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語言學實證研究概觀——《空間意義識解:概念空間接入窗》介評
本文關鍵詞:認知語言學實證研究概觀——《空間意義識解:概念空間接入窗》介評 出處:《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4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認知語言學研究 交際互動 識解 概念空間 認知體系 人類的知識 介評 概念結構 語言類型學 空間意義
【摘要】:正1.引言語言中的時空概念表征永遠是認知語言學研究的重點之一,概念結構根植于物理世界和社會文化認知體系中。意義的至高無上性、百科性和視閾性永遠是認知語言學研究的基底。人類的知識系統是在交際互動中完善的,它們包括言語和非言語,并以心理概念空間的方式擴大儲存。物
[Abstract]:The representation of space-time concepts in preface language is always one of the key point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 conceptual structure is rooted in the physical world and the sociocultural cognitive system. Encyclopedic and visual are always the basi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Human knowledge system is perfect in communicative interaction, which includes verbal and non-verbal, and expands storage in the way of mental conceptual space.
【作者單位】: 溫州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英漢結果句式認知語法之對比研究”(14BYY008)階段性成果之一
【分類號】:H0-06
【正文快照】: 1.引言語言中的時空概念表征永遠是認知語言學研究的重點之一,概念結構根植于物理世界和社會文化認知體系中。意義的至高無上性、百科性和視閾性永遠是認知語言學研究的基底。人類的知識系統是在交際互動中完善的,它們包括言語和非言語,并以心理概念空間的方式擴大儲存。物理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寅;;認知語言學研究動態(tài)[J];中國外語;2006年03期
2 ;中國認知語言學研究會第三次常務理事會會議紀要[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3 楊衛(wèi)華;對俄語視覺詞語義的認知語言學研究[J];中國俄語教學;2000年03期
4 俞建梁;黃和斌;;國內認知語言學研究述評[J];英語研究;2006年02期
5 ;中國認知語言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會第三次工作會議會議紀要[J];外語研究;2007年04期
6 向仍東;劉琦;;國內新世紀認知語言學研究趨勢與特點——基于8種外語期刊的調查[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7 黃潔;;國外認知語言學研究的最新動態(tài)[J];現代外語;2012年01期
8 陳傳顯;;國內認知語言學研究方法:調查與分析[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9 ;中國認知語言學研究會第十三屆常務理事會會議紀要[J];外語研究;2012年03期
10 束定芳;;認知語言學研究方法、研究現狀、目標與內容[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王玉新;;認知語言學研究的總體構想[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2 徐明;;認知語言學在日本——日本認知語言學研究現狀的調查與分析[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3 徐明;;日本認知語言學研究現狀的調查與分析[A];日語教學與日本研究——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江蘇分會2011年刊[C];2010年
4 伍志輝;;交互作用的認知語言學研究[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5 郅友昌;張曉燕;;俄羅斯認知語言學的發(fā)展[A];中國首屆“海峽兩岸俄語教學與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張繭;語言學家來湘論道[N];湖南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夏日光;省略的認知語言學研究與翻譯教學[D];西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王微;“在”字空間意義與非空間意義的認知語言學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2 吳麗娟;-EE名詞的認知語言學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8年
3 和媛媛;漢語歇后語的認知性探究[D];蘇州大學;2005年
4 莊偉;對英漢時間和空間系統的語法功能的認知語言學研究[D];貴州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4111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411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