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藏滿文文獻述略
[Abstract]:The Oriental Literatu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is not only the large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Orientalism in Russia, but also a world famous for its valuable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relics. The Tibetan and Manchu literature in this institute mainly came from the collection and purchase of missions, expedition teams and sinologist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18th century to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were well organized.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of Manchu literature collection in the Oriental Literatu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can not only provide new materials for Manchu scholars in China, but also expand the research field of Manchu literature. And for familiar with the history of Russian Sinology development process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作者單位】: 黑龍江大學文學院;黑龍江大學滿族語言文化研究中心;
【分類號】:H2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聶鴻音;謝德林圖書館收藏的滿文寫本和刻本[J];滿語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崔佳雯;;中俄文化交流的使者——漢學大師比丘林[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年03期
2 王靚;;俄羅斯譯界中的《離騷》[J];國際漢學;2014年02期
3 耿相新;;《三字經(jīng)》與西方傳教士[J];國際漢學;2014年02期
4 盧秀麗;;遼寧省圖書館滿文古籍圖書藏書狀況的統(tǒng)計與辨析[J];滿族研究;2008年02期
5 王敵非;;俄羅斯伊爾庫茨克藏滿文文獻述略[J];滿語研究;2014年01期
6 葉琳;郭海瀾;;儒家典籍“四書”在俄羅斯的譯介與研究[J];華西語文學刊;2014年01期
7 彭傳勇;;俄僑學者И.А.多布羅洛夫斯基及其《滿洲的黑龍江省》[J];黑河學院學報;2014年04期
8 王敵非;谷慧泉;;劍橋大學圖書館藏威妥瑪滿文文獻概述[J];滿語研究;2014年02期
9 趙曉陽;;1949年以來傳教士與漢學研究評述[J];蘭州學刊;2015年01期
10 王敵非;;俄羅斯圣彼得堡大學收藏的滿文寫本和刻本[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嚴功軍;;公眾社會認知與中國對俄傳播策略思考[A];中國認知傳播學會第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張艷璐;1917年前俄國地理學會的中國邊疆史地考察與研究[D];南開大學;2013年
2 張淑娟;中國古典詩歌俄傳史論[D];南開大學;2013年
3 王玉珠;茅盾在俄羅斯的接受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5年
4 李春雨;老舍創(chuàng)作在俄羅斯[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張榮;從漢學家到外交官[D];吉林大學;2012年
2 王紅娟;滿文檔案數(shù)字化及其開發(fā)利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3 薛云霞;呼倫貝爾俄羅斯人漢語學習調(diào)查[D];吉林大學;2012年
4 潘博;塔吉克斯坦中方漢語教師跨文化適應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3年
5 鄭明燕;俄羅斯新聞報道視角下的中國形象[D];廈門大學;2014年
6 張婷;司格林的中國民族心理研究芻議[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4年
7 王菲斐;司格林及其中國俗文學和民族心理研究[D];南開大學;2014年
8 金雪玉(KIM OXANA);比丘林的《漢語啟蒙》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年
9 柏懿博;蘇聯(lián)漢學家費德林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惠法師;滿漢全席[J];佛教文化;2005年03期
2 王開璽;;清末滿漢官僚與滿漢民族意識簡論[J];社會科學輯刊;2006年06期
3 張繼格;劉大武;;試析清末化除滿漢畛域原因[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4 吳正格;;清王朝從勃興到窳敗的斑跡——“滿漢全席”史釋[J];書屋;2011年09期
5 黎青;滿學研究的新成果——《滿漢大辭典》評介[J];歷史檔案;1994年04期
6 趙榮光;“滿漢全席”名實考辨[J];歷史研究;1995年03期
7 豐申鞏額;《滿漢大辭典》的編纂及其學術價值[J];清史研究;1995年03期
8 王愛華;滿漢文化融合與“檔案”詞源[J];清史研究;1997年03期
9 陸勇;;從“任珍案”看清初的“首崇滿洲”與“滿漢一體”政策[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10 汪朗;;滿漢何來全席[J];國學;201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趙偉;;試論清代北京地區(qū)的滿漢融合[A];北京學研究文集2006[C];2006年
2 劉小萌;;海內(nèi)外滿漢關系史研究概述[A];晚清政治史研究的檢討:問題與前瞻[C];2014年
3 謝金伶;;清末民初北京服飾的變化研究[A];北京歷史文化研究——北京史專題研究[C];2007年
4 周郢;;從“泰山龍脈”之爭看滿漢文化的沖突與融合[A];少數(shù)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史料學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8年
5 季鴻];;當代飲食著作精品評介(六) 趙榮光《滿漢全席源流考述》讀后[A];飲食文化研究(2004年第3期)[C];2004年
6 趙令志;;清代滿漢合璧字辭書及其作用探析摘要[A];紀念滿文創(chuàng)制41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提要[C];2009年
7 黃圓晴;;清代滿漢官制:以侍衛(wèi)的升遷為中心[A];滿學論叢(第一輯)[C];2011年
8 愛新覺羅·瀛生;鄭再帥;殷芳;;老北京婚禮中的滿漢習俗[A];北京學研究2012:北京文化與北京學研究[C];2012年
9 王秀梅;;北京地區(qū)的婚禮辟邪習俗初探[A];北京學研究文集2008(下)[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梁樺 顧陽;新滿漢全席:創(chuàng)新還是噱頭[N];經(jīng)濟日報;2003年
2 朱兆龍;滿漢全席也得與時俱進[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3年
3 鄧建勝;“滿漢全席”倒掉了什么[N];人民日報;2005年
4 羅昌平;西安“滿漢全席”賤賣大有隱情[N];中國商報;2003年
5 特約撰稿 宿育海 羅昌平;36.6萬 西安“滿漢全席”風波始末[N];經(jīng)理日報;2003年
6 蔣維祥;春晚:可否將“滿漢全席”改為“一招鮮”?[N];南京日報;2014年
7 鐘利文;力推滿漢全席 擦亮冀菜品牌[N];河北經(jīng)濟日報;2001年
8 熊文暉;滿漢全席[N];華東旅游報;2001年
9 本報記者 王鈺;滿漢全席 吉菜大餐[N];吉林日報;2004年
10 廖楚強;從“滿漢全席”到“八大菜系”[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徐雪梅;清朝職官制中的滿漢差異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2 孫淑秋;元代和清代漢族政策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3 白燕;滿漢文化交融視野下的《紅樓夢》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磊;清末民初滿漢關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2 高占領;平滿漢畛域問題的討論和策劃[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袁棟梁;從滿漢矛盾看清末新政改革[D];寧夏大學;2014年
4 李鑫;晚清滿漢政策調(diào)整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4年
5 王宇;從滿漢關系看善耆在辛亥前后的政治活動[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6 王妍;清朝中期滿漢關系與政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7 姜英子;滿漢觀念與清末小說研究[D];暨南大學;2014年
8 蔣亞;滿漢融合與清初宗室詩歌[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9 孫會修;清末滿人國家認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10 華淑蕊;滿漢文化融合中的傳播與交流[D];吉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3362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336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