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文化語用學》評介
本文關鍵詞:《交叉文化語用學》評介
更多相關文章: 語用學理論 文化特征 認知語用 認知學派 多元文化語境 語言習得 言語環(huán)境 話語意義 跨文化語用 情景語境
【摘要】:正Istvan Kecskes.2013.Intercultural Pragmat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Viii+277 pp.ISBN 978-0-19-989265-5(hardcover:alk.paper).長期以來,語用學派和認知學派就言語交際看法相左,形成合作原則與自我中心的對立。國際知名語言學家Istvan Kecskes教授整合兩種交際觀,提出"社會-認知語用視角",并以此為理論基礎在新著《交叉文化語用學》中闡析交際中
【作者單位】: 西北師范大學;
【關鍵詞】: 語用學理論;文化特征;認知語用;認知學派;多元文化語境;語言習得;言語環(huán)境;話語意義;跨文化語用;情景語境;
【基金】: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西部和邊疆地區(qū)規(guī)劃基金項目“以綜合認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為目標的外語教學研究”(14XJA740001)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030
【正文快照】: Istvan Kecskes.2013.Intercultural Pragmat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Viii+277 pp.ISBN 978-0-19-989265-5(hardcover:alk.paper).長期以來,語用學派和認知學派就言語交際看法相左,形成合作原則與自我中心的對立。國際知名語言學家Istvan Kecskes教授整合兩種交際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周紅輝;冉永平;;語境的社會—認知語用考辨[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2 冉永平;;多元語境下英語研究的語用關注[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3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陳倩;;語用學研究新視角:“社會—認知”語用思想[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4年04期
2 許鵬;;國內(nèi)課堂語用教學研究綜述——十年回顧與展望[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年05期
3 孫茗;;語境與會話含義解讀的新認知語用學視角[J];惠州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4 李倩男;卜燕;施燕紅;黃健婷;王雙;;論商務英語信函中的合作與禮貌原則[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05期
5 任尉香;杜建雄;;關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語用優(yōu)先[J];社科縱橫;2014年07期
6 許鵬;;教可教 非常教——課堂語用能力教學探析[J];雞西大學學報;2014年01期
7 李延波;房紅芳;;中國語用失誤研究三十年綜述[J];文教資料;2013年34期
8 文秋芳;;英語通用語是什么:“實體論”與“非實體論”之爭[J];中國外語;2014年03期
9 唐耀彩;;社會認知視角下的交際曲折研究[J];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2014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于耀南;語境理論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D];渤海大學;2014年
2 洪樹訓;關聯(lián)理論視角下的英語課堂教師解釋性話語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廖美珍;;目的原則和語境動態(tài)性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2 陸欣;;語言交際中的動態(tài)語境研究[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9年03期
3 韓冰;婁奇;;語境與生活世界:語用學發(fā)展新探[J];外語學刊;2011年01期
4 謝楠;;國外語境研究三十年回顧[J];山東社會科學;2009年08期
5 宗世海;論誤解的形成機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年02期
6 劉煥輝;;語境是一種語義氛圍[J];修辭學習;2007年02期
7 劉金忠;王晶;;語境研究的人文主義趨勢[J];學術交流;2010年04期
8 許力生;;語言學研究的語境理論構建[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自然;博導文集:《語用學探索》前言[J];外語教學;2001年01期
2 封宗信!100084;《語用學——理論及應用》評介[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年02期
3 尚曉明;語用學回眸——系列研究之一[J];外語學刊;2002年02期
4 徐鵬,馬濤;漢語語用學的歷史回顧兼論我國語用學理論研究的現(xiàn)狀[J];外語學刊;2002年03期
5 趙湘;語用學與翻譯教學[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2年05期
6 胡新;語用學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7 徐盛桓;語用和規(guī)范——哈貝馬斯的“規(guī)范語用學”論析[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8 嚴辰松,高航;國外語用學20年:回顧與前瞻[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9 呂公禮;形式語用學淺論[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10 殷杰;論“語用學轉向”及其意義[J];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林敏;;普遍性與個性——禮貌原則在跨文化交際中的應用[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2 李子榮;;論普遍語用學的“四個世界”——兼與修辭學的“四個世界”比較[A];語言學新思維[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江曉紅 肇慶學院外國語學院;實驗語用學引領研究方法革新[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劉娜;哲學語用學視域中的教育實踐[D];南開大學;2010年
2 殷杰;哲學對話的新平臺[D];山西大學;2002年
3 陳科芳;修辭格翻譯的語用學探解[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4 劉根輝;計算語用學基礎理論及其應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慢;從語用學角度對譯本進行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2 馮文敬;哈貝馬斯普遍語用學:詮釋與批判[D];黑龍江大學;2009年
3 劉敏;從語用學的角度看金融類新聞英語標題的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曹健;語用學與模糊語的語用翻譯[D];蘭州大學;2009年
5 張偉平;語用學綜觀論對英語閱讀的啟示及其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6 李淑俠;從語用學的視角看文學翻譯[D];西北大學;2006年
7 朱雨時;中學語文閱讀課程中語用學知識的篩選及呈現(xiàn)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年
8 張林雅;翻譯的語用觀[D];曲阜師范大學;2000年
9 劉霽月;從語用學的觀點看翻譯[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寇寧;語用方法在翻譯中的應用[D];太原理工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0143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014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