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梅竹馬》兩譯本的異同看翻譯中的“形似”與“神似”的關系
發(fā)布時間:2017-09-09 19:48
本文關鍵詞:從《青梅竹馬》兩譯本的異同看翻譯中的“形似”與“神似”的關系
更多相關文章: 《青梅竹馬》 作品風格 譯本比較 “神似” “形似”
【摘要】:活躍于日本明治20年代末期的女作家j口一葉被譽為日本近代文學史上的天才作家。她的創(chuàng)作生涯雖短,卻留下了大量永載文學史冊的優(yōu)秀作品。其中,描寫少男少女初戀的《青梅竹馬》被余華贊為“最優(yōu)美的愛情篇章”。迄今為止,《青梅竹馬》已出版的譯本有兩個版本。一是由蕭蕭翻譯,196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j口一葉選集》2004年臺北洪范書店出版的林文月所譯《十 本文旨在圍繞《青梅竹馬》的兩個譯本,比較在通過翻譯再現(xiàn)原著的特征這一過程中,對“形似”與“神似”法是如何加以處理和運用的。第一章思考了一葉文體的特征及《青梅竹馬》文體上的特征。第二章試對兩譯本的特征及異同加以了歸納。在第三章中,圍繞兩譯本在翻譯過程中的“形似”與“神似”處理方法,對“形似”與“神似”的定義、問題的提起與展開進行了探索,此外,對學界就兩者的關系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主張也進行了考察。第四章以《青梅竹馬》兩譯本的翻譯為中心,通過列舉實例比較了譯文的內(nèi)容及風格上的特征和異同。之后,試比較了在通過翻譯再現(xiàn)原著的過程中“形似”與“神似”法的運用,思考了兩者的關系并加以歸納。最后,結(jié)論歸納為以下兩點。 第一,從原作中一葉文體的特色和異國情調(diào)的再現(xiàn)來看,林譯注重“形似”,下了很多功夫,更好地傳達出了原作的氛圍。然而,由于過分拘泥于日文的結(jié)構(gòu)和行文習慣,出現(xiàn)了硬譯、誤譯,在傳達“內(nèi)層隱藏的更深韻味”之際也反而有所束縛。與之相對,蕭譯則注重“神似”,譯文符合漢語的行文習慣,用靈活的表達方式更加準確地傳達了原作的內(nèi)容,也很好地再現(xiàn)了原作的語言及文采。但另一方面,由于譯者不拘泥于忠實于原作這一原則,使得在翻譯體現(xiàn)原作特征的韻律之際用心略顯不足,或過多地融入了譯者的創(chuàng)造性因素,因此出現(xiàn)了以犧牲“形似”來追求“神似”,即不能充分體現(xiàn)原作的氛圍和文體特色的情況。 第二,由于兩譯本采取了不同的翻譯方法,所呈現(xiàn)的譯本無論內(nèi)容還是風格都有所不同。但是,關于兩譯本孰優(yōu)孰劣,卻不能僅憑這樣的區(qū)別加以判斷。通過本論文對譯本的分析即可看出,文學作品的翻譯中的“形似”與“神似”的關系并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應當是相輔相成的。
【關鍵詞】:《青梅竹馬》 作品風格 譯本比較 “神似” “形似”
【學位授予單位】:外交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I046;H36
【目錄】:
- 娭文要旨3-5
- 中文摘要5-8
- はじめに8-10
- 一、UO楲の提起8
- 二、先行研究8-9
- 三、研究のi訟,
本文編號:8224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822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