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學論文 >

商務談判中的元話語研究——商務話語研究系列之一

發(fā)布時間:2018-01-27 17:45

  本文關(guān)鍵詞: 元話語 商務談判 商務話語 語言哲學 出處:《外語研究》2012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國內(nèi)外現(xiàn)有的英語元話語研究大多關(guān)注書面語篇,主要集中于寫作與教學領(lǐng)域,很少關(guān)注互動中的元話語現(xiàn)象。漢語元話語的研究相對滯后,尤其是漢語機構(gòu)話語中的元話語研究更是鳳毛麟角。本文在反思現(xiàn)有元話語研究的基礎(chǔ)上,以真實的商務談判話語為語料,嘗試探討體現(xiàn)說話人意向性與目的的元話語在商務談判中的人際作用,旨在分析與解讀元話語在言語交際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reflecting the existing meta - discourse research ,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interpersonal role of the meta - discourse that reflects the meaning and purpose of the speaker in business negotiation , and aims at analyz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indispensable position of the meta - discourse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

【作者單位】: 黑龍江大學語言哲學研究所;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刑偵領(lǐng)域中漢語方言與語言規(guī)范化研究”(11CYY015)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基于語料庫的維特根斯坦語言游戲思想研究”(12YJC740118) 黑龍江大學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基于語料庫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體裁分析”(QW201129)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030
【正文快照】: 1.引言1959年,哈里斯(Z.Harris)首先提出元話語的概念,用于表征說話人為引導受話人理解語篇所做的嘗試與努力,旨在為解讀語言的各種使用狀況提供一種新的視角。此后,國外學者們紛紛立足各自的研究背景探討元話語,并取得了豐富的成果(Williams 1981;Vande Kopple 1985;Crismore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7條

1 徐赳赳;;關(guān)于元話語的范圍和分類[J];當代語言學;2006年04期

2 張輝;展偉偉;;廣告語篇中多模態(tài)轉(zhuǎn)喻與隱喻的動態(tài)構(gòu)建[J];外語研究;2011年01期

3 李洪儒;試論語詞層級上的說話人形象——語言哲學系列探索之一[J];外語學刊;2005年05期

4 劉輝;;索緒爾與后期維特根斯坦:繼承與超越——后期維特根斯坦語言哲學思想系列研究之一[J];外語學刊;2009年03期

5 廖美珍;;目的原則與交際模式研究[J];外語學刊;2009年04期

6 李洪儒;;疑問話語間接意向的推斷——語言哲學系列探索(11)[J];外語學刊;2009年05期

7 劉輝;;本體論視域中的后期維特根斯坦語言觀——后期維特根斯坦語言哲學思想系列研究之二[J];外語學刊;2010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璨;;“火星文”的非語言特征[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2 郭松;;批評話語分析視角下的互文性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3 夏薇;;淺析重慶方言劇[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02期

4 蘇寧;;多維敘事視角與人生反思——從敘事視角談王蒙的《雜色》[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04期

5 周述波;;革命時代的女性悖論與多聲表達——試論丁玲《我在霞村的時候》的復調(diào)敘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3期

6 龔婷;;僭越與顛覆——狂歡化理論視野中的《超級女聲》[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5期

7 焦紅燕;;淺析庫切《伊麗莎白·科斯泰勒:八堂課》的復調(diào)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4期

8 顏井春;;罪與救贖——由《卡拉馬佐夫兄弟》淺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圣經(jīng)情結(jié)[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9期

9 周敏;;莎翁筆底的“狂歡”——理解《李爾王》藝術(shù)上不協(xié)調(diào)的一把鑰匙[J];安康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10 屈平,李萼華;喬伊斯“作者藏匿論”評析[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8條

1 劉文麗;;鄧小平與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政治話語的形成——對《鄧小平文選》第2卷的重新解讀[A];改革開放與理論創(chuàng)新——第二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文集[C];2008年

2 郭華;;從“就近入學”到“初中建設(shè)工程”——關(guān)于北京市初中階段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幾點思考[A];改革開放與理論創(chuàng)新——第二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文集[C];2008年

3 劉可鑠;;中國電視新聞的第二次改革:“公共新聞”——有節(jié)制的多元對話[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Ⅱ)[C];2006年

4 藍若宇;;我們都是“惡搞者”:從文化的身份認同看惡搞[A];中國傳媒大學第三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徐放鳴;張儒雅;;地方審美文化研究:一個亟待重視的美學領(lǐng)域[A];2009江蘇省美學學會年會“當代審美文化與藝術(shù)傳統(tǒng)”學術(shù)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徐巍;;中國當代小說中的復調(diào)創(chuàng)作[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8年

7 李紅春;;私人領(lǐng)域的內(nèi)在悖論及其審美化解決——兼論“日常生活審美化”必然性與必要性[A];美學、文藝學基本理論建設(shè)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徐放鳴;張儒雅;;地方審美文化研究:一個亟待重視的美學領(lǐng)域[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shù)——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喬暉;語文教科書中學習活動的設(shè)計[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鳳亮;詩·思·史:沖突與融合——米蘭·昆德拉小說詩學引論[D];暨南大學;2001年

3 孫輝;批評的文化之路——20世紀末以來文學批評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4 何明星;《管錐編》詮釋方法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5 辛繼湘;體驗教學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徐巍;視覺文化語境中的八九十年代小說創(chuàng)作[D];復旦大學;2004年

7 周蕓;新時期文學跨體式語言的語體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8 程金海;當代西方對話美學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9 周景雷;茅盾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D];復旦大學;2004年

10 陳歷明;翻譯:作為復調(diào)的對話[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柏久之;“中美戰(zhàn)略與經(jīng)濟對話”與中美關(guān)系[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符熠;生——夢——死:尤金·奧尼爾藝術(shù)世界的狂歡化特征[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濤;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的交織[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韓愛麗;論汪曾祺小說的詩性美[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梁昱;從“五要素”角度看《明朝那些事兒》[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龐紅蕊;節(jié)慶祭祀與替罪羊之死[D];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2010年

7 李靖;卜立德英譯中國散文中的“自我”重建[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8 胡新華;話語與地理的向度[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9 鐘平麗;沉痛的風景[D];寧波大學;2010年

10 王曉利;基于語料庫的元話語標記語“又”在《紅樓夢》及其兩英譯本中的對比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林合;維特根斯坦論“語言游戲”和“生活形式”[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1期

2 許國璋;;關(guān)于索緒爾的兩本書[J];國外語言學;1983年01期

3 李戰(zhàn)子;多模式話語的社會符號學分析[J];外語研究;2003年05期

4 李紅儒;從邏輯、哲學角度看句義理論的發(fā)展——“語句中的說話人因素”理論探討之一[J];外語學刊;2001年01期

5 蔣勇,馬玉蕾;SB與RT的整合性研究[J];外語學刊;2003年01期

6 李洪儒;;意見命題意向謂詞與命題的搭配——語言哲學系列探索之六[J];外語學刊;2007年04期

7 朱永生;;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的理論基礎(chǔ)與研究方法[J];外語學刊;2007年05期

8 高云球;;試論語言本體論的哲學基礎(chǔ)[J];外語學刊;2008年05期

9 范連義;;維特根斯坦后期哲學思想中的語用蘊涵[J];外語學刊;2008年05期

10 陳曉茹;;從語言哲學維度看施萊爾馬赫的語言解釋學[J];外語學刊;2008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宏平;;跨文化商務談判中的語用失誤[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2 章毅;;教授元話語對寫作的影響[J];文教資料;2008年10期

3 劉起政;;否定語用策略在商務談判中的運用[J];商場現(xiàn)代化;2008年34期

4 彭月慧;;商務談判準備階段的翻譯實務[J];科技信息;2009年17期

5 丁珊;;元話語研究綜述[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年02期

6 高競怡;劉源甫;王曉燕;;論元話語和話語標記[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年01期

7 王霞;;元話語與話語人際關(guān)系的建構(gòu)[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8 張玉宏;;巴赫金語言哲學視角下的元話語標記研究[J];蘭州學刊;2009年04期

9 胡春華;;元話語禮貌策略在學術(shù)講座中的應用[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9年08期

10 張洋;;漢語口頭話語標記與獨立成分的區(qū)別[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0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趙彬;;商務談判中語用策略研究[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七輯)[C];2010年

2 趙彬;;國際商務談判中不同文化的語用方式研究[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七輯)[C];2010年

3 肖世波;;會展口譯及廈大口譯訓練模式下的譯員培訓[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查明建 上海外國語大學文學研究院;文化翻譯與翻譯文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胡春華;學術(shù)講座中元話語的語用學研究:順應—關(guān)聯(lián)路向[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2 梁曉玲;現(xiàn)代漢語引發(fā)句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永維;電視講座中的元話語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1年

2 劉竹;中美報紙社論中元話語使用對比分析[D];山西師范大學;2012年

3 李菲;論合作原則在商務談判中的違背現(xiàn)象[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徐艷;元話語:中英人物評論中“多聲”互動的構(gòu)建[D];寧波大學;2011年

5 洪嬋;中美大學生課堂報告中元話語的關(guān)聯(lián)闡釋[D];寧波大學;2011年

6 舒蓓;中美商務談判中中國商務談判手風格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計艷;《金婚》中元話語的語域分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熊瑤;英漢新聞評論中元話語使用之對比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9 胡蓉;商務談判中的恭維言語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4年

10 馬曉晨;元話語理論的應用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46903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46903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2876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