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從文化角度看《長恨歌》中意象的翻譯

發(fā)布時間:2017-09-13 08:43

  本文關(guān)鍵詞:從文化角度看《長恨歌》中意象的翻譯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意象 《長恨歌》 文化 翻譯方法


【摘要】:詩歌是語言的精華,而意象是漢語古典詩歌的靈魂,它折射出豐富的中國文化底蘊。意象是構(gòu)成詩歌作品最為基本的,也可以說是最為重要的要素,而且對它們的理解和賞析在詩歌作品中往往起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可以說欣賞詩歌離不開對意象的分析。通過意象的塑造,詩人可以含蓄而鮮明的表現(xiàn)個人主觀情感;可以使抽象的、不易表達的思想感情具體化,在詩歌翻譯中,對意象的解讀與處理,是詩歌翻譯的第一步,也是很關(guān)鍵的一步,因此對意象的翻譯成為詩歌翻譯的關(guān)鍵所在,喪失了它就等于喪失了原詩的精華。因此如何譯好詩歌中的意象是翻譯詩歌首先要探討和解決的問題。但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意象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文化障礙是譯者在翻譯詩歌意象時遇到的最大的困難。 鑒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chǔ)上,首先分析意象的起源與發(fā)展、中西方對意象概念的不同界定以及文化的概念和對文化三個層次的劃分。然后對中國古典詩歌中意象的特點和翻譯詩歌意象出現(xiàn)的困難進行討論。本文認為,翻譯詩歌意象雖然存在諸多困難,但是是可譯的。之后,本文以《長恨歌》中的意象進行研究,并將詩中的意象按照文化的三個層次劃分為表層文化意象、中層文化意象以及深層文化意象。表層文化意象主要使用對意象的音譯、意象保留和意象替換;在翻譯中層文化意象中的數(shù)字意象時,對數(shù)字意象保留或者替換,而對于文化并行和文化缺省現(xiàn)象則分別使用文化移植和補償方法;對于深層文化中根深蒂固在中國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傳統(tǒng)概念等主要使用異化方法,以便讓跟多的外國人了解原汁原味的中國文化,對于比較主觀的審美觀,歸化可以使得譯文讀者更容易的看到原詩中的意象,從而不會出現(xiàn)困惑和不解。本文對《長恨歌》Fletcher的譯文中出現(xiàn)的誤譯進行分析,指出翻譯古典詩歌時譯者一定要充分了解文化背景。 本文結(jié)論強調(diào)翻譯不僅是一種語言活動,更是文化的交流。中國古典詩歌蘊含著深厚而豐富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這個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從文化角度對意象進行分析研究對于促進文化傳播和交流具有一定的價值。
【關(guān)鍵詞】:意象 《長恨歌》 文化 翻譯方法
【學(xué)位授予單位】:曲阜師范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H315.9;I046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7
  • List of Tables7-8
  • Contents8-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13
  • 1.1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10-11
  • 1.2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this study11
  • 1.3 Organization of this study11-13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on Image and Culture13-25
  • 2.1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image theory in Chinese poetic theory13-15
  • 2.2 The classification of image15-20
  • 2.3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image translation20-22
  • 2.4 Studies of images in China22-23
  • 2.5 Studies of images in the west23-25
  • Chapter Three Images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and Translating Difficulties25-43
  • 3.1 Characteristics of image in the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25-29
  • 3.1.1 Vagueness25-26
  • 3.1.2 Subjectivity26-27
  • 3.1.3 Symbolism27-28
  • 3.1.4 Novelty28-29
  • 3.2 Combination of images29-33
  • 3.2.1 Juxtaposition30
  • 3.2.2 Bound30-31
  • 3.2.3 Superposition31-32
  • 3.2.4 Fusion32-33
  • 3.3 Translatability of poetic images33-34
  • 3.4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ng poetic images34-43
  • 3.4.1 Linguistic differences35-38
  • 3.4.2 Cultural differences38-43
  •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of Images in Chang Hen Ge from Cultural Perspective43-61
  • 4.1 Introduction of Chang Hen Ge43-45
  • 4.2 Images in Chang Hen Ge and their translations45
  • 4.3 Translation of surface culture images45-49
  • 4.3.1 Transliteration plus a generic word46-47
  • 4.3.2 Preservation47-48
  • 4.3.3 Substitution48-49
  • 4.4 Translation of middle culture images49-56
  • 4.4.1 Preservation and substitution of number images49-53
  • 4.4.2 Transplantation53-54
  • 4.4.3 Compensation54-56
  • 4.5 Translation of deep culture images56-59
  • 4.5.1 Foreignization of religious beliefs and traditional concepts57-58
  • 4.5.2 Domestication of aesthetic appreciation58-59
  • 4.6 Mistranslation in Fletcher's version59-61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61-63
  • Bibliography63-65
  • Acknowledgements65-66
  • Publication6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謝謙;龐德:中國詩的“發(fā)明者”[J];讀書;2001年10期

2 劉愛華;秦洪武;;漢詩“象”與“意”的詩性關(guān)聯(lián)及其英譯處理[J];外國語言文學(xué);2008年03期

3 李獻芬;詩歌意象特征論[J];廣西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03年06期

4 戴玉群;論詩歌翻譯中的文化交流——評《長恨歌》的兩種譯本[J];江蘇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4年04期

5 李靚;李延林;;“三美”原則在漢詩英譯中的應(yīng)用初探——以《長恨歌》的兩譯本為例[J];湖南醫(yī)科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9年01期

6 張保紅;意象與漢詩英譯——以陶淵明詩《歸園田居》(其一)英譯為例[J];解放軍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2005年04期

7 邢紅平;;中國古典詩歌意象論對西方意象派的影響[J];開封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06年03期

8 李莉;;從欠額翻譯看《長恨歌》的典故翻譯[J];科技經(jīng)濟市場;2006年01期



本文編號:84267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84267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c22e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