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漁——《翻譯研究方法概論》評介
本文選題:翻譯研究 + 方法論 ; 參考:《山東外語教學》2014年02期
【摘要】:目前國內外有關翻譯研究方法論的成果還不多見。這與翻譯學科(翻譯研究)日漸成熟的發(fā)展趨勢不相吻合。文章簡要評介了《翻譯研究方法概論》一書,該書意圖豐富翻譯研究領域入門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增強他們的理論思考能力。通過學習本書中相關內容,研究者可以掌握更加系統(tǒng)、嚴謹、科學地從事研究的科研方法,得出更令人信服、更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are few achievements in the methodolog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does not coincide with the increasingly mature trend of the subject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studies).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an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book is intended to enrich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introductory researcher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enhance their theoretical thinking ability. By studying the relevant contents of this book, researchers can master more systematic, rigorou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and obtain more convincing and valuable research results.
【作者單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語言文化學院;
【基金】:2013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留金發(fā)[2013]3009號)資助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編號:10YA740022)的部分成果
【分類號】:H05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楊自儉;;再談方法論——《翻譯方法論》序[J];上海翻譯;2007年03期
2 許鈞;穆雷;;中國翻譯學研究30年(1978 -2007)[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3 楊自儉;對譯學建設中幾個問題的新認識[J];中國翻譯;2000年05期
4 楊自儉;我國譯學建設的形勢與任務[J];中國翻譯;2002年01期
5 楊曉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路線圖:翻譯研究方法入門》評析[J];中國翻譯;2003年06期
6 穆雷;;建設完整的翻譯教學體系[J];中國翻譯;2008年01期
7 穆雷;王巍巍;;翻譯碩士專業(yè)學位教育的特色培養(yǎng)模式[J];中國翻譯;2011年02期
8 仲偉合;穆雷;;翻譯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索與實踐[J];中國外語;2008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義華;;論民俗表演藝術樣式的譯介及其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2 柳紅霞;;翻譯目的驅策下譯者的再創(chuàng)作——談《哀希臘》的四種譯本[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3 陳麗;;“人性”與“存真”——伽達默爾哲學詮釋學視界中梁實秋的譯莎活動[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4 項西國;;談語用翻譯[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5 葉嵐;;從傳播學角度探討對外宣傳材料英譯的原則——以北京奧運會對外宣傳材料為例[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6 何慧娟;;格式塔意象圖式原理在翻譯中的應用[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7 張枝新;張德讓;;從個性傾向性論辜鴻銘英譯儒經的動因[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8 陳麗;;偶爾露崢嶸——權力話語理論與胡適譯《最后一課》[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9 劉立;文本“空白”和文學翻譯的再創(chuàng)造[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10 戴力芬;文學符號特殊性對哈姆雷特行為的解碼[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莉;;詩歌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第二輯[C];2011年
2 王惠萍;;從《飲酒》(其五)的五個譯本看譯者的主體性[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第二輯[C];2011年
3 陳學斌;;構建本科與碩士翻譯教學之對接機制探討[A];全國首屆翻譯碩士(MTI)教育與翻譯產業(yè)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馮全功;;職業(yè)翻譯能力與MTI筆譯教學規(guī)劃[A];全國首屆翻譯碩士(MTI)教育與翻譯產業(yè)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孫迎春;;譯學詞典編研的結構[A];譯學辭典與翻譯研究——第四屆全國翻譯學辭典與翻譯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孫迎春;;實踐型譯學詞典——兼評《史氏漢英翻譯大詞典》[A];譯學辭典與翻譯研究——第四屆全國翻譯學辭典與翻譯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趙巍;;翻譯學術語規(guī)范化的實踐及效果反思[A];譯學辭典與翻譯研究——第四屆全國翻譯學辭典與翻譯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吳春蘭;李曉燕;;譯學“特色派”與研究生翻譯理論教學[A];譯學辭典與翻譯研究——第四屆全國翻譯學辭典與翻譯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楊元剛;;描寫與解釋并重:中國英漢對比語言學的發(fā)展和追求[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侯林平;;我國近十年來譯者主體性研究的回顧與反思[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德先;文化途徑翻譯研究:爭議與回應[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陳怡;英語專業(yè)高年級學生漢譯英能力與文本測試評分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徐莉娜;翻譯中句子結構轉換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楊雪蓮;傳播學視角下的外宣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夏澤祥;美國憲法第九修正案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6 劉桂蘭;論重譯的世俗化取向[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7 彭愛民;忠實于源語文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8 徐翰;本科英語專業(yè)技能化口譯教學的實證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9 郭蘭英;“適者生存”:翻譯的生態(tài)學視角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10 謝華;翻譯美學的文化考量[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世超;當今翻譯教學狀況與優(yōu)化策略[D];河北大學;2009年
2 溫雅琴;目的論在中英廣告跨文化翻譯中的應用[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劉人杰;求異和求美—許淵沖漢語古詩英譯批評[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4 騰國立;解構主義翻譯理論對翻譯實踐的啟示[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5 姜俊;接受理論視角下的“金陵判詞”霍譯本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6 王璧;旅游翻譯的歸化與異化[D];南昌大學;2010年
7 鄧瓊;從功能派翻譯論角度對《駱駝祥子》兩個英譯本的對比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8 王勝男;功能翻譯理論視角下的大連酒店簡介英譯策略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9 張波;唐詩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10 趙儉;美學視角下的中國古典小說翻譯[D];浙江財經學院;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葛兆光;學術的薪火相傳[J];讀書;1997年08期
2 楊自儉;譯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山東師大外國語學院學報;1999年01期
3 胡明揚;;拉波夫和社會語言學[J];世界漢語教學;2001年01期
4 許鈞!210093;從高校外語專業(yè)博士點建設看翻譯學科的發(fā)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年03期
5 鄧靜,穆雷;《象牙塔的逾越:重思翻譯教學》介紹[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年04期
6 張美芳;論兩種不同層次的翻譯教學[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年05期
7 楊自儉;我對當前譯學問題討論的看法[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年06期
8 苗菊;王少爽;;翻譯行業(yè)的職業(yè)趨向對翻譯碩士專業(yè)(MTI)教育的啟示[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0年03期
9 楊自儉;談談翻譯科學的學科建設問題[J];現(xiàn)代外語;1996年03期
10 尚巖;加強翻譯學科的建設——許鈞教授訪談錄[J];中國翻譯;1999年06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王陽;[N];中華讀書報;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娟;;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作品的解讀方法[J];品牌(理論月刊);2011年06期
2 吳瑾;;詞匯知識深度研究方法初探[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10期
3 勒孚作;;國內英語聽力研究十年述評[J];海外英語;2011年10期
4 馮麗萍;肖青;;第二語言習得發(fā)展研究中語料分析方法的適用條件——以韓國學生漢語主謂謂語句習得為例[J];華文教學與研究;2011年03期
5 ;楊振寧談科研“散面式戰(zhàn)術”[J];中國高等教育;1984年06期
6 朱立元;美學研究的方法應當多元化[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01期
7 欒桂娟;先于曲藝音樂研究方法的思考[J];中國音樂學;1988年03期
8 林汝;;第四講 論文撰寫中一些技術問題的處理[J];湖南教育;1988年11期
9 葉海平;論精神分析學的思維方式及其局限性[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02期
10 梅其炳;高萬祥;;抗腫瘤藥物研究發(fā)展的新思路[J];醫(y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yī)學版);1992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仁和;李麗君;;三晉文化的研究方法[A];三晉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專集[C];1998年
2 孫世華;于潔;;黑云母的化學成分和研究方法[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3 黎庶;宋潔;胡福泉;;體內誘導基因及相關研究方法簡介[A];重慶微生物學會第九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岑國楨;;品德心理研究方法:回顧與前瞻[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張慧君;;“民主”與科學——對我國礦權理論研究方法的思考[A];資源·環(huán)境·產業(yè)——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柴夏萍;;運動生物力學基本研究方法[A];北京力學會第11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7 楊繼鋒;劉憲平;;毒品來源推斷研究方法綜述[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8 黃銳;丁安偉;;近年來中藥炮制原理的研究方法概述[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六屆中藥炮制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呂晉軍;張偉;張澤撫;薛群基;;高溫固體潤滑劑的研究方法與微觀分析[A];第六屆全國摩擦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1997年
10 鄒偉注;;略談行政學研究方法的中國特色[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論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朱軍輝;關注戰(zhàn)術研究方法的創(chuàng)新[N];中國國防報;2009年
2 曠;《基于項目的軟件工程:面向對象研究方法》[N];中國圖書商報;2002年
3 山東大學管理學院 安玉紅邋溫德成;請來顧客談需求[N];中國質量報;2007年
4 王黎芳;口述一部家庭史[N];中國婦女報;2001年
5 本報記者 馬文方;不拘一格降人才[N];中國計算機報;2001年
6 王強;也談“心”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1年
7 李培林;村落進入和研究方法[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8 鞏鵬 王忠裕;科學的研究方法最重要[N];健康報;2003年
9 吳書慶;傳統(tǒng)集郵的研究方法[N];中國集郵報;2005年
10 何志高;藥物經濟學的研究方法[N];醫(yī)藥經濟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慧君;中學教師物理教學科研發(fā)展特點及影響因素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2 錢林曉;教育經濟學方法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3 田虎偉;我國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現(xiàn)狀、問題及出路[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4 楊大松;產品設計的形態(tài)觀及形態(tài)品質塑造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8年
5 包木太;微生物驅油機理研究[D];青島海洋大學;2001年
6 錢汝平;蕭衍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7 楊健;論西方建筑理論史中關于法則問題的研究方法[D];重慶大學;2008年
8 王鵬;中藥四性理論構建及其現(xiàn)代研究方法學探討[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9 張振亭;中國新時期新聞傳播學術發(fā)展史[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10 張寶江;西方經濟學的綜合與回歸[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萬金鵬;史華慈毛澤東研究評析[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2 呂鷺;中國英語與中式英語的研究內容及方法對比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3 烏吉木;蒙古語青海和碩特土語的特殊詞語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4 薛彥曉;北京永華控制技術有限公司一線員工激勵機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5年
5 孫戌星;美國教育研究方法的內容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葉洪珍;王質《詩總聞》考論[D];新疆師范大學;2007年
7 李曉光;劉勰《文心雕龍》修辭內容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8年
8 趙南;中國口譯研究方法現(xiàn)況之考察[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9年
9 呂偉;漢正街系列研究之六 搬運工[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10 王昱之;概念性旅游規(guī)劃理論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8959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895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