯優(yōu)勢,這是因為后者直接提供顯性知識,而前者需要學習者在與目標語接觸中構建顯性規(guī)則,但這往往較難成功(Dekeyser1994),且效率不高,對語言分析能力低下者尤其如此。蘇建紅389
圖1教學方式、低語言分析能力與隱性知識圖2教學方式、高語言分析能力與隱性知識圖3教學方式、低語言分析能力與顯性知識圖4教學方式、高語言分析能力與顯性知識當,說明無論是隱性或顯性知識的習得,顯性教學的效果對高、低語言分析能力者幾無差異;分別比較圖1與圖2、圖3與圖4中的隱性教學的延時后測與前測發(fā)現(xiàn),高語言分析能力者提高幅度明顯,而低語言分析能力者幾無提高,說明前者在隱性教學下對顯性與隱性知識的習得均具有優(yōu)勢。分別比較圖4與圖2、圖3與圖1發(fā)現(xiàn),高、低語言分析能力組的顯性知識的提高幅度皆高于隱性知識的提高幅度,說明不論顯性或隱性教學,也不管語言分析能力高低,顯性知識的習得效果均好于隱性知識。但縱觀圖1~4,雖然顯性知識的即時后測成績上升幅度較大,但其延時后測成績下降也較多,而隱性知識正好相反,說明后者比前者具有更好的延時效果。4.分析與討論4.1教學方式與語言分析能力的主效應分析4.1.1顯性教學整體效果優(yōu)于隱性教學的原因分析本研究表明,不管受試語言分析能力高低,顯性教學的整體效果優(yōu)于隱性教學,該發(fā)現(xiàn)與眾多相關實證研究(Hu2002;Ellisetal.2006;蔡蕓2009)的結論一致。首先,我們發(fā)現(xiàn),相對隱性教學,顯性教學于顯性知識學習具有明顯優(yōu)勢,這是因為后者直接提供顯性知識,而前者需要學習者在與目標語接觸中構建顯性規(guī)則,但這往往較難成功(Dekeyser1994),且效率不高,對語言分析能力低下者尤其如此。蘇建紅389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二語習得中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關系的實證研究[J]. 蘇建紅.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12(01)
[2]思維方式與元語言知識關系實證研究——語言分析能力的中介作用[J]. 蘇建紅. 外語教學. 2012(01)
[3]中國英語學習者的誘導式模仿研究[J]. 顧琦一,杭玲莉. 現(xiàn)代外語. 2011(03)
[4]有意識的言語輸出——顯性知識作用于隱性知識發(fā)展的途徑[J]. 陳亞平.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1(04)
[5]學習者思維方式個體差異對英語語言技能的影響——以顯性/隱性知識為中介[J]. 蘇建紅.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11(01)
[6]輸入與輸出方式對二語習得的影響[J]. 蔡蕓. 現(xiàn)代外語. 2009(01)
本文編號:29444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944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