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藝術理論論文 >

林語堂《啼笑皆非》自譯研究—林語堂譯本與宋碧云譯本的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12 23:28

  本文關鍵詞:林語堂《啼笑皆非》自譯研究—林語堂譯本與宋碧云譯本的比較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林語堂 啼笑皆非 自譯 他譯


【摘要】:自譯是指“由原作文本的作者完成的翻譯”(Hemo6HH,2003:13),是一種特殊且有趣的翻譯現(xiàn)象。對自譯現(xiàn)象進行研究不僅能夠豐富翻譯理論,對翻譯實踐也有重要意義。自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對各種翻譯問題的處理、對翻譯策略及技巧的選擇運用,對普通譯者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發(fā)意義,有助于他們提高翻譯水平,從而產生更高質量的翻譯作品。 自譯者一般都是雙語作家,這一要求決定了自譯活動并不多見。中國優(yōu)秀的自譯作家有林語堂、蕭乾、張愛玲、白先勇等。雖然國內已經不乏有關他們自譯活動的研究,但大多研究都只關注到自譯,甚少將自譯與他譯進行比較。實際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研究自譯的最佳途徑就是將自譯與他譯進行比較。這正是該論文的出發(fā)點。本文選取著名雙語作家林語堂英文作品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的自譯為例,將林語堂自譯本與臺灣譯者宋碧云的譯本進行比較,總結了林語堂的自譯特點,并探討了影響林語堂自譯的各種因素。 通過比較研究,我們總結出林語堂自譯的三個主要特點:中文譯文比英文原文更詳細充實;譯其原文大意而非字字對譯;中文句式的靈活運用。在此基礎上,我們分析了林語堂自譯過程中運用的翻譯策略:釋義、直譯加注與自由增譯。最后,論文從三個方面探討了影響林語堂自譯的因素,包括英文寫作的內容、譯者的翻譯觀以及以讀者對導向的翻譯思想。 由于是翻譯自己的作品,自譯者比普通譯者對原文有著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林語堂的自譯在看似“不忠實”和“叛逆”的背后,實際上是最為忠實的翻譯。不僅如此,由于其深厚的雙語功底和中西文化造詣,林語堂的中文譯文甚至超過英文原文。我們已經很難分清哪是原文,哪是譯文。
【關鍵詞】:林語堂 啼笑皆非 自譯 他譯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H315.9;I046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0-13
  • 1.1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10-11
  • 1.2 Research Questions11
  • 1.3 Research Methods11
  • 1.4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1-13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3-20
  • 2.1 Definitions of Self-translation13-14
  • 2.2 Studies on Self-translation14-17
  • 2.2.1 Studies on Self-translation in the West14-15
  • 2.2.2 Studies on Self-translation in China15-17
  • 2.3 Translation of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 and Studies on It17-20
  • 2.3.1 Introduction to Lin Yutang's Early English Writings and His Self-translation of Them17-18
  • 2.3.2 Introduction to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 and Its Two Versions18-19
  • 2.3.3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19-20
  • Chapter 3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Lin Yutang's Self-translated Version and Song Biyun's Version20-38
  • 3.1 Comparisons Between Lin's and Song's Chinese Versions of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20-30
  • 3.1.1 The Translation of Titles20-21
  • 3.1.2 Comparisons in Linguistic Aspect21-25
  • 3.1.3 Comparisons in Cultural Aspect25-30
  • 3.2 Features of Lin Yutang's Self-translation of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30-34
  • 3.2.1 Chinese Version More Amplified than Its English Origin30-32
  • 3.2.2 Translating the General Idea Instead of Word-for-word Translation32-33
  • 3.2.3 Flexible Chinese Syntactic Structures33-34
  • 3.3 Lin's Self-translation Strategies34-38
  • 3.3.1 Paraphrasing34-35
  • 3.3.2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Notes35-36
  • 3.3.3 Free Addition36-38
  • Chapter 4 Factors Influencing Lin's Self-translation of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38-44
  • 4.1 The Content of the English Origin38-39
  • 4.2 Lin's Translation Criteria39-42
  • 4.2.1 Faithfulness40-41
  • 4.2.2 Fluency41
  • 4.2.3 Aesthetic Quality41-42
  • 4.3 Target-reader-oriented42-44
  • Conclusion44-46
  • References46-49
  • Appendix A 詳細中文摘要49-52
  • Acknowledgements5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岳志華;霍俊明;;自譯:一種特殊形態(tài)的翻譯——泰戈爾詩歌自譯辨析[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2 范麗;;自譯與翻譯倫理——以張愛玲的《五四遺事》為個案[J];長春大學學報;2010年05期

3 陳蕙荃;;文學翻譯中的自譯研究——以林語堂《啼笑皆非》為個案[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年28期

4 吳玲玲,李丹;林語堂英文作品翻譯之特點[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5 褚東偉;;作家與譯家的統(tǒng)一——對林語堂《吾國與吾民》“英文原著”的個案研究[J];開封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6 周仕寶;林語堂的翻譯觀[J];外語學刊;2004年02期

7 李妙晴;;從“放縱式忠實”看張愛玲中英自譯[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9年07期

8 吳波;從自譯看譯者的任務——以《臺北人》的翻譯為個案[J];山東外語教學;2004年06期

9 王正仁,,高健;林語堂前期中文作品與其英文原本的關系[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5年05期

10 北塔;;卞之琳詩歌的英文自譯[J];西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曠燕;變譯在蕭乾自譯作品中的運用[D];中南大學;2007年

2 王思思;從接受美學的角度來比較蕭乾的自譯作品與他譯作品[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3 阮廣紅;從接受美學視角看張愛玲《金鎖記》自譯本中的雜合現(xiàn)象[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84015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84015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e4e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