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圖形—背景理論的英漢詩歌認知對比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基于圖形—背景理論的英漢詩歌認知對比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英漢詩歌 圖形背景 現(xiàn)實化 空間 對比
【摘要】:以往的詩歌研究主要側(cè)重于文學(xué)、美學(xué)等傳統(tǒng)研究范式,較少有人從認知語言學(xué)特別是從圖形背景理論角度進行分析。認知語言學(xué)認為,語言是人類認知機制的一部分,語言不是直接對應(yīng)于客觀的外在世界,而是與認知參與下的概念結(jié)構(gòu)相一致。詩歌作為一種特別的語言藝術(shù),體現(xiàn)了詩人對大干世界的感知和認知方式。 本文以代表中西詩歌發(fā)展巔峰時期的詩詞---《唐詩三百首》和《英美詩歌選讀》為主要語料,運用Talmy引入的圖形背景理論對其進行空間認知解讀,進而歸納出該理論視角下的英漢詩歌的異同。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圖形背景理論可以從認知視角為英漢詩歌分析和欣賞提供一個新的視角,由此可以進一步看出英漢詩歌創(chuàng)作與解讀的深層次異同,但同時也發(fā)現(xiàn),由于該理論的不足及不同民族對于語言空間認知不同等因素,僅僅通過圖形和背景的二元分析方法是遠遠不夠的,只有綜合運用圖形背景理論和其他理論,堅持語言理論的多元化,才能對語言現(xiàn)象做出較為滿意的解釋。 本文主要包括五章。第一章闡述本研究背景和意義及全文的框架結(jié)構(gòu);第二章介紹國內(nèi)外專家學(xué)者針對英漢詩歌以及從認知語言學(xué)角度對詩歌的相關(guān)研究;第三章介紹本研究的理論基礎(chǔ),即圖形背景理論,并對于其相關(guān)概念進行重新界定,然后對該理論運用于語言及詩歌的認知解讀進行探討;第四章是本研究的重點,主要從空間方位的角度對英漢詩歌分別進行認知解讀分析,總結(jié)該理論視角下的英漢詩歌在形式及意境方面的異同;第五章是結(jié)論,總結(jié)本研究的成果和可能存在的不足。
【關(guān)鍵詞】:英漢詩歌 圖形背景 現(xiàn)實化 空間 對比
【學(xué)位授予單位】:杭州師范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I0-03;I106.2
【目錄】:
- Acknowledgements5-6
- 摘要6-7
- Abstract7-9
- Contents9-11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1-15
- 1.1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11-13
- 1.1.1 Background of the Reaserch11-12
- 1.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12-13
- 1.2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3-15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5-25
- 2.1 An Overview on the Study of Peotry at Home and Abroad15-19
- 2.1.1 Previous Studies of Chinese Peotry at Home15-17
- 2.1.2 Previous Studies of English Poetry Abroad17-19
- 2.2 Studies on Figure-Ground Theory in the West and China19-24
- 2.2.1 Studies on Figure-Ground Theory in the West19-22
- 2.2.2 Studies on Figure-Ground Theory in China22-24
- 2.3 Summary24-25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Figure-Ground Theory25-35
- 3.1 Cognitive Definition of Figure and Ground25-27
- 3.2 Characteristic of Figure and Ground27-29
- 3.3 The Realization of Figure and Ground in Space29-31
- 3.4 The Application of Figure-Ground Theory31-34
- 3.4.1 The Application of Figure-Ground Theory in Language32-33
- 3.4.2 The Application of Figure-Ground Theory in Poetry33-34
- 3.5 Summary34-35
-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oetry from theView of Figure-Ground Theory35-51
- 4.1 The Sample Realization of Poetry by Space35-48
- 4.1.1 The Realization of English Poetry by Space36-43
- 4.1.2 The Realization of Chinses Poetry by Space43-48
- 4.2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48-51
- 4.2.1 Similarities48-49
- 4.2.2 Differences49-50
- 4.2.3 Summary50-51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51-54
-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Reaserch51-52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52-54
- References54-60
- Appendix60-64
-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Postgraduate Study6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克定;;空間關(guān)系構(gòu)式及其意義建構(gòu)[J];重慶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9年02期
2 趙艷;夏日光;;突顯理論與詩歌省略[J];重慶交通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0年01期
3 張克定;;空間關(guān)系及其語言表達的認知語言學(xué)闡釋[J];河南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8年01期
4 梁麗,趙靜;圖形/背景理論在句法分析中的作用[J];華中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5年02期
5 武和平;魏行;;英漢空間方所表達的認知語義分析——以“里”“上”和“in”“on”為例[J];解放軍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2007年03期
6 余玲麗;基于圖形—背景理論的英語關(guān)系分句認知分析[J];寧波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科學(xué)版);2005年04期
7 肖坤學(xué);;句子層面翻譯的認知語言學(xué)視角[J];外語研究;2006年01期
8 蔣澄生;梁錦祥;;試論成語中的意象表征[J];外語學(xué)刊;2007年04期
9 沈家煊;英漢空晸概念的表達形式[J];外國語文教學(xué);1985年04期
10 文旭,匡芳濤;語言空間系統(tǒng)的認知闡釋[J];四川外語學(xué)院學(xué)報;2004年03期
中國碩士學(xué)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顏小英;論著眼點的轉(zhuǎn)移[D];江西師范大學(xué);2004年
2 范會兵;對王維詩歌中主要意象的圖形—背景分離分析[D];重慶大學(xué);2006年
3 尹寶蓮;中國古典詩歌的認知分析[D];江西師范大學(xué);2009年
,本文編號:7622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762249.html