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學論文 >

漢語名詞、動詞交融模式的歷史形成

發(fā)布時間:2019-05-29 16:47
【摘要】:漢語造詞有兩個特點:一是造詞不關注詞、語的區(qū)別,二是造詞過程中類的改變的無意識。這兩個特點也是漢語現有詞類樣態(tài)形成的前提,并與漢語形態(tài)不發(fā)達有著直接關系。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動詞、名詞之間的關系主要有三個表現:1)單音詞時期動詞的指稱和轉指主要是構成性的。2)雙音化時代實現性轉指占主體,而指稱則表現為:A.從原單音動詞的角度看是實現性的;B.從雙音詞本身看是構成性的。3)這些雙音詞表指稱:A.在原單音動詞之上再添加一個音節(jié)而來;B.語義特點是陳述并能指稱一個具體的動作或行為,也是單音動詞意義的細化和實化;C.語法功能具有做主、賓語與謂語雙重功能;D.這批詞不僅數量大,而且還在不斷產生,具有開放性的特點。我們把這批詞稱為表事詞。漢語動詞、名詞之間交融模式的形成主要就是源于這批詞的存在。
[Abstract]:......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09YJA740016)的支持
【分類號】:H14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吳長安;;“這本書的出版”與向心結構理論難題[J];當代語言學;2006年03期

2 吳長安;單音詞指稱與陳述轉化的標記模式和類型——兼談單音詞的詞匯地位[J];漢語學習;2004年04期

3 樸重奎;單個動詞作主語的語義語法考察[J];漢語學習;2003年06期

4 王士元;;語言是一個復雜適應系統(tǒng)[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5 張伯江;;施事角色的語用屬性[J];中國語文;2002年06期

6 張國憲;;狀態(tài)形容詞的界定和語法特征描述[J];語言科學;2007年01期

7 徐時儀;漢語詞匯雙音化的內在原因考探[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5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永林!100084北京;試析現代漢語中“程度性副詞+非程度性形容詞化名詞短語”結構[J];現代外語;2000年02期

2 熊仲儒;劉麗萍;;動結式的論元實現[J];現代外語;2006年02期

3 蔡旭;;事物形容詞和動作形容詞的分類和語義比較[J];語文學刊;2007年08期

4 張國憲;;性質、狀態(tài)和變化[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6年03期

5 張伯江;;功能語法與漢語研究[J];語言科學;2005年06期

6 張國憲;;性質形容詞重論[J];世界漢語教學;2006年01期

7 李敏;;雙賓動詞的詞匯語義和雙賓句式語義的互動[J];世界漢語教學;2006年04期

8 肖亞麗;嘆詞詞類歸屬的思考[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9 朱懷;;狀語位與定語位主謂結構的語義比較[J];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10 陳萬會;語言接觸與語言變異——論英漢翻譯對現代漢語語法的影響[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李泉;;“全速、大力”一類詞的語義語法特征及詞類歸屬[A];第六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1999年

2 陸儉明;;對“NP+的+VP”結構的重新認識[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紅玲;現代漢語重動句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2 徐艷華;現代漢語實詞語法功能考察及詞類體系重構[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3 李敏;現代漢語非現實范疇的句法實現[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郭姝慧;現代漢語致使句式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4年

5 王冬梅;現代漢語動名互轉的認知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李晉霞;現代漢語定中“V雙+N雙”結構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徐陽春;關于虛詞“的”及其相關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8 王葆華;動詞的語義及論元配置[D];復旦大學;2003年

9 李杰;不及物動詞帶主事賓語句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10 于紅巖;《元曲選》狀態(tài)形容詞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楚群;形容詞的動態(tài)性及其語法形式[D];廣西師范大學;2002年

2 陳嘉嘉;“應該”的多視角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3 劉文正;《朱子語類》量詞研究[D];貴州大學;2006年

4 章家誼;“讓”的性質與功用及相關句式[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5 馬東;述賓式V+N組合動名換位后形成的句法結構考察[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6年

6 朱立奇;S+V+C+O句式中補語的語義指向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6年

7 蔡紅;漢語被動表述[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8 程洲;《現代漢語詞典》三音節(jié)詞及固定語聲音形式和語法結構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9 李芳芳;指人“的”字短語的句法語義語用分析[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10 趙瑞蘭;漢語名詞生命度初論[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司富珍;中心語理論和漢語的DeP[J];當代語言學;2004年01期

2 吳福祥;漢語體標記“了、著”為什么不能強制性使用[J];當代語言學;2005年03期

3 吳長安;;“這本書的出版”與向心結構理論難題[J];當代語言學;2006年03期

4 楊逢彬;關于殷墟甲骨刻辭的形容詞[J];古漢語研究;2001年01期

5 石鋟;ABB式形容詞語在宋代的演變[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6 彭可君;關于陳述和指稱[J];漢語學習;1992年02期

7 山田留里子;雙音節(jié)形容詞作狀語情況考察[J];世界漢語教學;1995年03期

8 陸丙甫;“的”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從描寫性到區(qū)別性再到指稱性[J];世界漢語教學;2003年01期

9 張國憲;;性質形容詞重論[J];世界漢語教學;2006年01期

10 程工;名物化與向心結構理論新探[J];現代外語;199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朱德熙;;現代書面漢語里的虛化動詞和名動詞[A];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198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冬梅;現代漢語動名互轉的認知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忠華;談主語的確定[J];安康師專學報;2001年04期

2 趙世舉;關于定中結構的指稱問題[J];古漢語研究;2003年01期

3 涂建華;;矛盾陳述中的哲理與邏輯[J];寫作;2003年11期

4 陳雁翔;;“語音信號處理”雙語教學的探索——以合肥工業(yè)大學為例[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5 繆鑫平;語用預設與談話策略[J];云夢學刊;2003年02期

6 蔡英杰;“所”的指代功能考察[J];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7 張建;;漢語動詞后數量短語的句法地位及其類型學意義[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8 李勝梅;兩項體詞性偏正短語連用成句的表義特點[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9 韓蕾;略論指稱與陳述的轉化[J];零陵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01期

10 姜紅;;解讀“數字”系列流行語[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蔡永強;;“張三追得李四直喘氣”及其相關句式[A];對外漢語教學的全方位探索——對外漢語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飛華;漢英語氣系統(tǒng)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許有勝;現代漢語名詞謂語句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5年

2 黃宇紅;現代漢語主謂結構的語義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3 江倩倩;漢語“有VP”結構的演變[D];北京大學;2012年

4 霍然;語用邏輯真值問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

本文編號:248806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48806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bac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