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英被動句對比及漢語被動句習得偏誤分析
本文關鍵詞:漢英被動句對比及漢語被動句習得偏誤分析
【摘要】:隨著近年來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中文在國際交流上也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中西方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領域的交往日益頻繁,漢英兩種語言的對比研究受到了極大的重視,在漢英被動句這一研究領域也取得了豐厚的學術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立足漢語,通過漢英被動句在句法結構,語用功能方面進行對比,同時對美國大學生進行關于漢英被動句的問卷調查,考察分析漢英兩種語言在被動句上的差異,分析美國學生漢語被動句的習得偏誤情況,從而找到防止偏誤的方法。本文主要分為四個章節(jié):第一章主要概述選題的意義,漢語被動句本體研究、漢英對比研究、以及被動句習得研究的現(xiàn)狀;第二章中漢英被動句的對比包括句法結構對比和語用功能對比,在句法結構中將漢英被動句分成有標志被動句和無標志被動句進行分析,在語用功能方面,對感情色彩和使用條件這兩方面進行了對比;第三章是關于漢英被動句的問卷調查及結果分析,問卷調查根據(jù)八種偏誤類型設計為判斷正誤和翻譯題這兩種題型,考察美國大學生對漢語被動句的習得情況;第四章根據(jù)美國學生漢語被動句的習得偏誤情況,從母語負遷移和過度泛化這兩方面分析產生偏誤的原因,同時通過教材編寫和教學方法找到防止偏誤的措施和方法。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19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崇謙;古漢語被動句式的多層次分類[J];張家口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2 曹春梅;;少數(shù)民族學生漢語被動句習得偏誤及原因探析[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S1期
3 魏敏;;從“形態(tài)標記”談俄漢語被動句[J];科技資訊;2007年12期
4 宋文輝;羅政靜;于景超;;現(xiàn)代漢語被動句施事隱現(xiàn)的計量分析[J];中國語文;2007年02期
5 周崇謙;;近代漢語被動句的兩層次分類[J];張家口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6 孫明;;近十年對古漢語被動句式的研究[J];山東電大學報;2007年04期
7 劉曉杰;;漢語被動句日譯問題再析——以無生命物主語句為中心[J];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年04期
8 曹道根;;漢語被動句的事件結構及其形態(tài)句法實現(xiàn)[J];現(xiàn)代外語;2009年01期
9 阿依提拉·烏斯曼江;;維、漢語被動句對比淺析[J];青年作家(中外文藝版);2011年01期
10 周國光;;試析漢語被動句的習得機制[J];世界漢語教學;199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朱軍;盧蕓蓉;;漢語被動句的語體適應性考察[A];語言文字法制化、規(guī)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第七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念;漢英被動句對比及漢語被動句習得偏誤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2 楊卓;現(xiàn)代漢語被動句在敘事語體中的分布模式探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黎海情;從語用功能看越南留學生漢語被動句的習得[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4 王云;漢語被動句的語用探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5 金蓮花;韓漢語被動句對比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梁彬;現(xiàn)代漢語被動句研究綜述[D];吉林大學;2011年
7 崔美英;韓國大學生學習漢語被動句情況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8 蔣彤;被動句的漢英對比研究及其對對外漢語被動句教學的啟示[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9 舒欣;俄漢語被動句的結構對比[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10 周晨磊;漢語被動句的施事凸顯及其類型學意義[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2036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203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