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沿海地區(qū)漢語方言及其研究概述
本文選題:廣西沿海地區(qū) + 漢語方言 ; 參考:《廣西社會科學》2012年04期
【摘要】:廣西沿海地區(qū)語言眾多,復雜且頗具特色。大的分區(qū)主要有粵語、客家話、官話、閩語、平話等。目前對該地區(qū)的語言研究還比較薄弱,應在全面了解方言地理分區(qū)、歷史層次等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注意橫向與縱向的聯(lián)系,加強比較研究、類型學研究以及方言史、語言史、語言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Abstract]:Guangxi coastal area language is numerous, complex and quite characteristic. The major districts are Cantonese, Hakka, Mandarin, Fujian, Pinghua and so on. At present, the study of language in this area is relatively weak. On the basis of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geographical division and historical level of dialects,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links, and strengthen the comparative study, typology and dialect history. Language history, language culture and other aspects of in-depth research.
【作者單位】: 欽州學院中文與傳媒學院;
【基金】:廣西教育廳科研項目(200805MS082)
【分類號】:H1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煥典 ,梁振仕 ,李譜英 ,劉村漢;廣西的漢語方言(稿)[J];方言;1985年03期
2 梁猷剛;;廣西欽州地區(qū)的語言分布[J];方言;1986年03期
3 蔡權;;廣西廉州方言音系[J];方言;1987年01期
4 陳朝珠;北海白話詞匯與周邊方言詞匯關系的計量分析比較[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5 陳朝珠;;北海白話詞匯特點分析[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6 陳朝珠;;北海白話詞匯的語法分析[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1期
7 黃昭艷;;靈山橫州話同音字匯[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綜合版);2006年03期
8 林欽娟;;欽州話同音字匯[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1期
9 黃昭艷;;欽州新立話同音字匯[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2期
10 黃昭艷;;欽州正同音字匯[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練春招;客家的遷移與客家方言的分布[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01期
2 黃雪貞;;西南官話的分區(qū)(稿)[J];方言;1986年04期
3 余靄芹;粵語方言分區(qū)問題初探[J];方言;1991年03期
4 周烈婷;玉林話的語音系統(tǒng)及語音特點[J];方言;2000年02期
5 王福堂;平話、湘南土話和粵北土話的歸屬[J];方言;2001年02期
6 伍巍;論桂南平話的粵語系屬[J];方言;2001年02期
7 覃遠雄;桂南平話的聲調及其演變[J];方言;2004年03期
8 鮑厚星;湘南土話系屬問題[J];方言;2004年04期
9 伍巍;;粵語[J];方言;2007年02期
10 覃遠雄;;平話和土話[J];方言;2007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月明;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詞匯、語法差異比較、分析[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2 白宛如;廣州話本字考[J];方言;1980年03期
3 楊煥典 ,梁振仕 ,李譜英 ,劉村漢;廣西的漢語方言(稿)[J];方言;1985年03期
4 蔡權;;廣西廉州方言音系[J];方言;1987年01期
5 黃雪貞;客家方言的詞匯和語法特點[J];方言;1994年04期
6 邵慧君,甘于恩;廣東四邑方言語音特點[J];方言;1999年02期
7 張振興;閩語及其周邊方言[J];方言;2000年01期
8 覃遠雄;方言本字舉例[J];方言;2002年01期
9 麥耘;;從粵語的產生和發(fā)展看漢語方言形成的模式[J];方言;2009年03期
10 邵宜,,詹伯慧,伍巍;粵西十縣(市)粵方言的語音特點[J];方言;1997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如龍;論漢語方言比較研究(上)——世紀之交談漢語方言學[J];語文研究;2000年02期
2 詹伯慧;二十年來漢語方言研究述評[J];方言;2000年04期
3 金有景,金欣欣;20世紀漢語方言研究述評[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4 董印其;新疆漢語方言研究現(xiàn)狀之分析[J];語言與翻譯;2001年01期
5 韋樹關;;中國瀕危語言研究新進展[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6 黎良軍;邵陽(南路)話的漢壯合璧詞——湘語中的壯語底層現(xiàn)象研究系列論文之三[J];廣西民族研究;2000年03期
7 陳麗萍;;佤族學生學習普通話教學研究[J];保山師專學報;2007年04期
8 含松;方抒;;不為浮云遮望眼——吳圣昔的《西游記》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4年04期
9 陳耀盛;試論康有為的目錄學思想[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2期
10 李力研,楊兆宏;關于我國華東沿海地區(qū)城市居民健康狀況與體育鍛煉的社會學研究(續(xù)完)[J];福建體育科技;199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杜欣慧;王瑛;宋建成;胡慧敏;;自動控制理論實驗教學研究[A];第6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2 何木光;鄭家樹;于天齊;;燒結二次混合機多速傳動系統(tǒng)應用研究[A];燒結工序節(jié)能減排技術研討會文集[C];2009年
3 郭選賢;徐立然;彭青鶴;張明利;;艾滋病的中醫(yī)證候研究[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防治艾滋病學術研討會暨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吳開俊;;公立高!稗D制”問題研究文獻綜述[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李慶生;;客運專線車站旅客站臺寬度的研究[A];鐵路客運專線建設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6 吳承照;;加強風景園林學科基礎理論研究[A];風景園林學科的歷史與發(fā)展論文集[C];2006年
7 楊振立;赫慧云;王健;;山東省保護性耕作技術體系的試驗與研究[A];全國玉米收獲保護性耕作機械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王文光;孫海英;王殿u&;付裕;王立敏;;煉焦煤粘結指數(shù)(G值)制樣方法研究[A];高爐煉鐵用焦炭質量技術研討會文集[C];2007年
9 焦利峰;;晉煤集團客戶保持和并購戰(zhàn)略的研究[A];煤炭經濟管理新論(第7輯)——第八屆中國煤炭經濟管理論壇暨第二屆中國煤炭學會經濟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工作會議(2007)論文集[C];2007年
10 梁俊爽;楊金生;;利用現(xiàn)有條件加快精準農業(yè)技術研究與發(fā)展[A];第十二次全國農機維修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毛海濤;盡快制定保護漢語方言政策[N];人民政協(xié)報;2004年
2 周耀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漢語方言統(tǒng)一路徑:從“書同文,文不同音”到“文同音,語同音”[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記者 袁國女 李春艷;專家呼吁盡快籌建語言博物館[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年
4 甄達真;鄂爾多斯?jié)h語方言的收集整理者:栗治國[N];鄂爾多斯日報;2008年
5 鄒啟宇;語言是無須“保衛(wèi)”的[N];南方周末;2010年
6 陳榮嵐;漢語方言與中國古代文學作品[N];文藝報;2004年
7 白瀛 斯曉雪;2006:方言電影的“狂歡”[N];中國改革報;2006年
8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先生”可以自稱嗎?[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9 劉茜;《漢語方言地圖集》填補語言學空白[N];中國文化報;2009年
10 藍武芳;廣西方言的文化生態(tài)[N];廣西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蕤;西夏地理初探[D];復旦大學;2005年
2 楊會永;《佛本行集經》詞匯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3 趙璐;晚清義利觀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4 郭征宇;曇鸞凈土思想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5 李念之;創(chuàng)意產業(yè)哲學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6 王霞;開放式基金費率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5年
7 趙成林;唐賦分體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8 王鐘杰;宋代縣尉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9 張應二;諸葛亮軍事活動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10 羅映光;蒙文通道學思想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范麗君;內蒙古方言親屬稱謂詞文化特征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4年
2 李曉鴻;構筑地方應對反傾銷體系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5年
3 何捷;“東方虹”郊區(qū)住宅的前營銷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5年
4 何放;南寧國際會展中心戰(zhàn)略發(fā)展研究[D];廣西大學;2005年
5 賈玉娥;江澤民的發(fā)展觀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6 楊森;我國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研究[D];安徽大學;2005年
7 徐向進;汽車動力系統(tǒng)合理匹配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8 王貴卓;大連港集裝箱有限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9 許巧仙;我國特殊教育立法之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10 楊曉林;YCT公司有效激勵機制的構建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8146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814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