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語言中的指稱序列研究
本文關鍵詞:中國新聞語言中的指稱序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新言語行為分析 批評語言學 指稱 序列 民主化 法制化 現(xiàn)代化
【摘要】:本文既是一項新聞語言學的工作,也是一項語用學和批評語言學的工作。任何學術都是目標、問題、方法的統(tǒng)一。中國語言學對新聞語言的研究往往只是將其作為一種語法修辭分析的語料或是語體研究的文本加以分析,但新聞語言也是一種公共信息的傳播過程,更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傳播過程。新聞語言的現(xiàn)代性既是社會生活現(xiàn)代性的一種標志,更是對于社會語言生活現(xiàn)代性的一種型塑,新聞語言已經(jīng)明顯承擔起為社會意識形態(tài)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導夫先路的任務。因此,本文的基本目標是:第一,通過對于中國新聞語言中指稱序列的分析,了解新聞語言在指稱序列問題上的性質(zhì)、類型特征及其形成動因,豐富語言學對于指稱序列的認識:第二,更要通過對新聞語言中指稱的序列問題的具體考察,有效地認識中國新聞語言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認識中國新聞語言現(xiàn)代性艱難而有效的進步,認識如何推進中國新聞語言乃至整個社會語言生活的現(xiàn)代化、民主化、國際化的進一步發(fā)展。本文的核心問題是:中國新聞語言是如何揭示著同時也型塑著中國社會的現(xiàn)代化進程的?中國具有幾千年宗法制傳統(tǒng),當代中國正大步邁向現(xiàn)代化;中國的新聞生活是一個具有高度的信息壟斷性,中國新聞正在發(fā)生強烈的現(xiàn)代變革;漢語是一種孤立語,漢語最重要的語法手段是語序,“序列”正是語序問題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因此,我們選擇中國新聞語言的指稱序列問題,這既是一個中國當代生活中一個非!白约骸钡闹匾獑栴},也是漢語研究中一個更加“自己”的問題.本文的主要方法是:以批評語言學、“新言語行為分析”、觀念史學等為主要理論工具,以創(chuàng)刊至今的《人民日報》為主要語料來源。由此,我們從對“新聞語言”“指稱序列”的重新定義出發(fā),討論了新聞語言學的基本性質(zhì)和基本類別,指出“新聞語言中的指稱序列”就是“新聞媒體語言中由若干成員按一定維度在線性過程中排列的集合而構成的一種圖式。這一圖式不斷的強烈反映社會意識形態(tài)也不斷的重塑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由此,新聞語言指稱序列應該分為兩種類型:普通序列和重要序列。他們的語用規(guī)律非常不一致,前輩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的制約漢語序列的規(guī)則,通常只適用于新聞語言中的一般序列,而重要序列則需要另加分析。現(xiàn)代社會是“信息爆炸”的社會,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值得成為“新聞”傳播,只有“目標受眾最需要的”的才最有資格成為“新聞”,由此,我們必須首先分析直接影響社會生活的重要人物、重要地名、重要機構和重要術語等類指稱序列的特征。在此基礎上,首先,我們通過分析新聞語言中重要人物指稱序列,考察了指稱序列與國家民主化進程的關系。指出新聞報道中多是比較僵化、死板、固定的按照官銜或者職銜的高低來排序,忽略了新聞的關聯(lián)性和易讀性等原則。接著,我們通過分析新聞語言中重要爭議地名的指稱序列,考察了指稱序列與外交的主體化之間的關系。指出,對于一個國家間有爭議地區(qū)的地名,究竟是稱為“獨島”、“竹島”、“獨島(日本稱為‘竹島’)”或“竹島(韓國稱‘獨島’)”,這不僅僅是如何有效地堅持新聞語言客觀性的問題,也是如何準確而恰當?shù)乇磉_新聞立場與話語權力的問題,更是一個如何維護國家利益和國家形象的問題。在這部分內(nèi)容中,我們分析了有爭議地區(qū)地名指稱形式的語用原則應該遵循“新聞客觀”、“國家利益”、“語用有序”三大原則,以及“原敘轉(zhuǎn)述分別”、“行為主體與行為匹配”、“間接引語直接引語分別”、“標題正文分別”等具體原則。其次,我們通過分析新聞語言中重要權力機構指稱序列,考察了我國權力機構指稱序列的變化與我國社會法制化進程提高的關系。再次,我們通過分析政治核心術語指稱序列,考察了其變化與我國社會思想的現(xiàn)代化進程的關系。此外,我們還通過對新聞語言中其他的特殊序列,包括我國現(xiàn)代宗教的排序、各民主黨派的排序以及國際事務中行為主體的指稱序列的分析,考察了序列變化與生活多元化的關系。最后,我們從“新言語行為分析”和范疇化、關聯(lián)理論等角度討論制約新聞語言指稱序列的動因和語用原則,對如何促進中國新聞語言的現(xiàn)代性提出我們的認識。并匯總出改革中國新聞語言重要指稱序列的一系列建言。
【關鍵詞】:新言語行為分析 批評語言學 指稱 序列 民主化 法制化 現(xiàn)代化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146
【目錄】:
- 內(nèi)容摘要5-7
- Abstract7-13
- 引言 問題的提出13-14
- 第一章 新聞指稱序列的研究現(xiàn)狀、分析思路和論文框架14-43
- 1.1 研究現(xiàn)狀14-30
- 1.1.1 新聞語言問題的研究現(xiàn)狀14-23
- 1.1.2 指稱問題的研究現(xiàn)狀23-25
- 1.1.3 序列問題的研究現(xiàn)狀25-30
- 1.2 分析思路30-41
- 1.2.1 研究目標31-34
- 1.2.2 理論資源34-40
- 1.2.3 技術路徑40-41
- 1.3 論文框架41-43
- 第二章 新聞語言中指稱序列的基本屬性和基本類型43-64
- 2.1 序列的基本性質(zhì)43-49
- 2.1.1 序列的基本要素43-44
- 2.1.2 序列的一般特性44-47
- 2.1.3 新聞語言指稱序列的特殊屬性47-49
- 2.2 新聞語言指稱序列的基本類型49-62
- 2.2.1 一般序列與重要序列50
- 2.2.2 固化序列、半固化序列、非固化序列50-56
- 2.2.3 顯性序列和非顯性序列56-60
- 2.2.4 單一序列和非單一序列60-62
- 2.3 小結(jié)62-64
- 第三章 人物身份指稱序列與國家的民主化——中國新聞語言重要指稱序列分析之一64-104
- 3.1 新聞語言中人物身份指稱常見類型64-66
- 3.1.1 單純性指稱64
- 3.1.2 復合性指稱64-66
- 3.2 新聞語言中人物復合身份指稱序列研究66-68
- 3.3 新聞語言中不同人物身份指稱序列研究68-91
- 3.3.1 對新聞報道中兩份名單序列的解析69-85
- 3.3.2 中央領導層指稱序列的一般語用規(guī)則85-86
- 3.3.3 中央領導層指稱序列的最新語用規(guī)則86-91
- 3.4 人物身份指稱序列變革的價值、問題和建言91-104
- 3.4.1 人物身份指稱序列變革的價值91-92
- 3.4.2 人物身份指稱序列變革的問題92-102
- 3.4.3 人物身份指稱序列變革的建言102-104
- 第四章 爭議地名指稱序列與外交的主體——中國新聞語言重要指稱序列分析之二104-133
- 4.1 與中國主權相關的有爭議地名序列研究104-117
- 4.1.1 “釣魚島”與“尖閣群島”指稱分析105-108
- 4.1.2 “南沙群島”與“斯普拉特利群島”指稱分析108-109
- 4.1.3 有關“黃巖島”指稱分析109-111
- 4.1.4 “中國南!迸c“南中國!敝阜Q分析111-117
- 4.2 與中國主權無關的有爭議地名序列問題研究117-126
- 4.2.1 “北方四島”與“南千島群島”指稱分析117-121
- 4.2.2 “獨島”與“竹島”指稱分析121-125
- 4.2.3 “馬島”與“?颂m群島”指稱分析125-126
- 4.3 爭議地名指稱序列變革的價值、問題和建言126-133
- 4.3.1 爭議地名指稱序列變革的價值126
- 4.3.2 爭議地名指稱序列變革的問題126-130
- 4.3.3 爭議地名指稱序列變革的建言130-133
- 第五章 權力機構指稱序列與社會的法治化——中國新聞語言重要指稱序列分析之三133-177
- 5.1 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的指稱序列135-144
- 5.1.1 “黨政軍”與“四大班子”指稱序列135-136
- 5.1.2 “黨委”與“人大”指稱序列136-140
- 5.1.3 “黨委”與“政府”指稱序列140-141
- 5.1.4 “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xié)”指稱序列141-144
- 5.2 國家司法機構的指稱序列144-149
- 5.2.1 國家司法機構指稱序列的類型144-146
- 5.2.2 國家司法機構指稱序列的解釋146-149
- 5.3 國務院組成部門的指稱序列149-171
- 5.3.1 國務院組成部門指稱序列的變化149-165
- 5.3.2 國務院組成部門指稱序列的基本規(guī)律165-171
- 5.4 權力機構指稱序列變革的價值、問題與建言171-177
- 5.4.1 權力機構指稱序列變革的價值171-172
- 5.4.2 權力機構指稱序列變革的問題172-175
- 5.4.3 權力機構指稱序列變革的建言175-177
- 第六章 核心術語指稱序列與思想的現(xiàn)代化——中國新聞語言重要指稱序列分析之四177-216
- 6.1 中共指導思想核心術語指稱序列分析178-186
- 6.1.1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178-180
- 6.1.2 鄧小平理論180-181
- 6.1.3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181-183
- 6.1.4 科學發(fā)展觀183-186
- 6.2 國家建設目標核心術語指稱序列分析186-189
- 6.2.1. 工業(yè)、農(nóng)業(yè)、交通運輸業(yè)、國防并列指稱的四個現(xiàn)代化186-187
- 6.2.2. 農(nóng)業(yè)、工業(yè)、國防、科學技術并列指稱的四個現(xiàn)代化187-188
- 6.2.3. 工業(yè)化、信息化、城鎮(zhèn)化、農(nóng)業(yè)現(xiàn)代化并列指稱的新四化188-189
- 6.3 社會發(fā)展目標核心術語指稱序列分析189-193
- 6.3.1. “民主”、“文明”兩項并列核心術語序列189-190
- 6.3.2. 富強、民主、文明三項并列核心術語序列190-191
- 6.3.3.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四項并列核心術語序列191-193
- 6.4. 社會發(fā)展總布局并列核心術語指稱序列分析193-199
- 6.4.1. 物質(zhì)文明、精神文明“二位一體”核心術語序列193
- 6.4.2. 物質(zhì)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體”核心術語序列193-195
- 6.4.3. 經(jīng)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核心術語序列195-196
- 6.4.4. 經(jīng)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核心術語序列196-199
- 6.5 價值觀核心術語序列的變化199-210
- 6.5.1. “五講四美三熱愛”指稱序列200-202
- 6.5.2. “三講”與“兩個治國方略”指稱序列202-203
- 6.5.3. “八榮八恥”指稱序列203-204
- 6.5.4. “24字”核心價值觀指稱序列204-210
- 6.6 核心術語指稱序列變革的價值、問題和建言210-216
- 6.6.1 核心術語指稱序列變革的價值210-213
- 6.6.2 核心術語指稱序列變革的問題213-214
- 6.6.3 核心術語指稱序列變革的建言214-216
- 第七章 其他特殊指稱序列與生活的多元化——中國新聞語言重要指稱序列分析之五216-234
- 7.1 新聞語言中宗教指稱序列研究216-223
- 7.2 新聞語言中民主黨派指稱序列研究223-229
- 7.2.1 民主黨派指稱序列的特殊現(xiàn)象223-226
- 7.2.2 民主黨派指稱序列特殊性的成因226-229
- 7.3 國際事務中行為主體指稱序列229-232
- 7.4 其他特殊指稱序列變革的價值、問題與建言232-234
- 7.4.1 其他特殊指稱序列變革的價值232-233
- 7.4.2 其他特殊指稱序列變革的問題233
- 7.4.3 其他特殊指稱序列變革的建言233-234
- 第八章 新聞語言指稱序列的認知分析234-244
- 8.1 空間及其在時間上的投射:新聞語言指稱序列排序的基本原則234-240
- 8.1.1 制約新聞語言指稱序列的一般原則235-238
- 8.1.2 制約新聞語言指稱序列的特殊原則238-240
- 8.2 范疇化和重新范疇化:新聞語言指稱序列的認知心理240-241
- 8.2.1 新聞指稱的范疇化240
- 8.2.2 新聞指稱序列的重新范疇化240-241
- 8.3 型塑與被型塑:新聞語言指稱序列意識形態(tài)功能241-244
- 結(jié)語:本文的主要貢獻和有待解決的問題244-248
- 附錄:重要指稱序列改革的建言一覽248-250
- 參考文獻250-259
- 后記25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范鑄;;言語行為的合意性、合意原則與合意化[J];外語學刊;2009年04期
2 施旭;;從話語研究的視角看城市發(fā)展[J];文化藝術研究;2008年03期
3 胡范鑄;;新聞語言客觀性問題的言語行為分析[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4 王東海;王麗英;;詞匯語義系統(tǒng)的研究方法[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5 項成東;;等級含義的語用研究綜述[J];當代語言學;2006年04期
6 安玉霞;;漢語語序問題研究綜述[J];漢語學習;2006年06期
7 段業(yè)輝;張怡春;;論現(xiàn)代漢語并列結(jié)構內(nèi)部構造的緊湊性[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8 黃敏;;新聞話語的互文性研究——以鳳凰網(wǎng)中朝邊境駐軍換防的系列報道為例[J];中文自學指導;2006年02期
9 李勁榮;;狀態(tài)形容詞的量級等級[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10 胡范鑄;;試論新聞言語行為的構成性規(guī)則[J];修辭學習;200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胡范鑄;;中國新聞語言研究范式的若干思考[A];第三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家勝;級次與標準理論的語言學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1299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129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