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如果”類條件句的認知分析
[Abstract]:Conditional sentence is a typical and important kind of complex sentence, and it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both ont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the language. "-. If a sentence is a member of a conditional sentence, it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categories: inference, strain, challenge, imperative, comment and confirmation. The inferred "if" sentences are archetypes of the category, and different types of "if" sentences are aggregat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family similarity, and the process of deviating from the archetypes is a process of increasing subjectivity.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1CYY043) 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項目(111103)
【分類號】:H14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張繼光;張蓊薈;;原型理論視角下的當代散文翻譯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2 沈家煊;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年04期
3 馮春燦;試論英語IF條件句的類型及其使用[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9年04期
4 吳德新;;現代漢語副詞“簡直”的語義考察[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玲玲;;視覺動詞SEE語義演變的認知語用闡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2 李艷;;移就中的生命度等級轉移規(guī)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3 張德歲;;“V+Num+是+Num”構式初探[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4 周有斌;“不是A,就是B”句表述對象的數量及作用[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5 汪紅艷;開啟之功 創(chuàng)新之力——略論漢語語法學的草創(chuàng)與革新[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6 李國慶;現代漢語的“不是P,也是Q”復句[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7 王揚;語用預設的特征及其認知闡釋[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8 劉開驊;;選擇問句疑問語氣詞脫落的歷時軌跡與內在動因[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9 丁凌云;;雙音節(jié)復合詞語序排列中的認知因素[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10 樊友新;;從“被就業(yè)”看“被”的語用功能[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銳;;語義等值和漢語虛詞的意義分析[A];和諧社會:社會公正與風險管理——2005學術前沿論壇論文集(下卷)[C];2005年
2 陳昌來;;特殊動詞的句法語義屬性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A];對外漢語教學的全方位探索——對外漢語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3 周紅紅;;外來詞的界定[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葉文曦;;語義對立和語義同一[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蔡淑美;施春宏;;重疊形式的可能性與現實性——以閻連科作品中重疊形式的使用為例[A];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祝東平;高彥怡;;副詞“就”的釋義[A];第五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徐靜;;換言連接成分類型及其語篇特點研究[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魯素霞;;現代漢語中的“要不_1”和“要不_2”[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易美珍;;“我想”的語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劉稟誠;;“我A我B(我C/我D)”標題格式[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邱闖仙;現代漢語插入語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陳佳;論英漢運動事件表達中“路徑”單位的“空間界態(tài)”概念語義及其句法—語義接口功能[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張俊;對《紅樓夢》中稱呼語的所指和意圖的研究:認知語用視角[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吳善子;漢韓反詰語氣副詞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董正存;漢語全稱量限表達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黃東晶;俄漢代詞指示語對比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1年
7 牛保義;相信和懷疑:附加疑問句認知研究[D];河南大學;2002年
8 蔡金亭;語言因素對英語過渡語中使用一般過去時的影響[D];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2年
9 王利眾;俄漢科學語言句法對比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2年
10 吳云霞;萬榮方言語法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藝彬;俄語三價動詞的語義配價與句法模式[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宋文平;現代漢語“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高健;與“半”相關格式的量范疇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趙桂陽;現代漢語“不是X的X”結構考察[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顧倩;現代漢語否定副詞“不”“沒(沒有)”“別”的對比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石娜;從形合意合角度比較《傲慢與偏見》兩譯本[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韋寧杰;插入語的主觀性探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田潔;現代漢語回聲拷貝式“A就A”結構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張麗萍;“不要太”結構的語法化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丁熠;“契合”類語氣副詞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啟功;有關文言文中的一些現象、困難和設想[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85年02期
2 李加強;;多元視野下中西詩學意象翻譯觀[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3 沈家煊;R.W.Langacker的“認知語法”[J];國外語言學;1994年01期
4 張明瑩;說“簡直”[J];漢語學習;2000年01期
5 林華勇;現代漢語副詞研究回顧[J];漢語學習;2003年01期
6 王兆勝;;從“破體”到“失范”——當前中國散文文體的異化問題[J];江漢論壇;2010年01期
7 許偉;;平行語料庫在翻譯批評中的應用——以培根Of Studies的不同譯本為例[J];外語研究;2006年02期
8 童兆升;盧志宏;;散文語言的音樂美與翻譯[J];山東外語教學;2009年01期
9 王克非;英漢/漢英語句對應的語料庫考察[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年06期
10 胡顯耀;;基于語料庫的漢語翻譯小說詞語特征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林麟;真實條件句與非真實條件句的區(qū)別[J];大學英語;1997年10期
2 李玉紅 ,劉琴;英語中“條件句”的多種表示法[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1997年03期
3 義;;“不管”和“盡管”不要相混[J];語文教學與研究;1978年04期
4 張文熊;漢語條件句式探源[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01期
5 景士俊;條件句瑣議二則[J];語文學刊;1993年01期
6 劉紅英;論“if…will+v”分句[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1999年06期
7 陳懷仁;淺談條件狀語從句的表達方法[J];天津教育;1997年03期
8 田夕偉;英語虛擬語氣在含蓄條件句和含蓄后果句中的運用[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2期
9 張桂芬;“虛擬語氣”的特用[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5年02期
10 王春輝;;條件句中的“條件”[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郭西雅;;基于認知特性的駕駛員心理生理狀態(tài)解析[A];2009年國際工業(yè)設計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李鐵彬;劉蘊U,
本文編號:24457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445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