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學視角下外宣翻譯者的基本素質(zhì)
本文選題:傳播學 + 外宣翻譯; 參考:《新聞知識》2012年04期
【摘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擴大,對外經(jīng)貿(mào)文化交流日益增多,這使得對外宣傳顯得越來越重要。這篇文章從新聞傳播學的視角出發(fā),探討外宣翻譯者所應(yīng)該具備的素質(zhì)。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foreign economic, trade and cultural exchanges are increasing, which makes foreign propagand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qualities that translators should possess.
【作者單位】: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
【分類號】:G210;H059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張昆;重視國家形象的對外宣傳與傳播[J];今傳媒;2005年09期
2 葉虎;;全球化進程中的軟權(quán)力與中國大眾文化傳播[J];江淮論壇;2006年05期
3 肖華鋒;鄧曉偉;;從“文化帝國主義”看美國的文化擴張[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4 劉剛;南寧政府形象大眾傳播的發(fā)展研究[J];南寧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5 王祥兵;論《時代》周刊中國報道文章對漢語文化詞語的翻譯[J];上海科技翻譯;2002年02期
6 唐小松;;中國公共外交的發(fā)展及其體系構(gòu)建[J];現(xiàn)代國際關(guān)系;2006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Wang,Xinfa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Referring Globally,Reading Locally:Reflections on My Praxes in International News Translation and Editing[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李凱;全球性媒介事件與國家形象的建構(gòu)和傳播[D];復旦大學;2005年
2 郭赫男;我國大眾傳媒建構(gòu)的“擬態(tài)環(huán)境”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3 王玨;權(quán)力與聲譽[D];復旦大學;2006年
4 沈國麟;控制溝通[D];復旦大學;2006年
5 蘭軍;民國時期中國教育在國際教育論壇上的展現(xiàn)[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陳國強;制度變遷與新聞實踐[D];復旦大學;2007年
7 李仲天;全球傳播語境中的國際輿論調(diào)控[D];中國傳媒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斌;論大眾媒體與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D];暨南大學;2003年
2 鄧天穎;新聞框架與國家形象[D];河北大學;2003年
3 王衛(wèi)芬;受眾認知偏差現(xiàn)象研究[D];河南大學;2004年
4 李新艷;歸化還是異化?[D];鄭州大學;2004年
5 何霞;《紐約時報》涉華報道研究[D];暨南大學;2004年
6 畢笑楠;香港英文媒體如何塑造中國大陸形象[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7 王積龍;自由亞洲電臺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8 陳漢英;科技傳播對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影響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04年
9 張春華;多極的世界與多元的文化[D];四川大學;2004年
10 郭訊枝;跨文化傳播與英語教學[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賈文波;原作意圖與翻譯策略[J];中國翻譯;2002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媛媛;;論外宣翻譯人才應(yīng)具備的素質(zhì)[J];商丘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2 寧慧霞;;外宣翻譯中的幾個問題[J];新聞愛好者;2011年16期
3 賴yN華;;江西省外宣翻譯多維協(xié)作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構(gòu)建研究——以鄱陽湖生態(tài)經(jīng)濟區(qū)對外宣傳為契機[J];企業(yè)經(jīng)濟;2011年08期
4 ;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二十屆學術(shù)年會在泉州召開[J];辭書研究;2011年04期
5 張國良;陳青文;姚君喜;;溝通與和諧:漢語全球傳播的渠道與策略研究[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1年07期
6 朱義華;包通法;;解讀同傳的服務(wù)屬性——從Daniel Gile的認知負荷模型談起[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7 黃旭東;;淺析跨文化交際與語言能力的關(guān)系[J];華章;2011年20期
8 蔣春玉;;新聞模糊語的ICM視角分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6期
9 康小紅;卜小偉;;流行語的嵌套式模式[J];中國證券期貨;2011年06期
10 邱啟添;;廣告語言藝術(shù)探析[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年03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周文輝;暨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系學子惠州攝影實習[N];中華新聞報;2008年
2 余方;土話的歷史學和傳播學意義[N];中國質(zhì)量報;2007年
3 北京大學 陳汝東;話語學研究現(xiàn)狀與趨勢[N];社會科學報;2008年
4 山東;世界漢語修辭學會舉行首屆年會[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8年
5 早報評論專欄作家 熊培云;“火星文”入侵?[N];東方早報;2007年
6 王逸吟;“中文美到什么程度”?余光中北大說“鄉(xiāng)愁”[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7 安然 華南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學科交融催生“跨文化教育與傳播”[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8 陳汝東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國家修辭”成為學術(shù)焦點[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9 美國俄勒岡大學 大衛(wèi)·弗蘭克;國家修辭的核心是說服而非武力[N];社會科學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馮軍;論外宣翻譯中語義與風格的趨同及篩選機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胡潔;建構(gòu)視角下的外宣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陳小慰;翻譯研究的“新修辭”視角[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4 竇衛(wèi)霖;中美官方話語的比較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軍;方言類電視新聞節(jié)目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2 盧楊;從傳播學角度看翻譯的受體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6年
3 曹婷;外宣翻譯中譯者的變通策略初探[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4 陳文莉;功能視角下的外宣翻譯策略[D];廣西師范學院;2011年
5 祝元娜;論外宣翻譯中的文化障礙[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張志芳;從傳播學視角看旅游翻譯[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7 蘇宋丹;翻譯的傳播本質(zhì)[D];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5年
8 賈劉偉;諾德功能主義指導下的外宣翻譯:步驟及策略[D];外交學院;2009年
9 姚亮生;建立傳播學的翻譯觀[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10 謝衍君;求職面試問題及其應(yīng)對策略:案例分析[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9153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915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