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摹狀詞理論的發(fā)展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2)
本文關鍵詞:羅素摹狀詞理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報出版社,2005 年
[16] 李志平。穆勒[M].北京:中國財政經(jīng)濟出版社,2006 年
[17] 羅素。邏輯與知識[M].苑莉均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年
[18] 羅素。數(shù)理哲學導論[M].俞吾金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 年
[19] 羅素。我的哲學的發(fā)展[M].溫錫增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年
[20] 羅素。西方哲學史(下卷)[M].馬元德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6 年
[21] 羅素。數(shù)理哲學導論[M].晏成書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年
[22] 羅素。哲學問題[M].何兆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年
[23] 羅素。人類的知識[M].張金言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年
[24] 羅素。我們關于外間世界的知識[M].陳啟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0 年
[25] 穆勒。穆勒名學[M].嚴復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年
[26] 穆尼茨。當代分析哲學[M].吳牟人等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 年
[27] 莫紹揆。數(shù)理邏輯導論[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5 年
[28] 馬玉珂。西方邏輯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 年
[29] 斯特勞森。個體:論描述的形而上學[M].江怡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30] 涂紀亮。語言哲學名著選輯(英美部分)[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8 年
[31] 涂紀亮。西方語言哲學研究的現(xiàn)狀與前景[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年
[32] 維特根斯坦。邏輯哲學論[M].賀紹甲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年
[33] 維特根斯坦。哲學研究[M].李步樓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年
[34] 王瀟,F(xiàn)代摹狀詞研究的主要形態(tài)與基本特征[D].燕山大學,2007 年
[35] 夏基松,沈斐鳳。西方科學哲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87 年
[36] 約翰·巴斯摩爾。哲學百年新近哲學家[M].洪漢鼎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年
[37] 周昌忠。西方現(xiàn)代語言哲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年
[38] 張木春。羅素摹狀詞理論述評[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007 年,第 27 卷,第 1 期
[39] 張慶熊。二十世紀英美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年
[40] 張申府。羅素哲學譯述集[M].北京:敎育科學出版社,1989 年
[41] 王路。弗雷格思想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42] 王路。走進分析哲學[M].北京: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9.
[43] 王路。邏輯與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4] 王路。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說[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45] 黃勤。摹狀詞理論的歷史、現(xiàn)狀與未來[D].重慶:西南大學,2010.
[46] 羅蓓。限定性摹狀詞指稱問題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8.
[47] 魯家銘。羅素摹狀詞理論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0.
[48] 李娟。摹狀詞理論研究[D].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5.
[49] 賈可春。對羅素摹狀詞理論的另一種解釋[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9,(3)。
[50] 劉宇紅 梁曉波。摹狀詞理論的認知語言學透析[J].外語學刊,2004,(1)。
[51] 李君。羅素摹狀詞的初現(xiàn)與再現(xiàn)理論之我見[J].科教文匯,2007,(6)。
[52] 劉樹心。認知語境觀述評[J].中南人學學報,2006,(2)。
[53] 唐燕玲。從認知的角度看語境的選定[J].外語教學,2004.
[54] 涂紀亮。西方語言哲學研究的現(xiàn)狀與前景[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5)。
[55] 王軍風。名稱與限定摹狀詞[J].江漢論壇,2001,(10)
[56] 王建華。關于語境的構成和分類[J].語言文字應用,2002,(3)。
[57] 熊學亮。語用學與認知語境[J].外語學刊,1996,(3)。
[58] 張力鋒。斯特勞森指稱觀述評[J].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2000,(4)。
[59] 鄒渝。試析唐納蘭的限定摹狀詞理論[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8,(4)
[60] 張灝。駁摹狀詞之無意義--兼論切斷意義與指稱關聯(lián)的可行性[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3,(5)
[61] 馮立容。 論國外限定摹狀詞理論的發(fā)展歷程--從嚴格區(qū)分語言、心靈與世界的角度看[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4,(10)
[62] 呂進 何向東。 羅素的本體論思想及與名稱和摹狀詞理論的關系[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0,(2)
[63] 周允程。摹狀詞的句法演算及其本體論、知識論意義[J].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1)
[64] 肖偉華。解讀羅素對存在難題的解答[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15,(2)
[65] Donnellan.K.S.Proper Names and Identifying Descriptions[M].Davi
本文關鍵詞:羅素摹狀詞理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438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43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