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修辭學發(fā)凡》出版80周年、《當代修辭學》創(chuàng)刊30周年暨中國修辭學會2012年學術(shù)研討會將在義烏舉行
[Abstract]:China Rhetoric Society, Fudan University,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Yiwu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Zhe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en Wangdao Research Society of Shanghai Chinese Society, and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ontemporary Rhetoric are jointly sponsoring "National Imag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Rhetoric Mission - Commemorating the 80th Anniversary of the Publication of"Rhetoric Fairness"and"Contemporary Rhetoric"(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Journal and the 2012 Symposium of the Chinese Rhetoric Society will be held in Yiwu, Zhejiang Province on November 24,25, 2012.
【分類號】:H0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中國修辭學會2002年年會與學術(shù)研討會召開[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2 陳偉琳;;中國修辭學會學術(shù)研討會在河南信陽舉行[J];中國語文;2001年04期
3 王蕊;;國家形象修辭是當代修辭學的重要課題——第一屆國家形象修辭學學術(shù)研討會述評[J];當代修辭學;2010年06期
4 聶志平;疏志強;;中國修辭學會2003年學術(shù)研討會在浙江師范大學召開[J];中國語文;2004年02期
5 趙聲;;繼往開來 進取創(chuàng)新——陳望道誕辰一百二十周年·中國修辭學會成立三十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述要[J];當代修辭學;2011年01期
6 李維琦;;修辭學研究的反思和探索[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8年02期
7 李維琦;;修辭學研究的反思和探索[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1988年02期
8 齊滬揚;;革新:修辭學完成科學化的必由之路[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3期
9 ;中國修辭學會2007年夏季學術(shù)研討會召開[J];修辭學習;2007年05期
10 吳禮權(quán);新世紀中國修辭學的發(fā)展和我們的歷史使命[J];復(fù)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中國修辭學會全國文學語言研究會2002年學術(shù)會議紀要[A];文學語言理論與實踐叢書——辭章學論文集(下)[C];2002年
2 劉延新;;推動中國修辭學走向新紀元——讀《修辭學通論》[A];王希杰修辭思想研究續(xù)輯——暨王希杰修辭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黃建華;;第三屆全國雙語詞典學術(shù)研討會開幕詞(代序)[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三屆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4 陳章太;;第二屆全國語言文字應(yīng)用學術(shù)研討會閉幕詞[A];世紀之交的中國應(yīng)用語言學研究——第二屆全國語言文字應(yīng)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5 佟樂泉;;后記[A];世紀之交的中國應(yīng)用語言學研究——第二屆全國語言文字應(yīng)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6 黃建華;;第二屆雙語詞典學術(shù)研討會上的開幕詞——代序[A];第二屆全國雙語詞典學術(shù)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1996年
7 陳章太;;序[A];第三屆全國語言文字應(yīng)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鄭頤壽;;中國修辭學會全國文學語言研究會第三屆理事會工作報告[A];文學語言理論與實踐叢書——辭章學論文集(下)[C];2002年
9 王化鵬;;二十世紀中國修辭學的豐碑——紀念王希杰《修辭學通論》出版十周年[A];王希杰和三一語言學——暨王希杰和三一語言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李宇明;;中國的話語權(quán)問題——在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yīng)用學術(shù)研討會開幕式上的發(fā)言[A];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yīng)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王玉琢 實習生 呂向前;蒙古語言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在伊金霍洛旗開幕[N];內(nèi)蒙古日報(漢);2010年
2 錢冠連 系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 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副會長 中西語言哲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修辭學路向何方[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記者 才華 完德;青海省第五次民族語文翻譯學術(shù)研討會在貴德召開[N];青海日報;2010年
4 譚學純 系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語言學及應(yīng)用語言學博士點學科帶頭人 文學語言學博士點學科帶頭人;“修辭學轉(zhuǎn)向”與中國修辭學的方向[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譚學純 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修辭學:“交叉學科”抑或“跨學科”[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6 陳瑜因;語詞的力量,,在于記憶這個時代[N];解放日報;2004年
7 林波;第九屆全國近代漢語學術(shù)研討會在溫州召開[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8 通訊員 王樹豐 記者 徐華;中國話語語言學研究會成立[N];河北日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謝震霖;兩岸語匯交融助推漢語發(fā)展[N];文匯報;2006年
10 王雅靜 周文靜;以高水平的翻譯推進中西哲學交流[N];人民日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馬曉紅;陳望道對中國語法修辭研究的歷史貢獻[D];復(fù)旦大學;2005年
2 肖書文;中日當代修辭學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田英華;語言學視角下的傳記體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9年
4 胡潔;建構(gòu)視角下的外宣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薛婷婷;我國對外報道新修辭情境理論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6 竇衛(wèi)霖;中美官方話語的比較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慧香;《修辭學發(fā)凡》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6年
2 張華念;人民日報國際評論的語體風格研究[D];河北大學;2005年
3 姜亞維;陳殭《文則》修辭理論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4 田力羽;國家領(lǐng)導人話語中的國家形象塑造[D];西南大學;2012年
5 時秀娟;修辭中的偏離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6 張凌;現(xiàn)代漢語語序與修辭關(guān)系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7 黃靜;修辭的兩重性初探[D];湖南科技大學;2011年
8 楊蘭;漢字本體的修辭觀照[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9 劉佳淼;張弓《現(xiàn)代漢語修辭學》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7年
10 劉慶偉;《修辭學通詮》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2175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217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