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美術凸顯的本土文化立場與本體審美精神
本文關鍵詞:2013年中國美術凸顯的本土文化立場與本體審美精神
更多相關文章: 審美精神 中國畫 文化立場 中國美術 中國油畫 美術館 當代性 當代藝術 本體 社會關注
【摘要】:正醞釀了很久的、由文化部牽頭召開的"全國美術工作會議"終于在2013年落下帷幕。據(jù)說,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文化部組織召開的第一次全國美術工作會議。社會關注美術,說明美術在當下已成為人們不能忽視的精神屬地;政府抓美術,既要
【作者單位】: 中國美協(xié);《美術》雜志社;
【關鍵詞】: 審美精神 中國畫 文化立場 中國美術 中國油畫 美術館 當代性 當代藝術 本體 社會關注
【分類號】:J05
【正文快照】: 醞釀了很久的、由文化部牽頭召開的“全國美術工作會議”終于在2013年落下帷幕。據(jù)說,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文化部組織召開的第一次全國美術工作會議。社會關注美術,說明美術在當下已成為人們不能忽視的精神屬地;政府抓美術,既要推動國家美術的整體形象建設,也要讓美術更多地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中國美術出版界推薦藝術家[J];美術之友;2008年02期
2 ;中國美術出版界推薦藝術家[J];美術之友;2008年03期
3 ;姚大伍[J];東方藝術;2010年22期
4 徐恩存;;法度與自由——陳華的寫意人物畫[J];中國美術;2010年02期
5 曹凡;;立足深厚贛文化傳統(tǒng) 發(fā)展現(xiàn)代江西美術——記江西書畫院成立二十周年慶典[J];美術;2006年01期
6 ;報導 簡訊[J];美術;1996年01期
7 ;簡訊[J];美術之友;2007年05期
8 ;經(jīng)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人事司批準 中國畫研究院展覽館更名為中國畫研究院美術館[J];美術觀察;2004年06期
9 江洲;;潘公凱 古儀[J];當代中國畫;2007年06期
10 ;中國美術館新聞[J];中國美術館;2007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波;;淺談中國畫的線[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2 王學海;;新世紀中國藝術美學展望(提綱)——以中國畫,中國內衣市場行情為析例[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3 馬鴻增;;中國畫審美流向兩題[A];春華秋實——江蘇省美學學會(1981—2001)紀念文集[C];2001年
4 黃鴻儀;;漫議“中國畫畫家”[A];'2007中國畫創(chuàng)作觀摩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葉青;;論中國畫寫實傳統(tǒng)的基本特征[A];江西省文藝學會2003年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藍犁;;毛澤東文藝思想旗幟下的新中國美術[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十四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論文匯編[C];2002年
7 張文輝;;藏品在使用中的保護[A];博物館藏品保管學術論文集[C];2004年
8 丁凱;李鋒;;“初中美術——中國畫欣賞”課件的設計說明[A];信息技術環(huán)境構建與教學應用[C];2009年
9 裴建國;;韓樂然與克孜爾石窟壁畫[A];龜茲學研究(第三輯)[C];2008年
10 白良;;中國油畫保護與修復的現(xiàn)狀及展望[A];繼承 發(fā)展 保護 管理——北京博物館學會保管專業(yè)十年學術研討紀念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勇;華裔畫家周士心中國畫美術館開展[N];中國文化報;2005年
2 ;畫院,,游走在商業(yè)和專業(yè)之間[N];北京現(xiàn)代商報;2006年
3 本報記者 路艷霞;249件佳作回顧中國油畫30年[N];北京日報;2005年
4 記者 顏慧;漓江畫派“南方的風景”油畫家群晉京展覽[N];文藝報;2006年
5 本報記者 韓美露;淡定自若畫山水 丹青難寫是精神[N];盤錦日報;2006年
6 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世界造型藝術家協(xié)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 劉大為;濃淡皆相宜[N];文藝報;2007年
7 邱雷;“今日特區(qū)·深圳行”[N];中國文化報;2005年
8 朱小鈞;走過四季藝正濃[N];中國文化報;2008年
9 陳履生;2007年美術亮點[N];美術報;2008年
10 特約記者 何靜;日本中川美術館舉辦“中國美術名品展”[N];中國文化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昌菊;油畫民族化再探索[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2 杜少虎;合群開蒙[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3 封鈺;劉海粟早期美術思想解讀[D];南京藝術學院;2009年
4 郭淑敏;展示與銷售[D];中央美術學院;2009年
5 顏榴;印象派與20世紀中國藝術[D];中央美術學院;2007年
6 鄭工;演進與運動:中國美術的現(xiàn)代化[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0年
7 惠藍;中國畫現(xiàn)代轉型兩大途徑的形成[D];中國美術學院;2004年
8 蘇于芬;美術館[D];南京藝術學院;2012年
9 呂鵬;湖社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07年
10 梁江;中國美術鑒藏史綱[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施樂群;中國當代油畫30年的語境遷移[D];中國美術學院;2008年
2 楊靜;析當代中國油畫語言的“意象化”[D];西安美術學院;2008年
3 汪保群;東方語境與中國油畫[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4 徐惠泉;略談對彩墨畫的認識和實踐[D];蘇州大學;2008年
5 劉s
本文編號:8524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852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