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為“舫”之本字考——兼論“旁”“傍”的古文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白兆麟;論傳統(tǒng)“六書”之本原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2 周良平;從原始思維看《詩經》興體詩的文化底蘊[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3 呂建輝;《說文解字》訓釋語中雙音詞初探[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4 陶立莉;;麒麟形象考述[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5 龐慧;“榐”與“y貳奔繹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6 齊元濤;符渝;;漢字的理據缺失與重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7 周雪梅;談談聲符假借[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8期
8 湯云航;女媧神話考源[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0年03期
9 賈文;古文字中的“口”形區(qū)別符號[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0年03期
10 楊超;;《玉篇》在辭書編纂史上的貢獻[J];辭書研究;2005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林雅貞;章之文;;談辭典編纂時應剔除文意訓詁[A];2007年福建省辭書學會第18屆年會論文提要集[C];2007年
2 林志鵬;;釋楚系簡帛中的“弼”字——兼論車蔽之形制及別名[A];第二屆傳統(tǒng)中國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一)[C];2007年
3 劉海琴;;甲骨文“合文”判斷方法的初步研究—以花園僗東地甲骨“合文”為例[A];第二屆傳統(tǒng)中國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二)[C];2007年
4 王海波;劉穎;;鳳凰的動物學原形探尋[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5 魯川;;立足漢語實際的信息語言學——確立漢語基元單位和構建角色序列模式[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6 李娟;;“臣”義發(fā)展演變——兼談古代君臣關系的演變[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蘇慶紅;;“馘”之音辨——從《莊子今注今譯》“黃馘”之音義說起[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梁彥民;;漢字筆畫區(qū)別特征初步分析[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9 裴亞軍;馮志偉;;用CFG文法研究漢字結構[A];中國計算技術與語言問題研究——第七屆中文信息處理國際會議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雪山;商代封國方國及其制度研究[D];鄭州大學;2001年
2 李立新;甲骨文中所見祭名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景盛軒;敦煌本《大般涅i鎂費芯縖D];浙江大學;2004年
4 彭華;陰陽五行研究(先秦篇)[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沈澍農;中醫(yī)古籍用字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6 林源;《說文解字》心部字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7 曹建國;出土文獻與先秦《詩》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8 鄒芙都;楚系銘文綜合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9 鐘如雄;漢字轉注系統(tǒng)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10 趙玉寶;先秦性別角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秦永艷;商代的農業(yè)及其社會影響[D];鄭州大學;2003年
2 車淑婭;“問”只賓語演變探析[D];河南大學;2001年
3 賈淑杰;戰(zhàn)國楚簡《五行》校注[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4 王浩;論桂馥的《說文解字義證》[D];河北師范大學;2002年
5 金富賢;殷墟E16坑甲骨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韓江蘇;甲骨文中的l殻�?)[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吳忠華;敬德與敬業(yè)精神建設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8 韓秀娟;現代漢字部件規(guī)范和HSK漢字等級大綱部件的屬性調查[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3年
9 劉敏;由《爾雅》、《方言》、《說文》、《釋名》看漢代訓詁的發(fā)展[D];暨南大學;2003年
10 宋新雅;貴族政治與官僚政治的差異及其文化解釋[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何慎怡;論段玉裁的“以聲為義”說[J];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1999年01期
2 黃樹先;;漢語核心詞“足”研究[J];語言科學;2007年02期
3 朱承平;;段玉裁的古聲類觀[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6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陳練軍;居延漢簡量詞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陳近朱;《居延新簡》中物量詞和稱數法探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范珊珊;;《說文》“^u”字校議[J];青年文學家;2011年09期
2 魏清源;;大徐本《說文》未釋之亦聲字[J];中州學刊;2011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
本文編號:25870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587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